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的局限性和改进措施

2016-12-28王巍

北方经贸 2016年11期
关键词:速动比率存货

王巍

(郑州国控西城建设有限公司,郑州450009)

浅论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的局限性和改进措施

王巍

(郑州国控西城建设有限公司,郑州450009)

随着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偿债能力成为企业自身发展和投资者关注的关键所在,而短期偿债能力则更加关系到企业能否度过眼前的难关,能否继续获得投资者的支持。通过分析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的局限性,并提出修正指标时引进变现系数;应收账款的修正等措施,以期能够让指标更加准确地反映出企业实际财务状况,让指标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判断。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指标修正;改进措施

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能否及时偿还到期债务,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好坏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偿债能力的分析,可以考察企业持续经营的能力和风险,有助于对企业未来收益进行预测。而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及时足额偿还的保证程度,是衡量企业当期财务能力,尤其是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重要标志。

一、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的内容及应用

一般认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三项,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

第一,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它表明企业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保证,反映企业可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

第二,速动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其中,速动资产,是指可以迅速转换成为现金或已属于现金形式的资产,计算方法为流动资产减去变现能力较差且不稳定的存货、预付账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和其他流动资产等之后的余额。

第三,现金比率,是企业现金类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现金类资产包括企业所拥有的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它是速动资产扣除应收类流动资产后的余额。由于应收类流动资产存在着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某些到期的款项也不一定能按时收回,因此,速动资产扣除应收类流动资产后计算出来的金额,最能反映企业直接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

通常情况下,短期偿债能力指标越高,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短期借款人的权益保障性越强。国际上通常认为,流动比率等于2时较为适当,速动比率等于1时较为适当,现金比率等于0.3是较为适当。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不易过低,指标过低表明企业可能难以按期偿还债务,无法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但是指标也不宜过高,指标过高就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较多,会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而影响企业获利能力,阻碍公司发展。

二、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的局限性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的分析是基于企业会计报表和相关会计资料计算而来,会计报表反映的是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特定时期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状况,因此,指标的分析基础是基于过去的一种记录,从而给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分析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现行的分析方法是建立在对企业现有资产进行清算变卖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与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不符。企业是为了经营而存在,不可能将所有的流动资产变现来偿还流动负债。因此,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基础,以企业的未来盈利能力来判断企业偿债能力更为科学和实用,如果对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时不包括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分析和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则得出的结论会片面甚至是错误的。

第二,现行分析方法的前提是权责发生制原则,债务和偿债来源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应收、应付因素。这种分析过于理论化,而实际情况是,债务的偿还终究还是依赖于企业的现实支付能力,必须有相应的现金流量作支撑,而这正是建立在收付实现制原则基础上的,这又再次回到了现金流量分析的问题上来。

第三,短期流动性分析强调的是企业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要保持一定的比例,使流动资产足以偿付流动负债。其实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非是直接对应的。而且这样分析的结果很容易给人错误的暗示,流动资产应当对流动负债进行优先偿还,而事实上,所有债权人的权利是同等的。

第四,现行的指标分析是一种静态的分析,容易被粉饰。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企业过去某一时点的财务报表,体现的是对于过去的记录。因此,容易发生人为的干预而粉饰指标的情况出现。

第五,短期偿债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化。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分析将偿债资金来源局限在企业的表内流动资产的变现上,而事实上偿债资金来源渠道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企业经营中产生的现金,也可以是新增短期融资;既可以来源于流动资产的变现,也可以通过长期资产的变现加以解决;既可利用表内的现有资产,也可通过企业商业信用等软实力进行债务的偿还。如果仅以流动资产变现作为短期偿债能力的评判,显然不能准确反映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三、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分析的改进措施

在进行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分析时,应当以永续经营为前提,考虑现金流量的影响,结合企业资产状况及盈利能力,充分考虑报表中各项目的具体个性,对指标进行修正。

第一,修正指标时引进变现系数。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将各项流动资产进行简单相加,没有对于各自的变现能力进行区分,从而导致指标看起来很美,真正用来偿还债务时却无法变现,造成实际变现能力低于指标值。因此,在计算各项资产时不能简单相加,应当引入变现系数。变现系数表示每一元的资产能够在未来一定会计期间产生的现金流入。每项资产乘以相对应的变现系数,相加之和来确定修正过的指标。

