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所具有的鲜明人文特点
2016-12-29袁媛
袁媛
【摘 要】教育一旦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灵魂或人的精神,严格说来就不成其为教育。因为教育本来是人的教育。语文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具有鲜明的人文特点。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特点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语文教学中具有人文特点,也必须渗透人文教育。
一、在教学内容中渗透人文精神
在我们的高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文言文占了大量篇幅。很多同学不理解,在当代社会,我们使用文言文,使用古文的几率很低了,甚至还有同学说考试也没有多少分。那么学习背诵这些有什么目的,什么意义呢?其实学习语文不是简简单单的识字造句,我们不但要学习这些文章,更重要的是透过这些文章学习作者的思想,学习他们的人格,学习他们的道德,学习他们的境界。也就是在教学内容中渗透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境界。如学习韩愈的《师说》文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烛之武退秦师》我们看到的是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顾个人得失的勇敢。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我们不仅感受到田园生活的美好,更感受到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与黑暗官场相妥协的决绝。在学习这些文章的过程中,不单单是停留在表面去学习古文的实词虚词,把文章读懂就罢了。语文老师要和学生一起透过文章看到作者人格的魅力和体会作者人格的伟大。当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会让学习进入到更高的层面。
二、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来体现人文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指出:“如果你只指望靠表面看得见的刺激激发学生对学习、对课的兴趣,那就永远也培养不出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没有积极的脑力劳动,学生任何兴趣,任何注意力都是不可思议的。”很多的教师为了体现人文精神,在课堂上在课堂上以讲故事、引用典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无意记忆。这种适当穿插与教学有关的小故事或一两个引人深思的典故的做法,对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有裨益。但如果忽视课堂结构的科学性,则会因为时间比例严重失调,而使学生兴奋点不在所学内容。其结果自然是“乐而不学”。这种做法,说到底,是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必然导致“教”与“学”脱节。要体现人文精神,不是一味地迁就学生,教学手段的运用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勇敢参与,从而产生爱学的情感、会学的能力,进而达到学会的目的。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相互作用中,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只有把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统一起来,才能在强化无意识记忆的同时,强化有意记忆。强化乐学的同时,强化刻苦学习精神的发扬。要使外在“刺激”唤起内驱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成功的喜悦。
三、在回归生活的语文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在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访一访,观察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2.演一演,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3.学一学,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人文教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教育,是塑造民族灵魂的教育,没有强大的人文精神支持就没有崇高的献身精神,就难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业绩。因此,作为教师,要把人文素质的养成渗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和社会实践中,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贯彻人文精神,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人文之光自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充满崇高的理想情操,充满创造力、想象力的语文学科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