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特征及其优化研究
2016-12-28孙保营
孙保营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特征及其优化研究
孙保营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因预期收入的不确定、社会保障的不完善、消费环境的不安全,加上消费观念和消费文化落后,河南省农村居民在消费行为上表现出比较突出的不理性、不科学特征,比如住房消费注重“面子工程”、人情消费大手大脚、发展和享受性消费严重不足等。对此,本文提出可通过完善农村居民消费的收入增长、环境提升、社会保障、政策支持、教育引导、产品供给等机制以优化消费行为,改善消费结构,提升消费质量。
农村居民消费;消费行为特征;消费观念;消费环境
一、引言
我国改革开放36年来,河南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增加,农民的消费水平也得到快速提升。但是,人均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与全国以及与河南省城镇居民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消费行为上还存在发展享受型消费偏低,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不高,住房、人情、婚丧嫁娶等方面消费浪费严重等问题,亟需提升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
河南省农村人口占比较大,2014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9436万人,农村人口为5171万人,占比达到54.8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6个百分点①。研究农民的消费行为问题,寻求提升农民消费水平、优化农民消费结构的对策与措施,对于转变河南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公平,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客观了解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存在的问题,笔者组织50名研究生、本科生,于2015年8月1日至15日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对河南省东、西、南、北、中部25个县(市)50个村庄的500家农户进行入户调查,了解他们2014年及相关年份的收入及消费情况,所选择的村庄和农户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468份,经过审核和筛选,有效问卷432份,有效率为92.3%。同时,对河南省虞城县稍岗乡和赵桥村的个别事项采取全面调查的方法,获得了有关事项的全面资料。
二、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特征
1、“重土安居”观念和“面子工程”导致大量村庄形成“空心村”
河南省农村居民普遍存在“重土安居”的思想观念,“面子文化”根深蒂固,农民建房的攀比心理强,“富不富、看高度”,贪大求洋,超前消费。很多农民不惜投入家庭多年省吃俭用的积蓄,并四处借款,非把住房这一“面子工程”建得体面不可。常常出现的情况是,本是刚建好仅七八年的住房,因感到落后于他人而拆掉重建,导致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以前是三代人建一次房,现在是一代人建三次房”的顺口溜在河南农村广为流传。同时,相当一部分农户为追求交通方便,把住房建在村间公路沿线和村庄外围,占用了大量的可用耕地,而村庄内却存在大量的闲置宅基地和土地,出现了普遍的内空外延的“空心村”现象。比如,不足2000人的虞城县稍岗乡赵桥村(行政村),2014年人均纯收入仅8655.8元,从2011年初至2014底新建了43栋住房,每栋住房都是两层加脊式结构,建筑面积在220—350平方米之间,造价在15—35万元之间;有28户居民建房有借款,平均借款为9.2万元;有25栋住房建在村间公路沿线和村庄外围,有18栋住房占用了农耕地。
大多数农民认为,新建住房利用率不高,浪费严重。但是出于攀比和面子的需要,即使浪费也要贪大求洋。调查显示,有82.6%的人认为现有住房存在较大浪费。大部分家庭所建住房外表光鲜、内里空空,除非有子女结婚需要装修及增添一些家具、家电外,大多数自住新房不购置新家具,不装修或只进行简单装修。河南省是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村成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平时在农村居住的多是老年人和孩子,对住房的使用要求不高。农村住房只在春节或农忙时才真正发挥居住功能。农村常住人口有如大树之空心,形成居住上的“空心”现象。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的观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农民的无奈与悲哀,他说:“有的农民带着老婆孩子外出打工,房子一把锁锁上,结果变成了老鼠窝;进城的时候两手空空,没有钱,一家子只能住地下室,成了‘鼠族’”[1]。农村住房的过度消费,使消费支出过度集中,出现了严重的挤出效应,压缩了农民的正常生活消费,制约了农民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升。
2、“羊群效应”及非理性消费行为导致畸形的人情及婚丧消费
河南省农村居民具有强烈的“节俭是美德”的消费思想和消费观念,有省吃俭用的生活习惯、强烈的后顾心理和储蓄倾向,但同时也表现出明显的“从众心理”或“羊群效应”的消费特征。平时的节俭和储蓄却可能在“羊群效应”的消费特征和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引导下,因某一项或某几项重要事项而消耗殆尽。在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子女上学、生日庆典等事项上讲排场、摆阔气、争脸面,甚至不惜借贷大操大办,常常出现“一人结婚、全村送礼;一人去世,全村举丧”的壮观场面。形成了日常节俭克制,重要节日过度消费的恶性循环[2]。似乎子女结婚不摆几十桌宴席就低人一等;老人过寿不安排十几桌的饭局就被人小瞧。在河南省大部分农村地区,男女双方从第一次相亲到结婚要经历“见面”、“定媒”等八个程序,每个程序男方都要花费一大笔钱,在结婚时也要像城里人一样租上十几辆甚至几十辆喜车进行接送。在办理丧事时,多数地方存在火化后再土葬的现象,土葬时也要走很多程序;更有甚者,个别地方还有请舞蹈队跳舞助威的传统。调查显示,近五年来,男方从定亲到成婚平均需要花费13.5万元,而盖新房的费用平均为18.1万元,共需31.6万元。往往子女结婚后形成“子女有房有车一步进小康,父母有病有债倒退三十年”的结局。在丧葬消费方面,平均花费为2.8万元。婚丧嫁娶消费已成为农村居民的沉重负担。