例如:修正后的流动资产=x1×货币资金+x2×交易性金融资产+x3×应收票据+x4×应收账款+x5×预付账款+x6×应收利息+x7×应收股利+x8×其他应收款+x9×存货+x10×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x11×其他流动资产。其中x1、x2…x11为各资产项目相对应的变现系数。根据各项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变现的难易程度,设定各自相应的变现系数值。下边对于变现系数取值相对固定的项目做以下列示。

一方面,变现系数取值为1的项目。通常情况下货币资金可由企业自由支配,可直接用于偿还债务。交易性金融资产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可以自由交易,用于偿还到期债务。应收票据在日常经济往来中的使用非常普遍,目前我国的票据法律制度十分健全,可以将其视为能够随时变现的项目。

另一方面,变现系数取值为0的项目。变现系数取值为0就表明基本上无法变现用来偿还债务。预付账款就属于这类项目。预付账款通常定义为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预付账款虽然在流动资产内列示,但实际上企业并不能随意进行支配,不能够随意的变现用于偿还债务,因此,应当从流动资产中剔除。

第二,应收账款的修正。应收账款变现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通常情况下认为对于应收账款应当根据账龄分析其变现能力。这种分析的标准也很多,有些人认为1年内的应收账款可全部变现,超过1年的应收账款应当全部剔除。也有人认为对超过半年的应收账款打20%-40%的折扣;对1年以上的应收账款打50%-80%的折扣;对2年以上的则全部剔除。由于各个行业的特性,给予的账期差别也会很大,每个企业对于应收账款的政策都是不一样的,这与企业的风险偏好、经营策略、信用政策等相关。

第三,存货的修正。存货的变现情况就更加的复杂。存货的变现系数是唯一一个有可能大于1的。因为我们考察指标是在持续经营前提下进行的,而不是在清算变卖情况下。清算变卖中,任何资产都是会折价变现,而在持续经营状态下,存货的变现值会超过存货数值本身。存货的变现需要考虑企业的销售回款周期,销售毛利率以及企业执行的销售政策,因此,存货的变现系数取值应当综合考虑存货的构成和特性,区别对待。

第四,预收账款的修正。预收账款是企业按照合同规定或交易双方之约定,而向购买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在未发出商品或提供劳务时预收的款项。预收账款在实现收入时是作为现金流入的抵减项,也可以理解为存货提前实现现金流入。因此,考虑到预收账款的特殊性,在计算流动比率时,预收账款应作为流动资产中存货的减项,同时在流动负债中也扣除预收账款。计算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时,流动负债也应当做相同处理。

第五,关注表外项目。在进行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分析时,要多关注报表数据以外的因素,是否可能提高偿债能力。例如,企业在银行获得的可以随时提取的贷款指标或是拥有可以随时变现的长期资产;企业具有良好的商业信用,能够随时获得短期借款;企业股东具有良好的现金流,可以随时补充于企业。降低短期偿债能力的事项也应当重点关注。

第六,要确立面向未来的理念去解读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是为了服务于报表使用者,每一个报表使用者对于指标的解读都不一样,但是他们都会通过指标的解读做出相应的判断,服务于各自的目的。确立面向未来的理念解读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就避免了财务报表仅仅是对于已发生事项的记录和反映,而使财务数据更加的鲜活,有生命力,对于企业的运营状况和发展方向进行生动的评述,最大限度地回避指标由于其假设性、历史性和片面性所带来的缺陷。

[1]赵宜一.关于财务比率分析局限性的思考[J].中国经贸,2010(6):144-144.

[2] 马丽萍.财务比率分析中的局限性及其改进探讨[J].科技信息,2010(23):218-219.

[3]朱 倩,刘合心.浅析财务比率分析法的运用[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0(7):240-240.

F812.3

A

1005-913X(2016)11-0118-02

2016-06-20

王 巍(1980-),男,郑州人,注册会计师,硕士,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速动比率存货
一类具有时滞及反馈控制的非自治非线性比率依赖食物链模型
影响云天化速动比率因素的财务分析
特步因何1.5亿回购存货?
关于西安地铁DKZ27型电客车客室侧门行程开关质量分析
变压器用速动油压继电器计量特性及校准方法研究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研究
一种适用于微弱信号的新颖双峰值比率捕获策略
S700K转辙机五线制电路改进方案探讨
关于改进存货周转指标的探讨
代保管存货的会计处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