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国家中央银行制度的比较
2016-12-28张琛
张 琛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 233040)
不同国家中央银行制度的比较
张琛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233040)
目前,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实行中央银行制度,但是各国的中央银行制度不尽相同,存在差异。现阶段实施的中央银行制度主要分为单一中央银行制度、跨国中央银行制度、复合中央银行制度和准中央银行制度。本文选取几个典型代表,通过对几个代表的具体分析,直观的进行典型国家中央银行制度比较。我国实行的是单一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美国实行的是单一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欧洲中央银行实行跨国中央银行制度,新加坡实行准中央银行制度。这四个中央银行分别实行四种主要中央银行制度,具有典型特征,能看出各中央银行制度的主要差异,同时四个中央银行又有各自不同于典型制度的特色,这也是我们所不能忽略的研究关键所在。
中央银行制度;单一;复合;跨国;准中央银行制度
一、中央银行制度简述
中央银行制度是一个国家经济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稳定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各国实施的中央银行制度一般都在单一制中央银行制度、跨国中央银行制度、复合中央银行制度、准中央银行制度这四种中央银行制度当中,实施不同的中央银行制度会存在很大差异,同一中央银行制度在不同国家实施也存在差异。本文主要研究中国实施的中央银行制度、美国实施的中央银行制度、欧洲实施的中央银行制度还有新加坡的中央银行制度,比较一下典型国家不同的中央银行制度。
中央银行制度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之一,但在其演变发展过程的不同时期以及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中央银行体制却存在明显的差异。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央银行体制的总体变化趋势反映了其制度变迁的规律性;从国别的角度来看,中央银行体制的差异反映了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特色,也是各国基本经济制度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
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商品流通规模和范围的扩大以及与此相互促进的货币信用业务的扩展、股份制银行的增多,原有的自由银行制度越来越不适应,由此滋生的许多问题都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客观上呼唤建立中央银行制度。
1、银行券发行问题
银行业竞争的激烈和跨地区商品交易的发展要求改变银行券分散发行的制度,由一家实力雄厚、信誉卓著的大银行集中发行并能在全国范围流通的银行券。
2、票据交换问题
银行业务和银行数量的增加,导致银行之间债权债务关系日益复杂,结算效率降低,信用纠纷增多,要求建立一个统一的银行间票据交换和资金清算中心。
3、最后贷款人问题
由于银行竞争的激烈和债权债务关系的复杂,银行的头寸管理越来越困难、流动性风险日益增加,任由银行倒闭会给社会与经济带来严重混乱和创伤,客观上要求有人为发生支付困难的银行提供资金支持。
4、金融管理问题
银行业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市场关系的复杂,日益需要政府制定统一、公平的“游戏规则”,并由专门的机构监督执行,以维护市场秩序和金融效率。
二、我国中央银行制度
中国1983年之前一直实行的是复合中央银行制度,不单独设立专门的机构,中央银行职能是由一家国家大银行兼行,这一制度往往能配合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现在仍旧实施计划经济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时,这种中央银行制度是合理的。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就不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反而牵制了经济发展,需要进行中央银行制度改革。根据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实行单一制中央银行制度,表明我国中央银行制度实行单一制中央银行制度。我国只有一家统一的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机构设置符合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采取总分法,逐级垂直隶属,“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设立分支机构,作为中国人民银行的派出机构”。总行对分支机构实行统一集中管理领导,分支机构按照行政区划划分。
1998年底,中国人民银行的31个省级分行被撤销,设立9个中心城市分行。分行由省级分行改为中心城市分行,是我国中央银行体制改革的一大进步,减少了冗杂分支,提高了工作效率,完善了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与同是单一制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的日本和法国相比,我国分支机构数量很少,日本在全国设有33家分行和13个办事处,法国在国内设有200多家分支机构和办事处。与日本、法国机构设置的不同体现了我国中央银行体制设置更适用于我国国家性质,有利于权力的统一,也有利于统一调控协调。
三、美国中央银行制度
