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其行 暖其心 安其身 乐其业
——安徽省五河县社区矫正工作纪实
2016-12-28杨庆国丁敬明
文 杨庆国 丁敬明
[安徽省五河县司法局]
矫其行 暖其心 安其身 乐其业
——安徽省五河县社区矫正工作纪实
文 杨庆国 丁敬明
[安徽省五河县司法局]
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矫正知识测试
安徽省五河县司法局自2007年开展社区矫正以来,针对社区服刑人员特点,建立全程帮扶机制,从矫正网络、危机干预、就业帮扶等方面入手,多措并举推进社区矫正监管工作,确保了社区矫正监管安全稳定,没有发生重大监管安全事件。
强化组织阵地建设
五河县司法局在2016年2月投资70余万元建成620平方米的社区矫正中心。中心内设报到登记、宣告训诫等12个配套功能室,高标准配备了执法装备和康复训练设备。中心现有工作人员6名,其中司法行政干警2名、社区矫正协管员4名,其中有2名三级心理咨询师。县编办在2015年10月下文,同意在县司法局增设社区矫正大队,副科级建制。2016年4月份,县司法局和县人力社会保障局联合公开招聘了16名社区矫正协管员。目前全县14个司法所已有20名司法干警、11名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14名社区矫正协管员,平均每所工作人员均在3人以上。县财政按社区服刑人员年人均1500元标准落实了经费保障。今年在14个司法所安装同步视频系统,司法所组织集中教育、社区服刑人员个人汇报等活动通过视频方式实时传输到市县两级社区矫正中心。
五河县司法局每半年举办一期社区矫正业务培训班,每季度召开一次监管安全分析例会,指导和督促司法所每季度上报社区矫正安全监管研判预警报告,遇到重大事项,按照“一事一报”原则及时上报。县司法局建立社区服刑人员量化考核制度,制定《社区服刑人员量化考核手册》,形成规范有序的“日定位、周汇报、月教育和社区服务、季考核、年奖惩”监管模式。
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加强动态监管。对社区服刑人员每一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排查,特别是对未成年及流动性大、思想波动性大的社区服刑人员,县社区矫正大队通过突击查、重点查、随机查等方式,实地检查社区服刑人员活动情况。严格落实请销假管理制度,从严控制请假外出,要求社区服刑人员外出必须履行请假手续,明确请假事由、请假时限、外出地址、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2014年4月以来,县司法局要求社区服刑人员在每月集中学习、劳动时,必须持本人二代身份证到司法所“刷证”报到。
构筑“电子围墙”。县司法局对重点管理的社区服刑人员实施手机定位, 或者对处于严管期的社区服刑人员给其佩戴电子踝带,两者实施全天24小时定位监控。佩戴电子踝带期间为三个月,三个月经考核认定为合格转为普通管理的社区服刑人员,解除电子监管。县社区矫正大队安排专人负责检查、记录,进行实时监控、警示提醒,并在节假日对社区服刑人员定位轨迹进行24小时随机抽查,发现关停机、人机分离、无故越界及其他异常情况的,及时通报司法所,要求及时解决问题,实现“人力监管”向“科技监管”转变。2015年7月以来,县社区矫正大队先后为124名社区服刑人员佩戴了电子踝带进行监管。目前有180多名社区服刑人员手机实施定位。
联合检察院开展执法检查。县社区矫正大队联合驻社区矫正中心检察室检察官每月都深入各乡镇司法所开展执法检查, 利用各司法所开展集中教育活动之机,通过现场点验,重点检查社区服刑人员有无脱管、漏管、虚管现象等,对各司法所在执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进一步规范社区矫正执法工作。
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就读学校进行走访
矫正小组共同研究社区矫正方案
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学习蘑菇栽培技术
社区服刑人员就业安置基地
开展社区矫正环境影响评估工作
深入开展教育矫正
对症下药,强化心理干预。对新报到的社区服刑人员统一用艾森克人格量表测试(EPQ)进行心理测试,了解其心理动态,通过“问、闻、测”,全面掌握社区服刑人员的犯罪原因。心理咨询师针对性地对有心理障碍倾向的社区服刑人员适时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测试、心理辅导和心理干预等心理矫治活动,帮助社区服刑人员疏导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及时预防和干预因心理问题引起的恶性事件的发生。