农村的人情消费和愚昧消费也有愈演愈烈之势。在邻居、亲戚、朋友有婚丧嫁娶等重大事项发生时,农民之间要互送人情礼金,以表达情谊。许多农民宁可挤占生产和生活性资金甚至举债,也不愿亏欠“人情债”。调查显示,2014年,平均每户人情消费3360元。有65.0%的人认为“人情消费没有必要,比较浪费”;有61.8%的人认为“难以承受或勉强承受”。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中青年人“车轮式”宴请吃喝风也愈演愈烈,因过量饮酒而致病、致残、致死的现象屡有发生。虞城县稍岗乡2014年新患股骨头坏死或痛风的24人中,有18人是因长期大量饮酒所致;在2014年发生的20起车祸中,有13起是因酒后驾驶所致。有些农民将一部分收入用于看宅相面、烧香拜佛、修庙敬神等愚昧消费;有些进行涉黄、赌博等违法消费。这种攀比、愚昧甚至违法的消费行为增加了农民负担,助长了社会不正之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背道而驰。
3、“跨代转移”的消费模式和传统观念导致发展性消费的缺失
河南省农村居民表现出非常典型的“跨代转移”的消费特征,即人们尽量压低自己的消费,形成储蓄,其应消费的很大一部分被用于代际之间的转移。在这种消费模式下,人们终其一生似乎都是在为下一代而活着,世世代代都处于一种被压低了的消费状态。很多农村居民在物质消费上体现出能省就省、能修则不买、追求便宜实惠等特点;在精神消费上,很少有人购买书籍,也不去影院看电影,更不愿去旅游,文化教育及娱乐服务消费基本是空白。在被调查的农民中,83.1%的从未享受过付费旅游,94.9%的从未到现场看过球赛和演唱会,84.5%的近五年从未到电影院看过电影,2014年人均阅读图书仅1.2本;仅有12.3%的农民近五年参加过技能培训。农村居民“跨代转移”的消费特征导致自我发展消费的缺失和精神消费的空白。
4、收入的不确定性和强烈的储蓄动机导致消费能力提升受阻
河南省农村居民的收入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一是务农收入的不确定性。因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农业靠天收成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变,农业收入具有很大的随机性,比如2014年夏季的河南大旱,就造成部分地区农业收成锐减或绝收;二是务工收入的不确定性,每年能否有合适的务工机会、务工过程中工资的多少、务工后工资能否按时兑现等都是未知数。特别是近两年我国经济的下行压力很大,导致农民务工机会和收入大幅降低。收入是影响消费的决定性因素,在当前农民整体收入较低时,其消费倾向主要满足于基本生活消费。收入的不确定性和相对较低的收入导致农民有着非常强烈的储蓄动机,难以形成有效购买力。农民的消费观念趋于保守,消费行为趋于谨慎,消费能力提升受阻。
5、消费的不确定性及欠完善的社会保障导致消费增长乏力
因受农村社会、文化环境带来的消费观念和习惯的影响,因物价不稳定、市场秩序混乱等市场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因健康、教育等家庭重大事项的变故导致的非预期消费,都会导致农村居民“消费的不确定性”,增强了预防性消费的动机,农村居民会采取增加储蓄减少消费的方式以应对未来消费的不确定性预期[3]。
河南省具有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反映到社会保障方面也比较明显,城镇有相对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而农村存在较为突出的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建房难等问题。虽然农村实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但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优质教育资源逐渐向城镇集中,农村教学质量普遍偏低,又加上大部分成年人外出务工,很多家长自费把子女送到私立学校全封闭学习。比如虞城县春来教育集团等民办教育机构拥有近三万名在校生,占该县基础教育学生规模的近半壁江山。民办教育机构肯定以收费为导向,子女的学费对家长构成了沉重负担。虽然2014年河南省农村实施了全面的新农合医疗制度,但其保障性支出相对于农民医疗支出来说却是杯水车薪。在养老方面,虽然实施了60岁以上老人每月补助60元的资助政策,但也只能起到微弱的安慰作用。2014年,河南省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49.47亿元,农村享受最低保障人数395.26万人,人均仅为1251元,比2013年的1366元还要低115元;而受保障人口仅占农村总人口数的7.4%②。不完善的农村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加上养老保险发展的滞缓,使各种不确定因素支出的预期逐渐增大,成为农民的沉重负担,他们只能压缩消费、增加储蓄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最终导致消费增长乏力。
6、消费环境的脆弱和商品流通网络的滞后导致消费空间拓展受限
当前,消费环境脆弱是制约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农村交通、供水、供电、电视及互联网等网络建设与城镇相比还比较滞后,使得农村市场无法发挥正常的规模效应[4]。农民即使买得起大件家电、现代通讯设备、汽车等,有时也派不上用场。二是商品流通网络发展滞后。因农村居民长期消费能力不足,政府及商家对建设商品流通网络不够积极,农村消费品市场的流通网络发展比较滞后,销售和维修网点少,服务功能差,售后服务无法保证。三是农村商品市场管理混乱。因农村商品市场范围大,分布广,工商、质监等部门的监管难度较大,农村往往成为城市滞销或假冒伪劣商品的重要销售渠道;农村商业欺诈时有发生,坑农害农现象屡见不鲜;农民自我保护意识较差,遇到权益受到侵害经常不去投诉或很难投诉。调查显示,只有12.5%的人认为农村商品质量“很不错”,回答“比较一般”和“不是很好”的分别达到65.5%和22.0%;对于商品的售后服务质量,回答“很不错”的只有6.5%,而回答“很一般”和“不是很好”的分别为49.3%和44.2%。四是自然环境污染严重。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农民环保意识淡薄、城乡环境管理的二元化、土地产权设置的不合理等都是导致农村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5]。当前,农村居民普遍对本地的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污染、土壤污染表达了担忧,有87.5%的人认为“存在一定污染”,9.7%的人认为“污染特别严重”,只有17.6%的人认为当地环境比较优美。五是农村金融部门对农民的消费信贷缺乏支持。因信贷条件苛刻,农民缺乏信贷规定的抵押物,即使愿意跨期消费、超前消费,比如在城镇比较常见的住房、汽车等信贷消费,在农村很难实现。调查显示,只有5.1%的人有过信贷消费。消费环境和商品流通网络的制约,导致农村居民的消费空间拓展受限。