受联邦制的影响,美国中央银行为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实行单一制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是与美国的国家体制—联邦制相适应,符合美国政治要求和经济发展。美国中央银行分为中央的联邦储备委员会和地方的联邦储备银行,其中地方的联邦储备银行有12个,各自有辖区,有较大的自主性、独立性,在各自管辖区域履行中央银行的职能,较为独立地实施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美国中央银行建立也经历了反复曲折的历程,基本上可以分为自由放任阶段、初步管理阶段、宏观管理阶段。1907年美国一场规模不小的经济危机推进了联邦银行的成立与发展,1913年正式建立了联邦储备系统,标志着美国中央银行制度的正式诞生,体现了美国政府的对金融货币政策的管理干预。目前,联邦储备系统在美国经济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无可争议的代表,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模式不同,虽然已经放弃自由放任政策,但是受各利益主体的影响,政府干预还是相对较弱,所以地方中央银行独立性还是很强的。中央级中央银行和地方级中央银行不是中国中央银行制度那样直属和分支的关系,二元式中的“元”在一定程度上讲是主体的意思,美国单一制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下,地方中央银行有自主权,而中国单一制一元式中央制度下,地方属于分支机构,是中央银行的派出机构。这是单一制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和单一制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的一个显著差异。
四、欧洲中央银行制度
欧洲中央银行是欧洲经济金融一体化的要求,实行跨国中央银行制度,对成员国行使中央银行职能。跨国中央银行制度为成员国发行共同使用的货币,制定统一货币金融政策,且对各成员国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进行监督。欧洲中央银行根据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在1998年正式成立。欧洲中央银行不受政府的指令,不受各成员国监督,比较独立,是欧元区专属货币政策机构,受欧元区出现后欧洲货币金融一体化进程影响发生了显著变化。值得一提的是,欧洲中央银行确定央行行长的模式与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轮换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代表制不同,实施的是具有创新性的“最小代表性模式”的轮换表决机制。欧洲中央银行的决策是采用委员表决制,少数服从多数。各欧元国中央银行负责具体执行货币政策,保留自己的外汇储备。欧洲中央银行所拥有的储备金是各成员国中央银行根据本国人口比例和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来提高。欧洲中央银行确保价格稳定的工具主要有主备机制、公开市场操作、最低储备金或法定存款准备金。作为欧元体系核心的欧洲中央银行在履行专属货币政策职能的同时,权限也拓展到金融监管领域,成为银行业单一监管的核心。欧洲中央银行与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相比,前者是在各成员国主权之上,后者是按照经济区域分管,欧洲中央银行的透明度与独立性比不上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分为中央和地方,监督更加健全,透明度也更好一些。欧洲中央银行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是各成员国的集合体,涉及到各成员国的经济利益;而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只涉及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利益,并且地方中央银行能相对独立的实施政策,相对而言,独立性更好一些。
五、新加坡中央银行制度
新加坡没有设置中央银行,实行的是准中央银行制度。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货币局共同承担中央银行的职能,其中新加坡货币由货币局发行。金融管理局负责银行管理、收缴存款准备金等,可以视为政府的银行,它为政府发行有价证券;也可以视为金融机构的银行,在帮助所有商业银行的金融公司进行发展的同时进行金融货币活动监督,从而提高新加坡经济安全性。金融管理局根据新加坡政治经济发展要求,也经历了重组和职能扩大。货币局初始于殖民统治时期,1967年货币法重新设立新加坡货币局,发行新加坡共和国货币作为法定货币。新加坡是一个十分开放的国家,汇集了各国移民,经济也带有开放色彩,不设置中央银行的准中央银行制度适应了高度开放经济体系的运作,在维持经济稳定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推动了经济的进一步开放和发展,加紧了与世界其他国家经济的连通。
新加坡中央银行的职能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新加坡货币局两个法定机构共同承担。金融管理局的主要职能是维持经济稳定、促进经济增长,特别是新加坡作为金融中心的发展并负责监管各类金融机构。货币局是以百分之百的外部资产为保证发行新加坡元。作为一个高度开放的经济体,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下,新加坡仍能维持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健全和稳定,这与其中央银行制度的良好运作有密切关系。目前,新加坡金融机构正着手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并转变监管观念,稳步推进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
不同国家国情不同,实施的中央银行制度也有所差异。从大层次上来讲,大分类不同,我国实行单一制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美国实行单一制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欧洲中央银行实行跨国中央银行制度,新加坡实行准中央银行制度。细究而言,各个中央银行制度之间也存在局部差异,各个国家具体实施的情况也存在不同。纵观全局,各国实施的中央银行制度还是由国情决定,我们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探究出个中不同。
[1]陈剑平:中国与美国的中央银行法律制度之比较[J].上海大学学报,2001(5).
[2]吴忠超:美国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与联邦政府关系之演变[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2(2).
[3]胡琨:金融与货币一体化背景下欧洲中央银行的转型与创新[J].欧洲研究,2015(2).
[4]张祖兴:新加坡中央银行的结构与职能[J].东南亚,2000(1).
[5]贺德伟:欧洲中央银行制度研究文献综述[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4).
(责任编辑:范曦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