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预算法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探讨
2016-12-28甘朝晖南京林业大学财务处江苏南京210037
甘朝晖(南京林业大学 财务处,江苏 南京 210037)
新预算法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探讨
甘朝晖
(南京林业大学财务处,江苏南京210037)
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法律建设的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了新预算法,它对预算法立法的宗旨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并指出各级财务管理机构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应全面深入了解自身的预算管理职能。本文在进行新预算法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研究过程中,首先对新预算法的功能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探讨了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和新预算法对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影响,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有效面对新预算法的措施,希望对高校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新预算法;高校财务管理;影响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取得飞快发展,公共财政体制以及市场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转变,传统的预算法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需求,新预算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并得到有效应用的。该法律内容的产生,能够对预算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有助于我国预算制度改革的深化,有助于我国在积极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构建具有特色的现代财政制度。而作为公共财政预算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等部门,也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新预算法带来的财务管理方面的转变。
二、新预算法新变化
新预算法与传统的预算法相比较,新预算法要相对完善,新预算法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对预算的完整性、科学性和透明性等方面,并且能够使财政管理体系更加完善,从而能够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更加规范。
由高校的财务管理角度来讲,新预算法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思想认识变化
新预算法的立法原则十分明确,主要就是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并且能够使预算的约束力进一步强化。为能够保证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及加强对预算的管理是管理预算的关键所在。
2、基础依据变化
根据我国新预算法的第三十二条规定,“各级预算的编制应根据我国本年度的社会发展目标即我国宏观调控的总体要求和跨年度预算平衡的需要来制定。在编制的过程中,应该参考上一年的预算评估情况及有关评价结果,对本年度的有关支出绩效评价及本年度的收支预测进行合理的统计,并且按照我国国务院财政部门所制定的政府部门收支进行分类、预算,并且根据本部门、本单位的预算做出草案。”因此,跨年度预算及绩效预算成为了新预算法提出的新要求。
3、详细程度变化
新预算法规定,向审批机关报送的预算草案应按照其功能及经济性进行相关的分类,并且统一细化一般公共预算的支出,因此“突出细账”也是新法的亮点之一。
4、信息公开变化
在我国新预算法第十四条中明确规定:“所有的报告及报表都要经过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并进行预算、预算调整、决算、预算执行情况等工作,并且应当在批准后的二十日内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向社会公开,并且本级政府对财政转移支付安排、执行的情况以及举借债务的情况等重要事项作出说明。经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算、决算及报表,会在批复后二十日内由各部门向社会公开,并对部门预算、决算中机关运行经费的安排及使用情况等重要事项作出说明。”这是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财政信息公开予以规定。
三、新预算法的功能
实现对政府收支行为的规范、提升预算的约束力度,有效监督和管理预算流程以及构建健全的预算制度是新预算法构建以及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宗旨。同原有的预算法相比,这是一次重大变革。
首先,促使完整性成为预算的主要特点。在新预算法的基础上,预算当中应当对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进行包含,预算之外,政府不应当拥有任何收支,促使全口径成为预算的主要特点。也就是说,普通公共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等都应当成为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预算具有较强的完整性。
其次,加大对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视。根据新预算法的相关规定,预算编制基本原则当中,首次出现了绩效理念,提倡绩效管理同预算编制的融合。例如,在各级预算编制过程中,评价结果在上年度预算支出绩效中的体现应当被作为重要的依据之一等。
再次,提升预算公开力度。新预算法当中明确指出,预算制度必须具有公开透明性和全面规范性。这一规定充分说明,新时期我国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加大了对公开透明的重视程度。更重要的是,在强调透明性的过程中,还要求预决算当中的详细内容能够被公开,其中包含实际的实施时间以及具体的保障方法等。在确保有效公开预算信息的过程中,第九十二条新预算法中指出,如果免邮对相关预算事项,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充分的公开和说明,则需要对相关主要负责人追究一定行政责任。
