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促进区域性股权市场的规范与发展
2016-12-29宋晓刚
目前,我国工商部门注册的各类企业超过2000万户,其中沪、深交易所上市企业2800多家,香港及其他海外市场上市约1000家,新三板挂牌7400多家。因此,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现有主流资本市场体系服务的企业数量仍然是非常有限的。
2009年以来,各省分别批设了当地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定位于私募性质,主要服务于当地的各类中小微企业。经过最近三、四年的快速发展,在培育资本市场基础生态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逐渐成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5年底,全国37家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及展示企业已超过4万家。面对沪、深交易所以及新三板以外规模庞大的企业群体,区域性股权市场提供的综合性、专业性、草根性的金融服务,在改善小微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和融资能力等方面切实发挥了作用,其“草根投行”的角色定位给小微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提供了更早期的入口。尽管近两年新三板的快速发展分流了一批优质企业,但从更长远的周期来看,新三板如此高速的增长不可能一直持续。大量的小微企业更需要贴身化、个性化的专业服务,主流资本市场的标准化服务体系和较高的规范要求不一定符合大部分小微企业的客观实际,而区域性股权市场则致力于填补这一服务断层。因此,区域性股权市场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市场主体越来越多的支持与认同。但同时,支持该市场健康、规范、快速发展的配套法律法规、扶持政策、业务模式等尚不成熟。
目前,关于区域性股权市场的规定分散在多个文件中,零散而不系统。2011年和2012年,国务院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角度给市场划定了若干“红线”。上述文件在防范风险、打击违法违规交易场所方面发挥了必要作用,但同时将并未出现明显风险的区域性股权市场一并进行了力度较大的规范,削弱了市场对企业和投资者的吸引力,一定程度上对市场的形象也有所影响。此后,国务院层面从“新国九条”到一系列有关“支持小微”、“双创战略”以及“国企混改”的文件中,多次提到“支持区域性股权市场规范发展”,让区域性股权市场逐渐从清理整顿的阴霾中走了出来,但总体上市场的法律地位还未明确。
2015年6月,证监会公布了《区域性股权市场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正面明确了区域性股权市场作为私募证券市场的基本定位,按照负面清单的管理思路划出了监管底线。若该文件正式发布,将对区域性股权市场首次官方“正名”。而正在修订的《证券法》也有望进一步明确市场的法律地位和发展框架。
快速发展的新三板市场尽管和区域性股权市场在服务对象上有一定重叠,但在市场定位、交易机制、业务安排等方面还是有明显区别的。目前,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的传统业务大致包括股权登记托管、股权转让、私募股权融资、股权质押贷款、私募债、企业展示等。受制于地方产业结构、金融环境和优质企业资源数量,纯粹的私募股权融资仍较难推进;而部分省份非上市公司股权登记托管机构的不明确也制约了股权质押融资业务的开展;于是私募债成为多数市场选择的融资业务突破口,但其非标属性难以对接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数量普遍不多、强担保背景下债券利率较难下降等因素也是该业务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困难。传统业务之外,积极开展诸如改制辅导、财务规范、咨询培训、创业孵化等综合性金融服务成为市场新的努力方向。近两年来,区域性股权市场以子公司的形式试水股权投资管理公司开展投资类业务,也成为了一种积极性较高的普遍做法。但该类业务对专业投资人才、市场化激励机制等方面的要求较高,对缺乏投资人才或者体制约束较强的市场仍是挑战。
此外,各市场在承接地方政府面向企业的支持政策方面,也开始扮演越来越多的角色,例如特色产业的扶持园地、政府引导基金的对接机构、“双创”战略的落地平台等。与政府方面的合作,能为市场带来新的业务机会,但各地情况不同,能否成为普遍性、持续性的业务模式,还依赖于当地政府对市场的认可程度和主观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