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基活性炭制备中化学添加剂的应用观察
2016-12-28魏威李甘
魏 威 李 甘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煤基活性炭制备中化学添加剂的应用观察
魏 威 李 甘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在煤基活性炭的制备过程中,化学添加剂对于制备的质量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为了比较不同类型化学添加剂对制备的影响,我们选取了不同比例的KOH和ZnCl2添加剂,对它们在煤基活性炭的制备中,对煤挥发性、产物的微晶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对比研究。
煤基活性炭;化学添加剂;应用观察
目前,将煤作为活性炭制备的主要原料具有较好的经济性,而且已经成为活性炭制备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随着工业生产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煤基活性炭的制备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煤中加入化学添加剂是制备活性炭的主要方法。为了探讨不同化学添加剂在制备中的应用价值,本文进行了实验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一、实验设计
(一)选取煤样本
将我国唐山开滦矿山的长焰煤作为实验原料样本,其煤炭指标以及煤灰的成分构成如表1所示。
表1 煤样本的工业以及化学分析表
由上表可知,该煤样本的丝质体含量很低,几乎不含有无机矿物,但是镜质组织的含量很高。正是因为其具有上述特点,成为活性炭制备的理想原料,不仅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化学添加剂对制备活性炭的影响,而且还可以对制备的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二)活性炭制备方法
对煤样本进行研磨,并使用300目予以筛选。其10份水,28份焦油和62份煤混合配置,在其中分别加入浓度为0、1%、5%、10%和25%的KOH和ZnCl2。完成数字编号之后,将活性炭的料条分别置入不同编号的试管,碳化到600摄氏度,在该温度下保存50分钟,然后逐渐将温度加热到900℃,制备出活性碳。采用浓度为5%的HCL酸洗液,对制备出的活性炭进行浸泡,清除残留的KPH和ZnCl2,然后检测碘值,分析其比表面积。
二、检测方法
碳化物的结构,采用X射线衍射仪(三星,YYT-3型)进行检测,对微晶的表现大小进行计算。活性炭比表面积则采用自动吸附仪检测,碘值则采用化学法检测。通过分析各项检测以及计算结果,对活性炭的石墨化程度进行评估,比较不同化学添加剂对煤挥发性、产物的微晶结构的影响。
三、结果分析和讨论
(一)化学添加剂对煤挥发性的影响
将煤样本和不同浓度比例的化学添加剂混合之后,当添加剂的浓度为0-5%时,随着添加量的增加,煤样本的挥发性会逐渐降低。但是当添加剂的浓度达到10% 及以上时,其挥发性呈上升趋势。我们在相同的实验环境下,对KOH和ZnCl2的工业指标的挥发值进行了计算,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煤与化学品的混合物工业分析结果
由上表可知,和实际测量值比较,煤样本和化学添加剂混合之后的理论挥发性较低。导致该结果出现的主要原因为,煤样本的变质程度较低,在加入化学添加剂之后,部分挥发会受到抑制。由此可知,KOH和ZnCl2在煤基活性炭的制备中,具有抑制挥发的作用。
(二)化学添加剂对煤产物的微晶结构的影响
X射线衍射仪对碳化物的结构检测的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煤样本和不同比例化学添加剂混合后的碳化物微晶结构特征
由上表可知,当煤样本加入KOH和ZnCl2之后,添加量越多,碳化物微晶层片的堆砌厚度以及直径都有所下降,而且石墨化的程度也在逐渐降低,但是碳化物微晶层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这一研究结果提示,在共碳化过程中,KOH和ZnCl2生成的碳化产物具有较低的石墨化程度,微晶的大小减少,间距增加,生成了无定形炭为主的炭前驱体,会随着化学添加物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二者呈正相关,表示KOH和ZnCl2在煤基活性炭的制备中,对于煤炭化具有一定的作用。
四、结束语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在煤炭化过程中加入适量化学添加剂能够对整个过程起到控制作用,而且KOH的影响要比ZnCl2大,这是因为在煤的炭化过程中,KOH和ZnCl2具有不同的化学作用。
[1]张中华,解强,王燕等.煤基活性炭孔结构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3,17(03):448-453.
[2]邢宝林,黄光许,谌伦建等.高品质低阶煤基活性炭的制备与表征[J].煤炭学报,2013,23(S1):217-222.
[3]邢宝林,谌伦建,张传祥等.KOH活化法制备褐煤基活性炭的活化机理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4,25(06):1038-1045.
[4]姜勇,张庆伟,王胜等.中孔煤基磁性活性炭的制备及性能表征[J].洁净煤技术,2015,21(03):1-5+10.
TQ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