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150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6-12-28彭雪秀
彭雪秀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300例进行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 随机分成观察组(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和对照组(开腹子宫全切手术), 各150例。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33%, 低于对照组的21.33%(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留置引流管、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且手术过程中避免了患者脏器暴露以及医用纱布、手套的等手术用具对患者器官组织带来的损害。
【关键词】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0.017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urative effect by laparoscopic total hysterectomy in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A total of 300 patients receiving hysterectom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laparoscopic total hysterectomy) and control group (laparotomy total hysterectomy), with 150 cases in each group. Clinical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s 7.33% than 21.33%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all better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operation time, drainage tube indwelling time, intestinal function recovery time, hospital stay time,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Laparoscope surgery contains advantages of small incision, short operation time, low bleeding volume, quick postoperative recovery and few complications. This method avoids damages induced by viscera exposure, medical gauze and gloves.
【Key words】 Laparoscope; Total hysterectomy; Curative effect
子宫肌瘤是临床上妇科科室比较常见的一种女性生殖系统病变, 其具有体积较大, 数量较多, 临床症状比较明显的特点。目前对于没有孕育计划的患者主要采用的是全子宫切除的治疗方法。现阶段进行全子宫切除手术通常是在腹腔镜下进行的, 它比剖腹手术具有切口小、易恢复、并发症少的特点, 是目前妇科手术的一大进步。本文选取2010年1月~ 2015年12月在本院进行子宫切除手术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分别给予不同的子宫切除方法, 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 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进行子宫切除手术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年龄32~53岁, 平均年龄(38.9±2.1)岁, 其中, 功能失调性顽固性子宫出血56例, 子宫腺肌121例, 子宫肌瘤123例, 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150例。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开腹子宫全切手术治疗。阻滞麻醉后, 于患者的腹部进行侧切或正切, 行常规开腹流程, 牵拉子宫, 将肠管进行排垫, 处理子宫内的血管和韧带, 将宫颈和子宫全部切除, 而后进行消毒处理和闭合阴道残端, 对腹膜进行缝合。
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手术过程中行全身麻醉, 选取患者的膀胱截石位, 对其进行消毒、铺巾, 放置导尿管, 将臀部抬高至20~30°。在患者肚脐上缘进行穿刺, 穿刺完成后, 压力为15 mm Hg(1 mm Hg=0.133 kPa), 使用 CO2对患者在腹腔灌注, 待形成人工气腹后, 再将10 mm的腹腔镜插入顺肚脐穿刺孔插入患者腹中, 同时分别将两个5 mm的Trocar放在患者下腹两侧内, 再放入手术所需的医疗器械, 将举宫器通过患者阴道自子宫底部中央位置穿出, 进行手术[1]。
手术时采用超声手术刀或者单极电凝来切断患者的输卵管间质、子宫圆韧带和卵巢固有的韧带, 同时将患有子宫附件疾病的患者的盆骨漏斗韧带切断。然后将患者的膀胱腹膜反向拆开, 将膀胱与子宫宫颈分离, 将子宫周围的疏松组织处理掉, 使用超声刀将患者的子宫静脉在电凝钳电凝的情况下切断, 同时采用薇乔线套圈对子宫血管残端进行充分结扎止血。在切断双侧子宫主要韧带和子宫底部韧带的手术过程中注意超声刀要贴紧子宫颈, 然后将举宫器取出, 使用医用纱布顶起患者的阴道穹隆, 将阴道环形切开, 取出子宫, 在腹腔镜下将患者阴道残端进行连续缝合。反复冲洗患者的盆腔, 查看是否有出血点, 及时采用电凝或则缝合进行结扎止血[2]。
1. 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留置引流管、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33%, 低于对照组的21.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留置引流管、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较, 在腹腔镜下进行全子宫切除手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切口较小、手术时间较短、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恢复较快且并发症较少和手术过程中避免了患者脏器暴露以及医用纱布、手套的等手术用具对患者器官组织带来的损害, 使患者在术中和术后的疼痛感得到明显降低, 提高了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程度[3]。然而仍有一些因素约束着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的推广应用。首先, 腹腔镜下的全子宫切除手术要求主刀医师具有较高的手术经验和技术, 尤其是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的实践经验和切口缝合技术, 所以需要克服这些困难, 才能将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的优势表现出来。其次,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对超声刀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在手术过程中单单使用单极电凝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肠道和输尿管受损的情况, 是比较危险的。所以医院必须具备超声手术刀的设备。同时, 使用超声刀设备进行手术的费用较高, 为患者增加了经济压力[4]。最后,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 对于同时患有比较严重的盆腔粘连患者进行操作时, 特别是进行膀胱与子宫颈分离操作时, 容易对患者的膀胱和输尿管造成损害。所以在进行手术操作前, 一定要对患者进行综合的生理评估。对于子宫较大或活动能力差的患者、子宫与子宫旁组织粘连密切的患者和进行过多次腹部手术的患者, 在选取手术治疗的方法时, 一定要谨慎, 不能勉强而为之[5]。本文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 结果显示, 观察组(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治疗)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33%, 对照组(开腹子宫全切手术治疗)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33%,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留置引流管、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是妇科手术的一大突破, 在临床应用时, 做到科学合理的选择适应证, 熟悉患者的生理解剖构造, 具有娴熟的镜下操作技术, 那么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是非常安全高效的。
参考文献
[1] 姚虹, 吕小凤, 耿英, 等.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126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11):95-96.
[2] 张庆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227例临床分析.中国内镜杂志, 2013, 13(10):10-12.
[3] 王红丽.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价值分析.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15):38-39.
[4] 王敏, 韩春霞.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150 例临床分析.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54(10):59-61.
[5] 叶绮玲.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临床疗效分析.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9):40-42.
[收稿日期:2016-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