第四,对债务管理进行规范。新预算法实施过程中,对地方政府实施举借债务进行了允许,但是,必须对以下内容进行严格的限制,包括规模、方式以及风险控制等。这一方法在有效实施的过程中,能够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更加严格的控制,同时,还能够为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的规范以及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能够得到社会以及人民更加有效的监督,能够对债务风险进行化解和有效防范。
最后,对结余以及结转资金进行有效管理。新预算法实施过程中,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对上一年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结转资金进行应用,有效开展下一年的结转项目。由此可见,新预算法实施过程中,财政资金的支付进度加快,提升了财政资金的利用率。
四、高校财务管理现状
1、较低的财务管理效率
我国高校在积极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统一领导和集中管理的原则,而分级管理则适用于拥有较大规模的高校当中。事实上,无论应用那种财务管理方式,财权分配同统一领导之间的矛盾都是客观存在的。首先,高校运行过程中,对领导权力的强度是财务管理中的一大特点,这种现象很容易导致不科学以及缺乏民主的财务管理决策;其次,在校长承担财务管理责任的过程中,相关审批工作者以及校长是实施高校财权管理的关键人员。这种现象很容易导致部分工作人员因贪图自立而违背审批责任,同时导致分配效率在财权当中得以削弱。例如,在对单位收入以及支出效果的落实当中,需要审批工作者的核对,从而实现对收支平衡的保持并提升管理效率。然而,在实际的工作当中,校长并没有有效的承担这些责任,而是有财务人员承担了这些责任,这种现象将导致财务管理体系中,运行的效率和质量严重下降。
2、不科学的预算管理
首先,不科学的财务预算编制。现阶段,我国各所高校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对不科学的财务预算编制法进行应用的现象,如基期法等,这些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将导致较大的差距产生于决算和预算当中。从而促使资金供求之间的矛盾加大,同时降低了资金的优化配置;其次,较低的预算编制质量。产生这一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复杂的预算编制造成的,在执行预算方案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要想完成预算方案必须对预算进行追加。并且,高校运行过程中,一年一次的预算编制也是导致预算编制质量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是跨年度预算没有有效实施的结果。一年一次的预算编制导致片面性存在于高校的预算管理当中,并且在批复预算之前,无预算状态还会持续较长的时间,极大的影响了年度预算的有效实施。
3、 较低的财务信息透明度
我国高校长期运行过程中,并没有公开财务信息,这是传统财务制度的影响造成的,因此较低的财务信息透明度是财务预算管理的主要特点。通常情况下,高校运行过程中,不会对经费来源以及预决算方案进行主动的公开。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高校建设的过程中,其规模不断壮大,同时逐渐更新了各项基础项目,大量的资金应用于高校的建设项目当中。然而在较低的财务信息透明度背景下,很容易导致各种腐败现象的产生。现阶段,要想对这些腐败现象进行打击,一项重要的措施就是提升财务信息透明度。严禁部分工作人员为了贪图私利而对财务信息进行隐藏的现象的产生,从而为构建健全的高校财务管理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新预算法对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影响
1、有利于高校加大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深入了解
新时期,高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应意识到高校财务部门同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紧密相连,同时在优化配置高效各项资源的过程中,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视的。由此可见,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在这种情况下,相关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积极构建预算编制工作委员会,学校领导以这一委员会的主管领导身份参与工作,在开展各项财务工作的过程中,中心部门应当是财务部门,同时对后勤、人事以及资产管理等部门进行充分的调动和应用,为提升该委员会工作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在实施高校预算编制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各个部门的参与程度加深,有助于提升预算编制工作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各个部门在参与该委员会工作中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上下结合的工作原则。
2、有利于高校实现精细化的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
新预算法中详细指出,细化应当是各部门实施预算工作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新时期高校在积极编制预算草案以及调整预算等工作的过程中,都应当将此项工作中的功能进行细化处理。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在工作中意识到细化预算编制等工作的重要性,同时,细化程度越高,严肃性以及约束力在预算工作当中才能够得以提升,同时也能够保证高校在运行过程中,预算工作的价值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且,根据新预算法的相关规定,新时期高校的预算管理工作开展中,应积极编制长期以及短期两种预算方案,促使高校运行过程中各项资金的利用更加具有目的性,而高校的运行也更能够体现出系统性的特点,对于加大高校建设力度具有重要意义。
