浅析民用建筑施工中的绿色施工技术
2016-12-29杨涛
杨涛
摘要: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程度和精神文明程度的持续增强,人们对其赖以生存周边生态的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由此对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民居建筑环保功能也赋予了更严格的质量标准。民居建筑施工噪音强、污染重、建设周期长、施工费用高。在民居建筑建设作业中采用绿色环保工艺可有效减弱施工作业给周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且大幅度减少材料费用,由总体上优化民居建筑建设品质,给人们构建安逸、稳定的居住条件。在此就其绿色施工工艺展开探讨。
关键词:民居建筑;绿色施工工艺;运用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024(2016)09-74-02
前言
民居建筑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用建筑业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业绩,在整个国民经济走向繁荣的进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经济走向辉煌的同时,其也给人们生活的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由于工业的持续三废排放给人们生产生活的周边环境带来了令人难以容忍的环境破坏后果,还有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开采及大量浪费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普遍存在着,这些不利现状都亟待着快速加以解决,积极推广应用绿色的民用建筑施工作业模式。对此项施工工艺效能及应用展开研讨如下。
1.民居建筑建设作业中运用绿色施工工艺的效能
当今,在民用建筑领域中普遍采用的绿色施工作业模式,其能在充分保障建设施工作业质量及安全的前提下,构建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不但大幅度减小了工程建设作业过程中给环境造成的损害,而且大幅度降低了建设成本,达到了民居建筑中最先进的绿色作业模式标准,同时达到了降低一次能源、地下水资源消耗及美化环境的双重目的。
民用建筑建设领域应用绿色施工工艺,其不但满足自然条件的变化法则,尚可极大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循环发展。针对现实我们国家存在着大范围的生态条件和环境严重毁坏、气候极度恶化等情况下,广泛推进民居建筑建设领域中绿色施工作业模式具有划时代的特殊意义。民居建设中绿色作业模式能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创造出诸多可利用的建设材料资源,同时节省大量的一次性不可再生能源及资源,并且实现了对人类生存周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更为关键的是可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循环发展,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的连续化发展模式。
依靠绿色施工工艺展开民用建筑建设,其塑造出的产品不但对生态环境不会产生任何破坏作用,而且还可有力地促进生态环境的美化及社会的和谐共融,特别重要的是民居建筑的风格艺术完全承载着华夏民族的文化积淀和艺术精华,人们以无限发展的眼光正视自身所依存的生活环境,亦为社会前进的一种象征。人类依托不断创新和科技进步,研发出一大批品质、性能优良的建筑工程材料及先进的施工建设工艺来实现对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由此人们切实实现了在很大幅度上提升环境质量、保护和美化环境的目的。
2.民用建筑建设过程中绿色施工工艺的有效应用
民用建筑领域绿色施工工艺的有效运用在我国近代建筑史上取得了大幅度的进展,在此基础上,绿色建设工艺又有力反哺了我国建筑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建筑业中的绿色施工工艺并不是特指某一固定的区域,而是一种现代化的工程理念,同时也是处在不断地完善、进步和发展之中。正因如此,绿色施工工艺才能在我国获取广泛的应用且迅速主导了建筑市场。民用建筑业中绿色施工工艺的广泛采用,使我国各种矿物资源得到了科学有效地运用,且大幅度降低了工程建设过程对所处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效果。
民用建筑领域广泛实施的绿色建筑工艺是我们国家建筑行业繁荣进程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施工建设工艺,在建筑领域中完整掌握和运用绿色施工工艺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繁荣和进步具有大力的推进作用,以下对民用工程建设中绿色施工工艺的有效运用作些粗浅的阐释。
2.1减少施工占地面积
在民居建筑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提前对工程建设现场的地下和空中管网以及所处地域环境做以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作业区域内历史遗存的名胜文化古迹及独特自然风景资源应施以全面有效的保护工作。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倘若需要构建暂时性的作业工区,应以最少占用工地面积的思想理念展开总体工程方案设计,科学规划工区布局,使作业工区布置得更为合理且紧密,最大限度减小了无效占地面积,进而大幅度提升了工区土地的利用效率。构建作业区交通道路时,适宜选用工区内环形公路的设计思路,且注重把原有己存道路与新建暂时性道路进行紧密有效的结合,使它们共同发挥作用,进而把施工作业区内的道路建设占地缩到最小面积。
2.2有效防治水污染
依据施工区域极有可能造成对周边环境的水污染现状,预先拟定严密的防范控制网络,比如采用污水沉淀、化粪池转化等治理过程。对施工作业工区排放的污水须作严密的实时组成指标监测,依照检测数据结果绘制成检测汇报材料。如不符合排放要求,需迅速制定并落实整改步骤和措施,展开严格的治理过程,以便使施工作业区内排放的污水完整达到国家规定的工业污水排放标准要求,对于具有毒性的建筑工程材料,在其储存部位须严密设置具有很强密封性能的阻水防护层,充分搞好毒性建筑工程材料的抑制渗漏、防止渗透的治理过程。
2.3有效处置工程排放废料
建筑工程中的绿色施工工艺对建筑废料垃圾的产生过程进行了严格的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小建筑垃圾的排出量,坚定实施缩小排放规模的原则,民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废料的排放量应严格控制在410T/10000m2以下,对建筑工程作业区域内建筑施工废料的二次利用环节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对再重新利用的建筑废料须实施科学、细致的分类处理,保证建筑废料的二次利用比率超出30%以上,对拆除作业区内原有构筑物下来的建筑构件配品二次利用比率须超出40%以上。
工程建设者们的生活居住区应安置完整有效的垃圾储存容器类设备,以塑料袋装模式及时全面清除平时产生的生活垃圾。同时一定要注意对施工作业区内排放的建筑废料实施细致分类,安排分管垃圾处理部门及时清除,特别要注意施工现场建筑废料及生活排放物不能在工程作业区滞留时间太长。
2.4保护施工土壤
在民用建筑施工中为了避免施工造成土壤侵蚀和流失的现象,要制定完善的土壤保护措施。对于施工中产生的裸土现象要及时在该区域中种植速生草,保护施工现场生态环境。由于施工所造成的地表径流失情况要采取设置排水系统、植被覆盖等措施,从而减少土壤的流失。对施工现场各类池要进行及时的清掏,清掏出的沉淀物由有资质的单位清运,针对那些存有有毒废弃物的油漆、涂料、电池等回收后要由相关单位进行处理,这类物品不得与建筑垃圾放在一起外运,避免地下水受到污染。施工结束后要将施工中破坏的植被完全恢复,与施工当地的环保部门进行合作,恢复剩余空地的地貌。
2.5控制扬尘
扬尘是民用建筑施工现场对大气环境产生重要污染的原.因。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扬尘。在施工材料运输过程中易出现遗漏、飞扬、散落物料的现象,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就要对运输车辆采取密封措施;在施工现场设置的洗车槽,要保证其所排放的污水不会对施工现场道路造成污染。可在基坑的周围设置绿色密目网,设置高出建筑1 5m的室外脚手架,进行封闭式施工。
3.结语
随着城市化脚步的加快,民用建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促进了我国建筑产业的蓬勃发展。民用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应该认真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布置施工现场,节约土地资源,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节约材料、水资源和能源,同时采取环保措施,避免施工过程对环境造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