五河县双忠庙镇某村女孩小兰在2014年12月因犯盗窃罪被某县人民法院判处拘役三个月,宣告缓刑六个月,在双忠庙司法所进行社区矫正。小兰因与父母闹矛盾,情绪抑郁,想离家出走,司法所工作人员得知后,上报了县社区矫正中心。县社区矫正中心立即指派专业心理咨询师、执法干警、社区矫正志愿者组成三人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前往介入。面对干预小组,小兰倾诉了所有的忧虑和恐惧,情绪逐渐平复,干预小组以稳定情绪、理性思维、调整心态三部曲让小兰重拾自信,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一场危机顺利解除。
注重拓展教育管理手段,做好“入矫第一课”。首先,举办新入矫三个月内社区服刑人员学习班,组织他们观看社区服刑人员监督管理规范教育宣传片和《廊桥救赎》(社区矫正题材)等微电影,发放《社区矫正监管手册》等学习资料。其次,邀请县检察院检察官向社区服刑人员开展警示教育,告诫他们要严格遵守社区矫正管理规定,自觉主动接受矫正。最后,在入矫教育一天后,组织入矫考试,试卷以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为主,内容涉及矫正阶段的各个方面,要求新入矫社区服刑人员必须达到60分以上才为及格,不及格者继续参加考试,试卷将直接放入社区服刑人员的档案中留存。通过考试,入矫人员接受社区矫正及遵纪守法的意识明显增强,入矫教育的质量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建立联合帮教机制,该县司法局每年都开展一次“‘双向联系’见行动,大墙内外总关情”活动,组织部分重点监管的社区服刑人员赴蚌埠监狱参观,接受警示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社区服刑人员悔罪意识、守法意识,预防重新犯罪。
落实“菜单”式社区服务。依托各乡镇敬老院建立了14个公益劳动基地,按照每月不少于8小时的服务时间,制定4个服务板块(项目类型、项目内容、服务场所、项目组织),8个服务子项目(卫生清洁、公共设施维护、公益绿化、爱心劳动、爱心捐款、协助参与社会管理、公益宣传、个人专长)的“社区服务菜单”,社区服刑人员可根据自身条件,参照“社区服务菜单”选择服务内容。司法所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社区矫正奖惩的重要依据。
组织新入矫社区服刑人员观看社区矫正教育片
积极开展“精准帮扶”
五河县司法局开展以宣传政策引导、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就业支持、推广成功典型为内容的“精准帮扶”模式。
一是争取政策。对有一技之长,申报种植、养殖、加工等致富带富项目的社区服刑人员,各司法所协调有关部门在土地征用、手续办理、税费征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对符合办理低保条件的社区服刑人员,协调乡镇为其办理。二是技术支持。县司法局有针对性地邀请种植、养殖、加工等方面的技术人员,向有创业意向的社区服刑人员传授实用知识和关键技术,必要时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手把手地进行指导。三是资金扶持。一方面积极协调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小额创业贷款;另一方面还借助政府扶贫专项项目资金对符合条件的社区服刑人员创业提供支持。蒋某某,2015年11月因信用卡诈骗罪被五河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宣告缓刑一年,由五河县司法局武桥司法所执行日常监管工作。蒋某某在2009年返乡办了童车厂,2015年被判刑使他的工厂陷入破产状态。武桥司法所将蒋某某列入“精准帮扶”对象。经过武桥司法所的大力协调,帮蒋某某贷到一笔5万元农民工返乡创业无息贷款。2016年元月,蒋某某在五河县城南工业园区租了30多间厂房重新办了童车厂,招聘了100多名员工,经过不懈努力,产品远销江苏、四川等不少省市,可年创利润100万元。
“解决了他们生活困难,就是解决了最大的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也就预防了再犯罪,维护了社会稳定,因此要用心做好。社区服刑人员帮扶不仅仅是矫其行,更重要的是,要暖其心,安其身,乐其业,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五河县司法局马干局长这样说。
五河县已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2045人,解除矫正1561人,有38人创办了私营企业,56人从事运输服务业,338人从事种殖业,178人从事个体经营,有37名养殖大户,120人落实了低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