三、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行为优化的对策建议
1、完善农村居民消费的收入增长机制,为消费行为优化提供资金保障
首先,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的家庭经营性收入。近年来,河南省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持续增加,但占纯收入的比重却在逐年降低。河南是农业和粮食大省,不断做大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这块“蛋糕”,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助力新农村建设和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一是要科学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提升农村工业化和信息化水平[6]。通过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为农民提高经营性收入提供平台、技术和能力支撑。二是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产业化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增加值的重要途径。河南省人口基数大,农业人口占比大,人均耕地面积少,亟需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这就要求各地要根据地域农业特点和市场需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经济组织,培养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推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经营。三是鼓励农村居民自主创业,使农村居民收入渠道进一步拓宽[7]。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地方政府应尽快出台鼓励性政策,吸引尽可能多的有创意、敢创新、懂技术的农民工回乡创业,以提升农民经营性收入,带动就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其次,加大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河南省是农村劳动力富裕和输出大省,近年来,工资性收入在纯收入中的比重逐年提高,连续多年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拉动因素。但是,大部分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低,从事的是较低端的体力劳动,劳动报酬低。需要政府加大在组织管理、教育培训、劳务中介、行政维权等方面的主导和引导作用,为不同层次的农民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高就业层次、就业质量和劳动报酬。同时,要提高农村劳动力输出的组织性,降低外出务工成本;健全农村劳动力权益保护体系,提升维权效率和效益;改善农村劳动力生产和生活条件。
最后,加大政策倾斜和财政直接支持力度,提高农村居民财产和转移性收入。在河南省农村居民收入结构中,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占比较低,绝对额也较少。但是,这部分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却比较大,对他们的消费心理起着重要的安慰作用。一是推进工业反哺农业政策,完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以及农机补贴等惠农措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8]。二是开发适合农民需求特点的金融、保险等理财产品,使他们从理财中有效增加财产性收入;并采取切实有效的税收政策保障农村居民为数不多的金融性财产收入[9]。三是探索农村居民住房、土地及其他固定资产的流转渠道,增加合法的财产性收入。
2、完善农村居民消费的环境提升机制,为优化消费行为提供环境保障
首先,加快农村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的硬环境。一是要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农村道路交通、网络通信、水电气等综合设施建设和改造,为农村居民消费配备良好的硬件环境,提高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增强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污水和垃圾的产出也快速增加,农民随意排放和倾倒,对农村消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亟需加大对农村污水和垃圾科学化、无害化处理的投资力度。三是大力推动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引导农民坚持节能、节材、节地原则,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培育良好的生态环境[10],让农村居民真正看得见山水,记得起乡愁。
其次,改造传统经营网络和市场体系,建立高效完善的流通体系。一是运用现代流通方式,推动大型县域流通企业向城镇和农村布点,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建设连锁化“农家店”,加快形成为农村居民日常生活服务的零售网络,改善购物环境,减少交易成本。二是充分利用网络和电子商务技术,发展符合农村消费特点的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降低流通成本,提升农村流通效率[11]。三是大力发展生活服务市场,为农民提供家电和日常用品维修、售后服务、餐饮服务等,方便农民消费,提升消费能力。