3、有利于高校构建健全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针对新预算法来讲,其中明确指出,新时期预算绩效评价应当成为高校运行过程中财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效评价每一项资金的利用方向以及产生的效果,可以促使财务人员以及高效管理者在工作中对成本意识产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能够意识到效益对于促进高校发展中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现阶段高校运行过程中,应积极构建评价体系,并促使这一体系为预算编制以及财务工作所服务,在此基础上应用科学的分析法,有助于提升高校财务管理质量。现阶段,高校可以对这一完善的评价体系进行应用,有效分析所编制的财务预算以及资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效果,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如果产生了相对良好的预算结果,那么则应对财务人员的工作成绩给予奖励;相反的,如果财务工作者人员因个人原因导致财务预算编制以及执行环节发生了大的失误,则应当严格追究责任。
六、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有效面对新预算法的措施
1、提升工作人员专业能力
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对新预算法的理解程度直接关系到高校财务管理质量的高低。新时期,保证新预算法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充分发挥各项功能的基础就是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因此,现阶段,首先,高校应积极为财务人员提供学习新预算法的机会,并提升财务会计以及相关法规的理解深度;其次,重点培养部分财务人员,促使其在积极学习过程中能够对多种新的财务管理方式进行充分的掌握,如平衡预算、全面预算等,并促使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对其他财务人员进行辅导和培养;最后,高校财务部门运行过程中,应定期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进行考核,从而激励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的完善,并实现业务能力的提升,为提高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2、促进高校财务组织结构的优化
当一定的变化产生于高校财务管理目标当中,其组织结构也将发挥一定程度的转变。全面预算是新预算法的重点内容之一,这项内容促使综合性成为预算管理的主要特点。鉴于此,高校的财务组织机构必须及时得到优化,从而实现对多方的统筹规划。首先,构建监督委员会,对各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充分的监督,委员会领导由高校领导担任,其工作中,应对各个学院以及校办产业实施过程中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责任进行落实,而预算方案执行状况的监督有总会计师来负责;其次,对基层财务工作进行合理分配,提升高校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保证全面预算高效落实,同时,这一过程中,各个部门还应当对自身应承担的责任进行充分的了解,严禁推卸责任现象的产生。
3、对高校财务运行机制进行规范
新预算法实施过程中,要求每一项预算支出都能够得到细化处理,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应积极构建健全的财务运行机制,保证每一项预算支出在应用过程中都有据可依。首先,提升财务管理质量是开展一切工作的重点,各部门在利用预算资金的过程中,应将每一笔收入和支出的资金都据实上报,财务人员应在申报中对财务凭证进行充分的保留;其次,构建健全的申报制度。其中应对预算支出的申报流程进行详细的规定,同时还要对内容进行细化处理,确保各项支出都有据可依。这一过程中,能够将新预算法中对预算进行细化的原则进行充分的体现;最后,对工作人员以及审批部门的职能进行明确界定。在构建预算审批流程的过程中,应明确指出每一项预算当中的使用者、审批以及需要承担责任的人员,确保资金的合理利用。
七、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是我国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高校资金利用率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全面成长以及国家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在新预算法实施的过程中,高校办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正面面对新预算法带来的各种预算管理冲击,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促使学校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同新预算法保持高度的一致,促使透明性以及公开性成为高校预算当中的主要特点,引导师生加大对资金的关注度,并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功能,实现精细化的预算管理,为高校的进步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 沙劲竹.对高校预算编报系统构建的思考与建议——以Z大学为例[J].商业会计,2015,09∶98-99.
[2] 燕廷淼.略论新《预算法》对高校预算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5,02∶67-68+71.
[3] 柳坤建.浅议新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与对策[J].当代会计,2015,09∶21-22.
[4] 徐孝民.现阶段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利弊及对策——基于高校组织定位和活动规律的视角[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201-208.
[5] 任小燕.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04∶80-83.
[6] 邹霖.基于新预算法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09∶45-46.
[7] 褚琳.新《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4,03∶372-375.
[8] 刘芳.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中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4,24∶380+382.
[9] 向桂云,尹丽.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地方高校财务管理影响及对策研究[J]. 财经界(学术版),2013,07∶141-142.
[10] 高利姣. 浅议高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J]. 现代经济信息,2015,24∶207-208.
(责任编辑:孙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