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阶段下的GPS数字化成图课程改革初探

2016-12-29何桥敏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大陆桥视野 2016年10期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转型发展教学改革

何桥敏 /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转型阶段下的GPS数字化成图课程改革初探

何桥敏 /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摘 要】为适应民办高校转型发展,针对现阶段GPS数字化成图课程存在的问题,在课程安排、培养双师型教师及增强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个人对课程改革的基本想法。

【关键词】转型发展;教学改革;双师型教师

为适应民办高校的改革转型发展,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各民办高校针对不同专业均开展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和思考,特别是对一些实用性能强、操作能力要求高的课程,更是要求学院能培养出能够直接上岗的熟练技术人才。对测绘专业、城市规划专业的师生来说,GPS数字成图课程是必需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由于近年来,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逐渐提高,许多学院均加强了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相应压缩了许多理论课程的课时,如此一来,使得原本科目众多、课时不足的问题更加凸显出来。

为了适应改革转型发展的需要、及时解决课时矛盾的现状,本人结合多年的GPS数字成图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就这门课程的改革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1.GPS数字化成图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学院城规专业开设的科目众多,课时紧凑。但为补充规划准备阶段现状调查中地形图的原始资料,城规专业开设了GPS数字化成图的实践应用课程,该课程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高,课时较短。而城规专业学生的实践环节一向都很少,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

另外,教师的GPS数字化成图能力需进一步加强,未形成专业教师团队。在现有的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教师自身的实践技能缺乏,致使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技能的训练现象比较突出。不能适应学院转型阶段要求的进一步发展。

2.课程改革初探

2.1根据课程定位,调整课程安排

根据武汉华夏理工学院的学生培养方案,目前只有城市规划专业开设了GPS数字成图课程,课程的培养目的是为了补充规划准备阶段现状调查中地形图的原始资料,根据这一培养目标,课程要求学生对GPS测量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进行认识了解,掌握应用GPS进行小区域控制测量和数字成图内业两个重要连贯的数据采集工作,将实际感性认识同理性认识相互融合,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利用GPS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大比例尺数据采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根据该课程的定位,为了更好的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熟练操作仪器和使用相关软件,本人认为可借鉴职业技术学院的课程思路,不单独开设GPS数字成图的理论讲授课程,而是在原有的实践课程基础上再增加实践课时,如一周变成两周,并在实践操作课时中,实行讲解-操作-讲解-操作的模式进行实践教学。这样一来,可以节省理论课时,且让学生有更多的感性任何和操作实践。

为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实践教学目的,具体的实践课程安排如下:将GPS实践教学分为演示实验、操作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三部分。演示实验主要由指导教师操作,用此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理解操作理论;操作性实验由学生分组进行,主要目的是熟悉GPS接收机的构造和数据采集的基本操作,初步掌握数据处理的方法。综合性实验为核心部分,主要是掌握GPS控制网的布设和应用GPS规范和规程,进行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

3.根据课程特点,培养双师型教师

目前,大多数的民办高校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教师自身的实践技能缺乏,致使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技能的训练现象比较突出。GPS数字成图课程是实践操作要求高的课程,学院可以通过课程改革,培养、建立一支适应本专业、稳定的、开放的、具有丰富实践测量经验的教师队伍,使教师具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一、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合一的教学能力,让民办学院真正能为社会人员的职业培训、进修提供合适的平台。另外,学院应重视培养或引进众多的“双师型”师资,特别应加强对已有任课教师的“双师型”培养,如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国内外一流名校做访学或进修,鼓励现有教师继续深造,或到相应GPS实践操作对口的企业、事业单位挂职学习或实践锻炼,同时,对深造或下企业的教师绩效评价和考核应建立一套新的指标,从管理制度上体现出学院对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支持和重视。

4.增强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

任何的教育和培训都是为了学生最终能综合应用,而光依靠实践教学环节是不够的,与实际工作状态也有许多不相吻合的地方,因此,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实施起来存在不少问题。另外,在GPS的实践教学实施阶段,容易出现形式化的问题。很多同学都照搬别的同学的操作模式进行实践,没有自己独立的认知感。如果将GPS的实践操作与实际工程项目结合,让学生在实践工作中体会操作的目的和意义,并由企业针对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给予实习成绩,应能极大的提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紧迫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学院应充分利用已有的校内、校外实训条件建立实训基地,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实训功能,为学生提供实训场地,另外,应进一步加大对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投资和建设力度,改善教学环境和条件,给予学生充分的实习实践机会和优异的设施条件。学校还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教育,建立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运行组织和机制,避免因为生产企业出于对生产、安全、经济效益、技术保密、管理等诸多因素的考虑,不愿意让学生从事相应关键性操作的岗位,只分配给学生一些附属性工作,致使实习学生在实践体验过程中的积极性收到打击,实践不够深入,实际的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的情况发生,确保学生获得足够的实习机会,获得满意的实习体验,切实提高实习效果。

5.结论

进行改革后,GPS数字化成图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更注重教师和学生的技能训练,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环节训练,提高实践技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使学生真正成为实践教学的活动人和受益人。同时,也能大大提高该专业学生的竞争优势和教师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许青云.民办高校发展如何转型[N].中国科学报.2015.10.15

[2]匡翠林,戴吾蛟,蔡昌盛,曾凡河.《GPS定位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面向卓越测绘工程师教育[J].矿山测量.2013.9

[3]陆金平,李春华.数字化测图运用GPS RTK定位技术的分析[J].文摘版:工程技术.2015.9

[4]别敦荣.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思考[J].大学(学术版).2014.2

作者简介:何桥敏,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讲师。

猜你喜欢

双师型教师转型发展教学改革
浅谈高职教育教师的发展趋势
校企合作体制下“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林业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建设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大学本科高年级怠学现象调查与对策研究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煤炭企业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新常态下钢铁企业的转型发展以及建议
试论“央视新闻”公众号的成功运行对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借鉴意义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