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英语教学改革的实用主义解读

2016-12-29范丽君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

大陆桥视野 2016年6期
关键词:综合英语实用主义教学改革

范丽君 徐 霞/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



综合英语教学改革的实用主义解读

范丽君 徐 霞/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

【摘 要】综合英语教学改革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研究对象,实用主义成为很多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指导思想。本文将“实用主义”与“食用主义”进行类比分析,对综合英语教学改革的实用主义做出解读,探讨实用主义的本质所在。

【关键词】综合英语;教学改革;实用主义

在政治改革、经济改革、社会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改革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高等教育改革方兴未艾。经过蓬勃发展时期而日趋成熟的英语专业,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面临着挑战,在改革的步伐中不断前进。综合英语是英语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步步走在改革的前列。综合英语从50年代的精读发展而来,采用传统“读—背”教学方式,以语法翻译为主要教学方法。随着80年代外国语言学及外语教学法的引进与发展,高校师生对外语教学的理解得到深化,精读课程以阅读为中心的教学目标受到质疑,继而“精读”被改为“综合英语”。从“精读”到“综合英语”的改变,不仅仅是课程名称的更换,也是对课程性质的重新解读与定位。从历史的角度看,综合英语与精读密不可分;从发展的眼光看,综合英语呈现出该课程的新面貌,注重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而不是像精读那样侧重语法。

然而,课程名称的更换也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一些困惑。综合英语还需要像精读那样解析课文吗?综合英语涉及到听说读写译多个方面的技能,它的侧重点是什么?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有专门的课程来训练,综合英语这门课程究竟在训练什么?如果它对学生有特殊的训练目标,它的延伸方向在哪里?如果这门课程不单单是对其它几门课程的累加,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和意义该如何体现?如果综合英语与其他科目有本质上的不同,它的独特性体现在哪里?问题种种都很难找到明确而清楚的答案。

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很重要,因为问题的答案决定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传统教学模式注重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强调词汇、语法和句法的运用,以教材、教师为中心,进行知识点的讲授与篇章的分析。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改革中受到了质疑和批判,被认为不符合现代英语专业人才的发展要求,是落后的、不切实际的、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在旧的教学模式的旗帜倾斜后,各种新的教学方法的彩色旗帜迎风飘扬。实用主义教学思想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情景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运用与交际能力的交际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TELOS教学模式,RICH教学模式等层出不穷。这些教学方法和模式突显各自的优势与应用层面,侧重教师的启发性、引导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目的性、实践性,也强调了教与学的实用性。

实用主义思想越来越为综合英语教学接受、采纳、加以运用,但同时也将综合英语教学引入了某些误区。我们借鉴的是西方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倡导实施的却是中国的实用主义理念。西方的“实用主义”与中国的“实用主义”,概念表述一致,在本质上却有很大的不同。西方的实用主义,强调实践、实证和实效,注重行动和经验,注重人与外界的关系,主张人们利用知识和规律改变环境、达成目标,偏向于长远和整体。中国的“实用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强调的是“直接的应用”、“短期的效果”和“看得见的利益”,偏向于短期和个人。很多师生认为,所谓综合英语或英语学习的“实用”,就是指所学知识和内容能直接运用于日常交际和未来的工作岗位,这是典型的中式实用主义思维。事实上,实用性不仅体现在对直接获取的知识内容的运用,还体现在对各种能力的培养,如认知能力、理性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论证能力等。培养这些能力的过程久、见效慢,容易被认为是无效投资,但其实用性的影响更根本也更深远。

若将学习英语与学习做菜进行比较分析,听说读写译等课程像是教你如何切菜、如何配菜、如何调料、如何掌握火候、如何翻炒等具体技巧。综合英语这门课程像是将一道菜的完成品摆在你面前,你观其色泽,看其形状,赏其搭配,闻其香气,品其味道,尽可以或学或猜或悟顶级厨师的选材、刀工、炒功、勺功、火候把握程度,欣喜之余不禁想自己炒菜时一定要进行尝试。同样道理,综合英语教材选取的是知名作家所著的佳文,你赞其文笔,赏其才华,佩服其主题之明确、逻辑之清晰、论证之有力,感叹其措辞之准确、语言之幽默、思想之深邃,反复诵读,细细品味,不禁想仿笔成文。品美文与品佳肴是一样的惬意。

