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血压监测倍博特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

2016-12-28周海棠袁艳红闫永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30期

周海棠+袁艳红+闫永

【摘要】 目的 通过动态血压检测观察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倍博特)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ISH)的疗效及降压特点。方法 60例口服单一药物治疗未能达标的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 采用口服倍博特(缬沙坦80 mg+氨氯地平5 mg)1片/d, 对60例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 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脉压差、晨峰发生率。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后24 h平均收缩压、脉压差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 治疗后4、8周晨峰发生率分别为33.3%、21.7%, 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63.3%(P<0.05)。结论 通过动态血压检测发现倍博特降压平稳、有效、持久, 更加适合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

【关键词】 动态血压;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老年收缩期高血压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0.147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是指60 岁以上的老年人仅收缩压高于正常, 舒张压不高甚至偏低,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血压, 是老年人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 该类人群逐渐增多, 本文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口服倍博特前及服药后4、8周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 观察其降压的疗效及降药特点,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60例本科门诊及病房治疗口服单一药物治疗未能达标的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 男女比例为32∶28, 年龄最小60岁, 最大79岁, 平均年龄68.26岁, 病程2~8年, 患者间断或长期服用多种降压药, 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慢性肝肾疾病、慢性心力衰竭等慢性病患者, 且未联合其他降压药。

1. 2 方法 60例患者均停服以前任何降压药, 给予患者口服倍博特(缬沙坦80 mg+氨氯地平5 mg)1片/d。每天在测压标准规范的指导下采用OSCSR2型动态血压监测仪测压患者的血压, 其中白天和夜间的测压间隔时间分别为30、60 min, 连续测量1 d, 患者在测定血压前不再进行任何运动。以国内外动态血压正常值标准为参考:其中24 h平均动态血压值<130/80 mm Hg(1 mm Hg=0.133 kPa), 白天(6:00~22:00)均值<135/85 mm Hg, 夜间(22:00~6:00)均值<120/70 mm Hg。对24 h平均血压收缩压、脉压差、晨峰现象发生率等进行分析和统计。以血压波动≥35 mm Hg记为晨峰发生。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治疗4、8周后24 h平均收缩压、脉压差、晨峰现象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见表1。

3 讨论

在临床上,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 虽然患者的舒张压相对较低, 但是依然会损害人体的多种器官, 包括脑、心、眼、肾等。24 h动态血压监测不仅有助于患者的病情监控, 也为患者的降压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1]。本研究选取研究对象均为单一药物并未实现良好的降压效果的收缩期高血压患者, 通过分析其在口服倍博特前及服药后4、8周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 观察其24 h平均收缩压、脉压差、晨峰发生率;从本研究资料数据显示:患者治疗4、8周后24 h平均收缩压、脉压差、晨峰现象发生率均降低(P<0.05), 治疗8周后血压达标率更高, 脉压差进一步缩小, 晨峰现象发生率进一步降低。

老年人有其自身的特点, 其动脉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较正常成年人低, 动脉缺乏足够的弹性, 增加了血压变异的可能, 一天当中最明显的血压变异时段发生在清晨, 即晨峰现象。因此, 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而言, 单纯的降压治疗难以取得最终治疗目的, 基于老年人的自身身体特点, 在保证血压正常的情况下, 保证每日能平稳持续地降压, 使得血压变异度降低, 减缓清晨血压上升速度, 最大程度避免出现清晨心脑血管事件。

环境因素、基因遗传、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活性变化, 内皮功能受损等众多因素共同导致老年人发生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其中动脉硬化是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最主要的病理生理机制。随着年龄的增加, 大动脉胶原含量增多, 弹力纤维的含量减少, 动脉中层钙质沉积增加而导致管腔变狭窄;上述因素致血管僵硬度增加, 进而使大动脉的顺应性下降。大动脉硬化导致的顺应性降低也影响外周动脉, 故舒张压进一步下降, 脉压差进一步加大。对于收缩压, 大血管弹性或僵硬度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大动脉弹性下降, 动脉僵硬度增加, 中心动脉压力增加, 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明显增加。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是老年高血压特点之一, 随年龄增加其发生率也提高, 同时脑卒中、急性冠脉病变的发生率也升高, 老年人的脉压差与全因死亡率、总心血管事件呈明显的正相关, 因此关注脉压差, 降低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脉压差显得尤为重要。

