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学生专业学习与课外实践的融合策略探析
——基于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思考

2016-12-28高冬梅

当代经济 2016年23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课外建构

高冬梅

(广东财经大学 华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1300)

独立学院学生专业学习与课外实践的融合策略探析
——基于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思考

高冬梅

(广东财经大学 华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1300)

独立学院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专业学习效果乃至以后的就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中的主动性,对学生专业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结合对该理论的思考,认为既要坚持教师和学生“主导——主体相结合”的课堂专业学习,也要注重课外实践,课堂内外相融合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独立学院;建构主义;自主性

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是被动的填鸭式学习,所以入大学之前,绝大多数的学生都缺乏学习自主性。进入大学以后,强调的是一种半被动半自动式学习,模式变了,但相应的机制并没有跟上来,必要的培训、引导不够,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时容易成为盲目的自由主义者,导致学习目标的缺失、学习动力的缺失,影响到专业学习效果,甚至体现于缺乏实践应用能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由于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在多年前,就“开始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乃至高等教育领域中一种时髦的思想理念和教学行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毫无疑问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但应该结合我国的国情,辩证地去对待,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课堂有序教学和课外积极主动的专业性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使得学习效果更大化。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传统的认知理论认为知识就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学习知识就是通过教学过程获得这样的现实映像,而这也正是教学的主要目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认为这种教学有许多弊端,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学,而是一个能动的知识建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该理论特别强调情境对于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与情境紧密结合的活动,创设情境会有利于学习者进行发现和探索式的学习。同时,建构主义还特别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作用,在特定情境下与他人进行对话,可以在互动中完成意义建构。

从教学方法来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方法有很多种,以强调学生在知识学习中主动探索与主动建构为主要特征。

1、支架式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但并不否认教师在意义建构中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可以由教师举例、提问题等方式,启发引导学生去思考、分析、讨论。在学习遇到困难时,提供“脚手架”,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从多个可能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2、抛锚式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被动地接受别人的知识灌输,很难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要想深刻理解事物的性质、规律及其与其它事物的联系,最好的方法是让学习者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感受和理解。教师可以用一些事件或者问题为“锚”,将选题放置于一个宏观情境中,引导学生从各种资料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比如,新闻专业教学,可以在课室“制造”一些事件,训练学生的敏锐观察力以及报道能力。

3、随机进入教学

知识的意义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几乎不存在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解方式,所以该教学法旨在要求在进行教学时,对于同一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情境下,出于不同的目的,从多个层次呈现环境,让学生从多个方面理解学习内容,以获得更多层次的意义建构。

二、独立学院学生专业学习现状

独立学院的学生也是经过统一考试,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一定的分数标准进入本科层次学习。进行专业知识学习是在校学生的根本性任务,也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一个基础,但不管是教学实践还是从已有研究结果都可以发现,独立学院学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软硬件”学习条件相对较差

独立学院的性质是民办院校,是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也就是说,独立学院办学没有或者很少得到国家、政府在经济上的支持,学校本身基本没有能力或者从商业的角度不愿意增加投入优化“软硬件”条件,如实验室等基础设施不够先进,“专家”、“教授”等高层次师资力量比较少。

2、自主性学习能力不高

独立学院学生一般按照第三批次录取,比第二批次本科低少则二十分,多则七八十分,基础较弱影响到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有研究发现,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弱”、“自我约束能力弱”、“学习习惯养成能力弱”等“三弱”问题(郭全,康启鹏等,2011)。

3、专业学习焦虑感比较明显

独立学院的学生由于基础相对较弱,专业学习过程中感到比较吃力,尤其是数理类专业。另外,学生大多认为自己的学校平台比较低,本科身份也没有得到社会的足够认可,且不说能不能学好,担心即使学好了,也不一定找到好的工作,对于专业学习产生焦虑。

4、专业实践机会不多

“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中,学校事实上基本承担了“学”和“研”两个角色,并与企业生产进行对接。独立学院由于科研能力普遍较差,再加上发展时间短而很少有创新成果,所以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很少,导致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不多。现在很多独立学院也非常重视校企合作,但明显处于低端的合作层次,学生获得的实习也是低端岗位,没有凸显专业实践效果。