从“食用主义”来看,做出的菜是要让人吃的下,吃的饱,而色香味俱佳、显风格、显特色、显情调、显文化的菜肴是对大厨的要求。的确,遍地开花的餐馆里的厨师水平真是不敢恭维,似乎有资本有市场就可以开张运行,但真正人气旺、名声佳、牌子久的都是对做菜有严格要求的。中式思维的“实用主义”认为,学英语就是用来表达,说得出,说得通,说得顺,说得听者懂就可以了,而修辞、文学、文化没有太大实际意义。但秉着这样要求的学习者,只注重知识的积累,不注重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与培养,能不能体现百度搜索、有道翻译功能之外的价值?有没有能力胜任未来的工作?有没有发展空间和可发挥的潜质?找到工作并不能作为教学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效果的衡量标准。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如果说被误读的实用主义会将你训练为英语知识的吃货,而真正意义上的实用主义能将你培养为英语世界的美食家。一道菜是不是美味,在厨师的技艺,也在食者的味蕾。同一道菜肴,不同的食客会给出不同的评价,有人赞美味珍馐,有人贬难以下咽。同一篇文章,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反馈,有人赞妙趣横生,有人贬味同嚼蜡。若是鲍鱼、鹅肝、鱼子酱无法引起你的食欲,这算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原因。若是你读不懂经典佳文的妙笔,这确实是功力不够深厚的表现。即使是作为吃货,也要有尝遍美食的精神和勇气。不读诗文,怎养雅性逸致,怎知世事万般?不读逻辑修辞,怎知思辨之重要?不读史哲政论,怎知表象后的真相与矛盾?综合英语课程给我们提供了各种体裁的文章“佳肴”,不得不说这些佳肴是为美食家准备的。如果这些文章不合你的胃口,逼你吃下去不可取,等你饿了再吃也不现实,因为你总是会用喜欢的食物填饱肚子,不如由少增多、循序渐进地在你的饭菜里添些“佳肴”的成分,让你慢慢喜欢上综合英语这道美餐。饮食是一种习惯,可以养成,可以改变。阅读也是一种习惯,可以培养,可以摒弃。教师的引导和整体的学习氛围对于良好习惯的培养与熏陶很重要。从英语知识的吃货到英语世界的美食家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味蕾不断被刺激,对于文章的欣赏能力不断提升,对于英语更有语感,也更有口感,语言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也更顺畅自然。在语言知识得到获取的同时,逻辑论证、批判思维等能力也会得到很好的培养。

思辨能力的培养是实用主义的核心目标,综合英语教学也应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要求、提升与评估。学生的思辨能力与综合语言技能和整体语言能力密不可分,在系统提升学生语言素质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思辨能力的转变、扩展与提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有助于学生提高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因此,以语言点输入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理念应让步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全面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领先的教学理念。另外,实用主义指导下的教学改革不仅限于教学理念的革新与教学方式的改变,也应注意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

21世纪需要英语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作为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综合英语必须与时俱进,跟上改革发展的步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行,当代英语人才需要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广博的知识面,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及实际运用能力。这就意味着英语人才既要具备综合语言能力,又要具备沟通、社交和实践能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而教学方式的改变源于教学理念的跟进。综合英语教学方式的改革与教学模式的改变,不该是实用主义名目下追逐短期效果的盲目实验或换汤不换药的敷衍策略,而应本着实用主义的本质和宗旨,考虑到学生的现实情况和长远发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唐燕玲.论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与综合英语教学改革[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第8期.

[2]王娴娴.实用主义教学哲学视角下综合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2期.

[3]邹为诚.我们教什么---《综合英语》教程前言[J].国外外语教学,2000年第2期.

作者简介:

范丽君,女,1988年3月生,河南商丘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

本文为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院级项目,项目名称为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综合英语教学改革探索(项目编号:2014qn04)。

猜你喜欢

综合英语实用主义教学改革
现实与虚拟
We Know Someone
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用主义思想应用瓶颈分析
中高职综合英语课程衔接相关问题探究
以《折狱龟鉴》为视角浅谈中国古代法律传统
“综合英语”课程学习策略探究
教育信息化与高职《综合英语》的深度融合探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