在钙离子拮抗剂中, 氨氯地平是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其半衰期长达35~50 h, 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分子长效钙通道阻断剂(CCB), 实现24 h持续降压的同时对清晨血压上升速度也起到了较好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显示, 所有使用氨氯地平的患者的谷峰(T/P)比值都>50%, 实现了平稳降压目的, 因此就降压本身而言, 氨氯地平是真正的高质量降压药, 其特点是更平稳、持续、高效降压, 老年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疾病治疗药物的第一选择。

缬沙坦属于ARB, 其生理效应主要是阻断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松弛血管平滑肌, 使得肾血流灌注量增加, 在降压的同时有效保护肾脏。另外, 缬沙坦还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如还可改善左室肥厚症状, 减少恶性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等。除此之外, 缬沙坦口服后能快速被吸收, 也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

世界卫生组织和(WHO)国际高血压学会(ISH)将缬沙坦和氨氯地平作为一线降压药物推荐给患者, 其疗效已经被多数循证医学的临床实践所证明, 普遍应用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2]。缬沙坦、氨氯地平虽然同属降压药物, 但是其具有不同的降压机制, 两者联合可以在不同环节共同抑制血压升高, CCB 能扩展血管, 口服一段时间后会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 而缬沙坦等ARB 类药对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化具有抑制作用, 联合用药不仅可以增加降压作用, 还可以显著减少副作用[3]。目前, ARB/CCB 类药物中唯一被美国 FDA 批准即为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制剂 [4] , 本研究在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上正是选用的该组合, 基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自身的特点, 以脉压差降低、血压恢复正常、晨峰现象发生率降低为目的, 采用起始单片治疗方法, 治疗后4、8周后血压稳定达标率显著高于服药前, 脉压差逐步降低, 晨峰现象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 表明口服倍博特单片仅仅4周后就实现了对血压的控制, 同单一的ARB或CCB治疗相比, 该药物能更加稳定和持续地控制血压, 服药量也大大减少。除此之外, 缬沙坦氨氯地平单片复方制剂(SPC)可以连续24 h保持降压效果, 且服药次数仅需1次/d, 减少了不良反应, 使得患者长期治疗的依从性增加。研究指出, 同单一的缬沙坦或氨氯地平等或自由联合用药比较, 缬沙坦氨氯地平 SPC 使得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减小, 患者治疗从性增加, 经济效益大大提升[5], 分析原因认为, CCB、ARB 类降压药物的联合使用能使降压效果增强的同时还能减少彼此的不良反应, 是由于两类药物的内部作用机制决定的, ARB 具有动、静脉扩张, 对CCB 的直接扩张动脉作用具有一定的拮抗重要, 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多种血管性不良反应的发生, 如踝部水肿等。部分老年高血压患者对于CCB 类药物不良反应控制力或耐受力较弱, SPC的出现为其带来了新的希望[6]。Weber 等[7]在研究不同降压药的联合使用对于急性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现, 同其他单一药物作为起始降压药物的效果相比, SPC显著提高了血压达标率; 有研究[8]提倡将SPC作为控制高血压的简化治疗方案中的初始治疗药物, SPC 方案同阶梯自由联合治疗相比, 血压控制率较前者提高了20% , 本研究得到了与之类似的结论, 治疗后血压控制率显著高于治疗前, 且随着时间延长, 血压达标率更高, 脉压差进一步缩小, 晨峰现象发生率进一步降低。

参考文献

[1] 谢晋湘, 刘国仗, 刘力生. 动态血压监测与高血压治疗的研究——中国APTH临床试验(研究设计). 中华高血压杂志, 1996, 4(2):83-84.

[2] 王增武, 王馨, 张林峰, 等. 社区高血压控制:血压管理效果的评价.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0, 31(4):1-4.

[3] Cooperdehoff RM, Gong Y, Handberg EM, et al. Tight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among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ama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10, 304(1):61-68.

[4] 李小鹰, 张新军, 孙宁玲. 新型单片联合制剂治疗老年高血压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2, 20(4):272-278.

[5] 张崖冰, 胡善联, 宋哲意, 等. 氨氯地平-缬沙坦复合片的药物经济学研究.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10, 29(2):143-147.

[6] 柯元南, 黄峻, 诸骏仁. 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片剂对单药控制不良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9, 37(9):794-799.

[7] Weber MA, Bakris GL, Jamerson K, et al. Cardiovascular events during differing hypertension therapie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10, 56(1):77-85.

[8] Feldman RD, Zou GY, Vandervoort MK, et al. A Simplified Approach to the Treatment of Uncomplicated Hypertension A Clus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Hypertension, 2009, 53(4): 646-653.

[收稿日期: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