三、独立学院学生专业学习和课外实践融合策略

1、“主导——主体相结合”的课堂专业学习

课堂教学始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关于课堂教学的差异主要就是体现在是“重教轻学”还是“重学轻教”。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在大半个世纪前就由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等学者奠定,后来逐渐兴起,尤其是在西方已经发展为学习论上的一种主流思潮,崇尚的是“重学轻教”的教学模式,认为“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是相矛盾的,突出后者就必须摈弃前者。这种观念已经存在明显的不足,受到诸多批评。而我国的教育思想一直以来都是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历史积淀下来的教学方法。虽然有弊端,但也不乏可以提倡的方面,所以并不能简单地去否定,而是应该结合国情和教育的性质,走出一条实际的道路。

一方面,继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事实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强调的建构过程,并不是从零开始,而是要具备一定的认知结构为基础。独立院校的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基本都是初学者的身份,再加上普遍存在学习基础较差、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都比较弱的情况,所以在课堂学习中,还是应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策划好整个学习设计,把控教学活动进程,尤其是情景学习环境需要教师去创设,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完成教学目标。比如,进行专业问题讨论时,应该由教师确定相应的主题,如何进入讨论情境。

另一方面,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学习中要转变被动接受的角色,主动参与知识的情境构建,这一观点已被广泛接受。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去学习知识,注重与他人的交流,可以组成“学习共同体”,进行小组学习,在思维碰撞中对知识的理解产生共鸣。

“以教师为中心”容易导致对教师、对书本的依赖,不利于培养发散思维和想象力,这样的学生即使学有所成,也顶多算是“应用型人才”,而非“创新型人才”;“以学生为中心”则会造成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尤其是对于初学者,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环节设计不足,都会影响学习效果,情境设计更是很困难。所以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指导无疑对于培养新时期创新型人才是非常正确的,但过犹不及,应该将“主导——主体相结合”进行课堂专业教学,教师更多发挥引导、促进的作用,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和构建。

2、积极开展课外实践,将专业学习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

知识是具象的,是不应该脱离活动情景而抽象存在的。学者张建伟等人将学习总结为具有“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学习情境性”三个基本特征,认为“互动”和“协作”对于知识内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专业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实践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因此,积极开展课外实践,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从时间和空间上都向课堂外延伸。

(1)创办并高效运作专业社团。社团是大学的一个重要组织,而专业社团又是基于专业兴趣而成立的组织,为大学生专业学习、技能训练、素质拓展等方面提供一个实践平台。独立院校的学生都比较重视,加入专业社团的积极性比较高。但总的来说,专业社团存在经费不足、缺乏老师指导等问题,导致很多学生抱着很大的期望加入,真正参与实践机会并不多。对此,可以在社团发展中突出专业社团的特殊性,从管理上,将专业社团直属校分管实践部门领导,规范会员活动管理;在活动开展方面,安排专业老师,给予活动组织、实施、技术方法等多方面指导。多多举办专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专业素养。

(2)鼓励专业技能大赛。独立院校的生命力更体现在实用性方面,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专业学习乃至以后的就业都至关重要。学生专业学习效果到底如何呢?技能大赛就是评估专业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举办专业技能大赛,是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实践相联系,活学活用的典型方式。学生可以在竞赛中积累实践经验,并认清自己的专业能力。独立院校应该从校级层面高度重视这种大赛的举办,营造浓厚的氛围,提供较为充足的资金支持鼓励进行专业技能大赛,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

(3)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实践技能。独立院校在设置专业时事实上是一种市场取向,就业情况对于社会的评价乃至招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在毕业之前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对于学生而言,能更清晰地认识自身的能力及兴趣有重要的影响。学校应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拓宽实践渠道,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更好的适应专业岗位。

将课堂专业学习与课外实践融合,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目的,为社会输出更多的实践性人才、创新型人才,对学校发展、社会发展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张建伟、孙燕青:建构性学习:学习科学的整合性探索[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谭雪晴、李雨柳等:独立学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价值观的分析——以湖北师范学院为例[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

[3]戚迪明、刘强等:专业社团对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影响调查[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

[4]董奇、国卉男:建构主义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指导思想的正当性考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1).

(责任编辑:李桐希)

广东省教育厅2015年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华商特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HS2014CXQX09。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课外建构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小满课外班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翻转课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建构主义下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教学模式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