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职德育的积极心理效应
2016-12-29郑秉玉
郑秉玉
【摘 要】积极心理学的认知理论与行为理论运用于中职德育工作,可以使教师确立对职业和对学生的积极认知。作为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和德育课教师,探索积极心理效应的实践运用,对提升德育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认真分析心理效应,根据学生心理变化、发展规律,例谈积极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运用。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积极心理效应;运用探索
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旨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其实,管理一个班级、做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象烹小鲜一样是个技术活,仅有好的心态是不够的,还需要掌握科学方法,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认真分析心理效应,根据学生心理变化、发展规律进行班级管理。笔者结合个人教育实践,略举数例。
一、多元智能理论:努力转变学生观
俗话说,世间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社会对中职学生有太多负面的描述,但在我的眼里,这些处在十六七岁花季的中职生,个个都是可爱的天使,都有无限量的潜力。发现并挖掘每个孩子的潜力,是德育工作者最重要的一项任务。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学习与思考,我发现多元智能理论提供了良好的方法支撑。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具体内涵有以下几方面:①个体智能各具特点。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着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和知识领域相联系的八种智能,包括语言智能、节奏智能、数理智能、空间智能、动觉智能、自省智能、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②个体智能的发展方向和程度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和制约。不同环境和教育条件下人们智能的发展方向和程度有着明显的区别。③智能强调的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④承认智能是由同样重要的多种能力而不是由一两种核心能力构成,要多维地看待智能问题。从这一理论出发,你会发现,没有一个孩子是弱的,也没有寻常意义上的差生。因此,我更多地观察和挖掘每个学生的长处和优势,也让我更加自觉地赏识自己的学生,更加有意识地发掘每个学生的不同潜能,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完成由自卑、自弃向自强的转化。
二、首因效应:用心打造第一印象
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提出的首因效应,也称第一印象作用,或先入为主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作为教师,开学第一天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学生会从见到你开始就从头到脚地观察你。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印记,比如迷人的微笑和快乐的语调。90后的学生会这么描述他们自己喜爱的老师:老师对我们所有同学都非常友善;我的老师非常关心我们,她说我们就像她的孩子一样;我的老师经常说,她觉得做老师非常幸福,她热爱这份工作;老师非常喜欢我,他经常帮助我,还有其他的同学,她总鼓励我们多动手,当然她会帮助我们,我的成绩总是很优秀;他的课非常有趣;她从来不对我们发火或者大呼小叫,我们的表现非常好;有时,我抬头看看表,已经下课了,可我以为才刚刚上课;老师一走进教室,我就不由自主地想好好表现……想象一下会怎么描述你呢?在我们与学生的第一次见面、第一节课,让我们带着迷人的微笑和快乐的语调,和走进教室的同学们握手,或者拍拍他们的肩膀。孩子们一走进教室,立刻就会被我们友好的气氛所感染。这时,我们可以精心设计开场白和课堂活动来吸引学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成为学生喜爱的老师。不仅如此,每一天的开始,甚至每一节的开始,我都尽量做到以最快乐、最阳光的一面面对学生,用热情和智慧感染他们,让他们一整天都会有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和生活。
三、罗森塔尔效应:用信任和暗示创造班级“奇迹”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他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显然,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对老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老师对学生的能力评价,而老师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学生,使学生各方面都得到异乎寻常的进步,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其实,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完全可以改变课堂气氛。