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加快建设渔港经济区的若干思考

2016-12-28李绪滨广东省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20

当代经济 2016年18期
关键词:渔港经济区渔船

李绪滨(广东省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220)

广东加快建设渔港经济区的若干思考

李绪滨
(广东省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220)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的决胜阶段,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攻坚的关键时刻。本文通过系统分析渔港和渔港经济区的主要功能以及广东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给出加快建设渔港经济区是推动广东渔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抓手,对提升现代渔业综合发展具有精准转型和强力推动的作用的结论,并对建设渔港经济区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渔港经济区;渔港建设;供给侧改革;广东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这也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13次聚焦“三农”问题。中央一号文件将重点放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上,农业供给侧改革将作为破解农业发展难题、推动农业闯关过坎的关键举措。渔业、渔民、渔村是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全国渔业经济总产值22019.9亿元,从事渔业生产活动有1414.8万人,渔业发展直接关系到沿海地区“三农”问题的决策部署。

广东是全国的渔业大省,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关系到广东“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战略目标的实现。推动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是现代渔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广东实现率先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关键环节。渔港是沿海防灾减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振兴渔区经济、发展特色渔村、提高渔民收入的重要基础。积极贯彻落实渔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以建设现代渔港为抓手,大力发展渔港经济区,已成为当前渔业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渔港与渔港经济区概念及内涵

1、渔港

渔港主要是作为渔船渔获登陆点和渔船的防灾减灾、后勤补给基地。随着渔业经济的发展,渔港功能不断丰富和拓展,渔港的经济社会功能日益凸显。按照主体功能划分,渔港主要有其基础功能、补充功能和拓展功能等三类。

(1)渔港的基础功能。渔港是渔船停靠的重要平台,渔获物通过渔港上岸进入陆地,是连接海洋捕捞和陆地海产品消费的重要纽带。同时,渔港还是渔船躲避台风的重要场所,为渔船在台风、风暴潮等海洋自然灾害发生期间躲避台风起到很好的防灾减灾的功能。

(2)渔港的补充功能。渔港是渔民生产、生活的后方基地,提供渔船靠泊和渔获物的装卸,以及加油、加水、加冰,渔船维修等功能。

(3)渔港的拓展功能。渔港与渔港所在的城镇联动发展,推动形成以渔业捕捞、加工、流通,以及与渔业生产紧密联系的相关产业为主要产业集聚,是集渔船避风和补给、水产品集散和加工、休闲渔业和滨海旅游、集镇建设和渔民转产转业等为一体,实现渔港、城镇、产业三者联动发展。

2、渔港经济区

渔港经济区是在建设现代化渔港的基础上,密切结合集镇建设和产业集聚,使其形成以渔港为龙头,集镇为依托,渔业产业为基础,集渔船避风和补给、水产品集散和加工、休闲渔业和海洋旅游、集镇建设和渔民转产转业为一体,区域产业结构平衡,产业层次较高,龙头作用和辐射效应明显的渔业经济开发区。渔港经济区是由大量从事渔业及其相关产业和支撑性产业的中小企业与经济组织在渔港集聚而成经济区域,是沿海地区有别于临港工业区的又一经济发展集聚区。

二、建设渔港经济区是推动现代渔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1、渔港经济区是推动现代渔港建设的高级产物

渔港经济区是集渔货集散、渔业生产、服务贸易、运输补给、滨海旅游、城镇融合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经济区。渔港的传统功能包括渔获装卸、交易中转、渔船补给、停靠避风等,这些功能的实现往往需要借助于周边地区多产业发展的支持。现代渔港建设要求在满足以上功能的同时,还要将渔港建设和渔区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以渔业相关产业为主的经济区,为现代渔港建设“输血”和“造血”,带动渔区经济社会发展,充分与城镇建设相融合。现代渔港建设为渔港经济区发展打下基础,渔港经济区发展又反哺现代渔港建设和运营所需资金,极大解决了渔港建设资金投入和长期经营管理的困难,很好地实现了相促进相协调的发展模式。

2、渔港经济区是构建渔业产业体系的重要平台

渔港经济区具有资源、人才、市场、管理等优势,为渔业产业的指向性集聚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同时,渔港与外界的经济联系又进一步巩固和扩展了相关产业集聚的条件。渔港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就是渔业产业体系构建的过程,在以渔业捕捞、水产品冷藏、渔船维修与补给等产业的基础上,随着现代渔港功能多元化和经济生产活动分工,将逐渐聚集了水产品精深加工和物流运输业等产业链附加值较高的产业,并在此基础上,还将进一步聚集商贸、娱乐、餐饮乃至金融等产业,并最终构建一个具有区域特色和高度融合的产业体系。