最后,提高农村消费市场的管理水平,保护农村居民的消费权益,优化消费软环境。一是要培养一大批具备管理能力、市场管理知识和技能的针对农村市场的管理和维权人员队伍,加强对管理和维权人员的考核和监督,使他们想服务、敢服务、能服务,并确保在为农服务的过程中秉公执法。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市场秩序的维护和规范,把准市场的准入关,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对经营者的诚信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经营者不敢违法、不能违法、不想违法。三是向广大农户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知识,使他们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进行诚信消费、守法消费,并自觉与不法消费行为作斗争。
3、完善农村居民消费的社会保障机制,为优化消费行为提供制度保障
加强农民子女教育的保障制度建设,以减轻农民的教育支出负担。政府应通过制度设计,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提升教师待遇,使教师能留得住、干得好,提升教学质量,从而吸引广大农村中小学生就地读书;同时,要设立不同类别的奖助学金,奖助那些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中小学生,使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业。对在读大学生的资助方面,政府应提供无息或低息贷款给贫困家庭,并实行生源地贷款政策,使贫困生能顺利完成学业,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提升家庭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
完善农村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确保包括农民在内的所有公民拥有完善的社会保障,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具体体现。通过完善社会保障,解决农民后顾之忧,使农民的消费行为更加灵活和理性,减少未来消费的不确定性,把即期收入变为即期消费。一是要完善现有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确保最低生活保障金能发到贫困农户手中。二是要大力发展新农合,完善新农合制度,重点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三是要逐步完善农村居民生育、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制度,建立财政投入的可持续机制和公开透明的宣传渠道,让农民对保险形成稳定长久的收入预期,降低预防性储蓄,形成稳定消费预期[12]。四是在财力允许的条件下,逐步缩小城乡社保之间的差别,实现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的身份统一和机会平等,以消除二元经济带来的社保藩篱。
4、完善农村居民消费的政策支持机制,为优化消费行为提供政策保障
国家政策支持是提升农村居民消费信心、优化消费行为的重要保障。一是要改革农村商品下乡政策,逐步把农村居民消费意愿非常强烈的建材、家具等纳入政策补贴范围,引导居民提升消费层次,优化消费结构。二是完善农村小额信贷政策,促进商品消费模式转变。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电、汽车、住房、子女教育等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发展消费信贷是提高农民消费水平、推动消费升级的有力手段。政府要制定鼓励政策,放宽农村居民消费贷款条件,推出中高档耐用消费品、教育、医疗、现代农业机械、住房装修等适销对路的消费信贷新品种[13],创新抵押和担保方式,简化信贷审批流程、降低贷款利率,使广大农民愿意贷款,敢于消费。三是实施多层次的教育促进政策,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加大对农村公共教育资源的投资力度,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加强职业教育和农民技能培训,健全服务信息网络和平台,为提高农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拓宽渠道。四是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消除二元经济结构,这是治标治本优化消费行为的政策措施。应尽快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真正把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权转化为财产权;完善对农民土地征用的程序和补偿机制,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快户籍改革步伐,实现城乡户籍和社会保障的一体化和无差异化,为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优化提供系统的政策支持。
5、完善农村居民消费的教育引导机制,为优化消费行为提供观念保障
要从根本上改变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畸形、消费行为异化的现状,必须从思想观念上解决问题。一是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提升农村居民文化素质。马克思早就说过:“一个人要多方面享受,他必须有享受能力,因此,他必须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14]。”要通过“文化下乡”等政策,加大硬件基础设施及软件文化氛围的建设来改善和提升农村自然和人文环境,提高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水平,丰富文化建设内容,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15]。二是出台地方性法规或公约,减少浪费性和不健康性消费。各地可根据本地特点,出台相应地方性法规,或者乡(镇)政府、村委会发布地方性公约,创造条件,引导当地农村居民减少浪费,健康、科学消费。比如,河南省虞城县大杨集镇就出台公约,规定本镇居民婚丧嫁娶等宴请不能超过10桌,收受礼金每人不能超过100元。同时开展有效的教育引导,使大家共同遵守。这些举措大大减轻了农民的人情支出压力,减少了浪费,受到了当地农民的热烈欢迎。