我经常跟他们说:“德国的职业教育非常成功,也创造了工业奇迹,中国现在也刚刚意识到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同等重要。” 我总是暗示他们,你们正是职业人才的第一梯队,将是该专业的栋梁之才。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给予肯定和赞扬。例如,在开学第一天,我们肯定并表扬学生的事情有:安静地走进教室;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话;发言之前举手;带着课本上课;按照老师的要求做等等。如果学生没有这样做呢?我们要想办法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期望来做。例如,看见地上有一张废纸,先让旁边的学生帮忙捡起来,然后再感谢他,学生自然会照着做。经验告诉我们,我们的积极态度不能时隐时现或者逐渐减弱,它必须深深植入我们的课堂,每一次与学生的见面中,让我们和学生愉快、乐观,直至最后走向成功。
四、霍桑效应:让学生参与文明班级创建
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愤愤不平,生产状况也不理想。后来,心理学家用两年时间,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耐心倾听工人的各种意见和不满。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工厂的产值大幅度提高。这一效应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老师一定要放下架子,与学生进行交流、谈心,耐心地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这样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情绪就会高涨,都把班集体当作是自己的“家”,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的感觉也油然而生。十六七岁的孩子好胜心强,还爱表现自己。经常找他们谈话,从他们那儿了解一下班内情况,听听他们的意见建议,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确实是班级的主人,点燃他们心中求胜之火、上进之心,引导他们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例如,我曾经带过的09级幼教5班获得很多荣誉,每个学生都为自己是班级的一分子感到自豪,她们常说“我们是热情的五班”。广播操比赛第一名、运动会全校第二名、舞蹈比赛第一名,就连拔河比赛也有名次。当时的全福州市公开课,好多科任老师都抢着要到我班上来开,因为班级氛围好。什么原因呢?我想与第一次的班级活动有关。刚入学时,就有广播操比赛的活动。我在班上布置时,利用学生好面子的心理问:“想拿第一吗?”“想!”“怎么拿?”学生就一起想办法。让我很感动的是,学生居然6点钟起床,用手机下载的视频来练习。而每次我们取胜后,还要开简单的庆祝会,就是买些零食在班上一起分享,一起说说当时练习的辛苦、比赛的紧张、胜利的喜悦。这样,学生就会为共同做一件事很有激情。此后,班级活动就很好开展,我要做的就是了解情况,做好上下沟通,最后分享。
五、南风效应:积极争取家长支持
法国作家拉封丹的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呼啸大作、寒冷刺骨,行人为了抵御寒冷,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就是“南风效应”的出处。中职学校的老师都有相同的感受,社会对中职学生有太多的负面评价,大多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考生中职是没什么前途可言的。一听说老师家访或老师打电话,总觉得自己的孩子犯了错误、老师来告状了,总会有紧张的心理防范,家校联系不畅通,极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因此,我们要善于应用南风效应,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与家长沟通时,我们要努力寻找孩子身上的优点。例如,您的孩子很有礼貌,您的孩子集体合作意识很强,您的孩子十分遵守学校纪律、很守规矩,您的孩子乐于帮助我和其他同学,您的孩子做事很有恒心,您的孩子学习十分用功,您的孩子身上有很大的潜力,您的孩子做事特别专心,您的孩子能按时完成作业,您的孩子很有组织性,您的孩子有很强的创造力,您的孩子很喜欢阅读,您的孩子能在犯错后主动道歉,您的孩子是个不错的小领袖、有领导潜质,您的孩子很会交朋友、非常受大家欢迎;等等。又比如,学校一年一度的技能节,我总是邀请家长来参加。如果我们只是把请帖让学生带回家,可能就达不到目的,我亲自打电话,让家长感受我们的诚意,表扬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家长到校看到孩子技能节的表现,真是欣喜万分;孩子们看到家长能来也是高兴万分。这种效应,是任何说教也比不了的。
经过这两年积极心理效应的探索运用,效果比较明显,班委强而有力,能独立运作并出色完成各种任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成绩斐然,也广受家长和企业的好评。“积极的人象太阳,走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我坚信,一个心灵成熟的人不仅能够自得其乐,而且还能将自己的快乐与幸福感染周围更多的生命,也将为整个社会带来光明。
参考文献:
[1] 廖永梅:浅谈教育之德育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2009(4).
[2] 吴轶诚:提高中职学校德育课堂教学实效性与发展性初探[J]. 科教导刊,2011(2).
[3] 罗婧华: 带出别人最好的一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17).
[4]伊丽莎白·布鲁瑞克斯:好老师征服后进生的14堂课[J].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