3、渔港经济区是推动渔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区

渔港是渔港经济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现代渔港的功能越综合越完善,渔港经济区必将吸引大量的相关渔业产业向渔港聚集,培育形成新的渔港经济增长点,对渔港经济区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渔港经济区发展到一定规模和水平,经济社会服务功能就越完善,就能为周边地区提供更多的服务,极大地促进了与周边地区乃至与更广泛区域的经济社会交流,增加了渔港经济区成为地区经济发展核心的支撑力和凝聚力。在渔港经济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的同时,政策、资金、人才等资源还将不断向渔港经济区富集,进一步巩固和支撑了渔港经济区的发展。

4、渔港经济区是建设幸福渔区的重要内容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港兴镇、以城促港,利用渔港建设推进小城镇建设是新时期发展渔业经济和区域经济的新要求。渔港经济区建设,是以现代渔港建设和渔港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点,丰富和优化渔区产业结构,将带动发展一批渔区小城镇和渔村,提高渔区城镇化水平。同时,渔港经济区进一步扩展了渔港在“渔文化”传承、资源养护、城镇化发展等方面的发展,促使了渔业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是推动幸福渔区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三、广东渔港经济区建设情况

1、广东现代渔港建设

广东全省沿海现有各类渔港136座,其中中心一级渔港15座、二级渔港2座、三级渔港9座,渔船就近进港安全避风容量达到1.3万艘。截至2015年底,全省渔港港池水域面积1810万平方米,有效掩护水域面积600万平方米。但由于历来重视不够、渔港基础薄弱、资金投入少、历史欠账太多等因素,造成广东渔港防灾减灾能力弱、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功能设施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十分突出,台风期间许多沿海渔船无法进港避风,成为制约现代渔业建设和沿海渔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广东渔港建设整体水平与国外以及浙江、山东、福建等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

2、广东渔港经济区建设

广东一直以来比较重视渔港多功能发展,对渔港经济区建设也非常支持。但是,鉴于渔港区域内经济规模较小,企业数量不多,产业化水平不高,供油、供冰、水产品加工、修造船、网具修造,以及海洋休闲旅游等产业虽有所发展,但是不论数量还是发展规模都十分有限,甚至非常简陋低端;更没有形成海产品精深加工、海洋生物医药研制等海洋高科技产业。渔港经济区内企业布局松散,产业链条发育不足,自发集聚机制和自我发展动力远没有形成。此外,产业发展的技术水平也较落后。如果按照现代渔港经济区标准衡量,广东多数的渔港经济区还只是概念意义上的,真正有实质内容的渔港经济区还非常少,现代意义上的渔港经济区就更无从谈起。

四、广东建设现代渔港经济区的建议

1、科学规划布局

广东渔港数量多、分布广,受经济发展和市场容量等因素限制,不可能全部发展渔港经济区,特别是规模大、现代化程度高的渔港经济区。因此,需要强化规划在渔港经济区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对全省渔港经济区建设的宏观指导,突出重点,统筹布局,渔港经济区应重点考虑中心渔港和一级渔港,依托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以及一定规模的人、货、船的流通量。合理安排渔港经济区发展模式、路径、规模,保证渔港经济区建设合理布局、有序推进,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同时,积极与当地的城镇建设、土地利用和交通运输等规划相衔接。

2、加大财政支持

现代渔港建设列入2016年广东民生工程,各级政府非常重视现代渔港建设。渔港经济区建设是现代渔港建设和有序发展的重要途径,各级政府应将发展渔港经济放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来抓好。渔港经济区建设,除了渔港自身条件和区位条件外,关键在于对发展渔港经济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的支撑保障水平,在前期建设过程中,需要政府财政资金的大力扶持,主要用于渔港基础设施建设,交通、信息、服务等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以及不断改善的生态环境和良好治安环境管理,这些都需要政府给予大量财政资金投入来创造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3、多元化投融资

完善渔港经济区建设的扶持政策,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渔港公益性设施建设和渔港经济投资建设,鼓励企业投资经营性设施建设,形成多元化投资机制。探索建立开发收入投入渔港经济区公共设施建设机制,尝试建设—运营—移交等市场化融资建设模式,或与产业商会合作等融资方式,鼓励、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渔港经济区开发领域,构建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组织经营多形式的投入机制,有效解决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及其他配套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实现“以港建港”、“以港养港”的良性循环。

4、创新管理机制

渔港经济区建设刚刚起步,需要管理部门出台一系列扶持力度大的政策文件,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先行先试,为渔港经济区建设提供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在产业经济选择、用海用地审批、投融资机制、人才培育与引进等方面加快各管理机制创新,加快资源、科技、产业等要素集聚,扶持区域核心企业,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不断提升渔港经济区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Z].2015.

[2] 王莎:2015年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N].中国渔业报,2016-06-06.

[3]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广东省现代渔港建设规划(2016—2025年)[Z].2016.

[4] 广东省人民政府:2016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Z].2016.

(责任编辑:孙嘉)

猜你喜欢

渔港经济区渔船
成都平原经济区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变化特征分析
千舟竞发
渔港
开渔后的博贺渔港总是忙碌而又充满生机
国内新型远洋金枪鱼围网渔船首航
媒体在中原经济区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
静静的渔港 远航的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