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ices 2016我们的选择
2016-12-29肖文杰
肖文杰
这是《第一财经周刊》的第八次公司人年度大调查。今年我们问卷的核心是关于选择。这一方面是因为2016年全球经历了多次重大选择,另一方面也是因为365天中我们时刻要做出影响每个人生活满意度的小选择。这一年,如你所经历的,选择带领我们见证了时代高潮,选择也成为我们的生活常态。选择有技术性可言吗?我们想把丹麦哲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的观点送给大家:对于“如何选择”的回答,首先就是“去选择”。时光流逝,愿我们不负时光。
2016年有一个很棒的文字冒险类小游戏,叫《Lifeline》。在游戏里,你要与一个飞船意外坠落在不知名星球的絮叨小男生泰勒对话,帮助他自救。和所有做选择题的游戏一样,泰勒一直在和选择困难症搏斗:如果放弃救助重伤的队长,她会死掉,如果选择救,会消耗稀缺的物资,但说不定,未来她还能帮上忙。然而更多的时候,你不知道劝说泰勒做出的选择会导致什么结果,甚至你说话的语气也会对他产生很大影响—在前往一个神秘山谷时,泰勒害怕了,如果你选择像个高中棒球教练一样严厉斥责他,也许在最后的紧要关头,他会燃(shi)起(qu)勇气,最终生(sang)还(ming)。谁知道呢?
前几年,大家都很喜欢把自己的人生比作打怪练级的游戏,就像我们2010年的年度调查的标题一样—The Economic Animals,“经济动物”。那时候年轻人几乎全都在忙着工作—准确地说他们忙着在职场上打怪,跟1960年代的日本社会很相似。
但在2016年针对公司人的年终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家的生活可能更像《Lifeline》这类选择型小游戏。它不是一个一眼能看到尽头的单线任务,而是各种选择互相交错、互相影响,最后叠加成一堆说不清是好还是坏的结 果。
我们把“选择”定为2016年的关键词,因为这一年中我们见证了太多大型的“选择困难症”。比如看到那么多欧洲难民的消息,有时候真会忍不住设身处地想一想自己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难度可能不亚于“轧死1个人还是5个人”的扳道工困境。
但即使不考虑这样沉重的话题,对于身处和谐社会的中国公司人来说,焦灼在2016年同样存在。有2276名公司人填写了《第一财经周刊》的2016年年度调查,其中942个人做出的重大决定与工作有关,另有137人买卖了房产,17个人生了第二个小孩,还有23个人选择了出柜。对于这一年的总体评价,18.6%的人觉得满意或完美,还行和普通的占68.9%。
这是一个不好不坏的结果。我们的受访者,一半以上是22岁至30岁的年轻公司人。从普遍意义上看,他们正处于人生的上升期,许多东西是一直在增长、变好的,只是如今大家开始意识到好事不会一直发生,但坏事也不会持续下去,得学会应对复杂的境况。面对生活中的“黑天鹅”,应像纳西姆·塔勒布在《反脆弱》里提醒我们的:“我们可以从不确定性、压力和波动中受益。”
关于2016年生活中最重大的一个决定,有32.5%的受访者表示花了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才终于“买定离手”,其中最长纪录创造者是一位在一线城市生活的朋友,她花了30年,可惜没有细说到底是个怎样的选择,不过她给自己的2016年做了“71-80分,还行”的评价,祝福她。
有趣的是,决定时间最短的选择是买房。68.6%的人在一个月内决定买房,而平均水平是61.3%。买房也是我们深入采访的公司人在2016年讨论最多的事情,有的人直接把它列为2016年最重要的选择,另有很多人说的是婚姻和工作,但最后都以“然后买了房”结尾。
在优酷工作的林杨,2015年时还抱持着“买一个平方米的钱不如拿去旅游”的想法,而现在结了婚,他将以前那种心态称为“小资”,然后下载了看房App,第一次使用了贷款计算器。几个月后,他的天猫搜索提示已经从“高性能鼠标”变成了“洗衣机”。
在陌陌工作的雷丹下手更快。一个周末的晚上7点,她在下班后看了套房子,当晚11点就付了定金。不过雷丹说这是因为她之前已经花两个月时间把自己可能会买的区域和意向中的房子都看了一遍。
对于很可能是一生中最大的单笔投资,用几天甚至几个小时就做出决定,听上去好像不太合理。但这大概是2016年公司人最没有余地的选择题之一。就像2015年的股票投资一样,大家似乎是被推着做出了这个选择—我们甚至没有在2276份问卷里找到一个把“不买房”作为最重大选择的人。
相比匆忙做出买房这个物理选择,年轻人还是愿意花更多时间纠结感情选择—关于是否结婚,58.8%的人都思考了超过一个月。而且很有意思的一点是,随着年龄的上升,决定结婚的速度也会更快。
2016年3月,在苏伊士环境集团工作的曾迪群与认识10年、2年没见、在深圳工作的朋友,在上海她家楼下的小饭馆里吃饭,然后送对方去机场。原本曾迪群要提前下车,但司机忘记了,所以她多坐了“决定性的半个小时”。到7月时,对方已经决定搬到上海工作。在小米工作的李琦也是在去年认识了未婚妻,在此之前他完全没有预料到结婚这件事。
曾迪群和李琦都超过了30岁,曾迪群开玩笑说,“三十三乱刀斩”。但让人高兴的是,他们快速决定结婚并不是因为迁就年龄,而是因为已经足够清楚自己的需求。李琦有时会将太太定性为“战友”,因为对方是一个创业者,结婚之后两人非但没有传统意义上对生活和工作都settle down的意味,李琦反而从太太身上找到了更多创业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