在住房消费方面,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出台有关规定,并通过村干部的典型示范作用,鼓励农村居民追求居住的实用和品质,提升内在的环境优美和舒适度,不再追求大而不实的“面子工程”。三是利用大众化的传播媒介予以教育引导,通过农民喜闻乐见的电视、广播、手机短信、微信等平台,宣传普及消费知识和技能,使农民能消费、会消费,突破传统和非理性的消费观念,使消费的效用最大化。通过有效的教育引导,使农民真正意识到,“跨代消费”只会培养子女的惰性,也降低了本代人的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要在培养子女可持续发展能力上下工夫,使子女掌握生存和发展的本领,“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四是加强精神消费教育,提高精神消费素养。较好的精神消费素养会形成格调高雅的闲暇消费方式,减少愚昧性和低级趣味性消费,提升消费层次和生活质量,对农村服务业的繁荣和发展也会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河南省农村居民大多已解决温饱问题,已具备精神层面的消费条件。五是引导农民树立现代化的消费观念,适度进行超前消费。鼓励农民坚持营养、健康、环保消费,并逐渐引入享受性和时尚性消费。在加大社会保障的基础上,鼓励农民进行消费信贷尝试,培养正确、科学的消费观念。
6、完善农村居民消费的产品供给机制,为优化消费行为提供产品保障
受收入水平、基础设施、消费习惯的制约,河南省农村居民在商品消费方面与城镇居民存在很大差异,农村居民对商品的品牌、包装、外观设计等不够敏感,他们需要的是质量可靠、经久耐用、操作方便、价格低廉的商品。首先,企业要占领农村消费市场,必须做好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农民的消费偏好、消费心理、消费水平和需求特点。其次,企业要针对农村市场需求特点调整产品结构,生产出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优质产品。在市场供给领域,应紧紧抓住农村消费市场的重点和关节点,逐步形成交叉立体、多层次的消费结构。当前,交通通讯、文娱用品和服务、家庭设备用品和服务是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的热点,提高这类商品的产品质量,降低消费成本,对于改善和优化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最后,企业要加强售后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当前,制约农村居民消费行为优化的难点之一是企业服务的滞后。企业要像对待城镇消费者一样,在提供安装、调试、维修等售后服务方面给农村消费者平等对待,以解决农村居民购买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愿意购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这样其消费领域就会逐步拓宽,消费不断扩大,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注释
①②数据来源:2014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河南日报,2015-03-03(4).
[1]贾肖明、洪奕宜、陈祥蕉:莫让进城农民变成“两只老鼠”[N].南方日报,2011-03-05.
[2]朱长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制约因素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2(4).
[3]王克稳、李敬强、徐会奇:不确定性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J].经济科学,2013(5).
[4]李亚娟:农村居民消费不均衡的表现、原因与财政对策[J].商业时代,2013(5).
[5]梁流涛、王岩松、刘桂英:农村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形成机制研究——以山东省王景河村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6).
[6]刘兆征:构建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研究——基于山西农村的调查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2).
[7]蔡伟贤、朱峰:“新农合”对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消费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5).
[8]王阳:对扩大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问题的研究[J].农业经济,2012(9).
[9]李仪、徐斌:收入来源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基于ELES模型的实证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4(7).
[10]尹世杰:我国当前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几个问题[J].消费经济,2009(6).
[11]李志刚:农村流通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机理及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13(2).
[12]沈毅、穆怀中: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乘数效应研究[J].经济学家,2013(4).
[13]王立杰、杨伟坤、景志英: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中国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11(9).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5]向明:中国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5(7).
(责任编辑:刘冰冰)
河南省软科学项目,编号:142400412063;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编号:2014—ZD—068;郑州大学研究生教育科研专项支持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