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人驾驶普及后,会发生可怕的事吗?

2016-12-28黄耀鹏

中国汽车界 2016年12期
关键词:整车厂无人驾驶调度

□本刊记者 黄耀鹏

无人驾驶普及后,会发生可怕的事吗?

□本刊记者 黄耀鹏

大城市令人绝望的交通状况,很可能是黎明前最后的“黑暗”。人们都寄望于自动驾驶最高级别——L4(SEA)级自动驾驶尽快出现。何时进行大规模商业化普及?专家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预测,从2025年到2050年不等。

美妙的“云交通”奏鸣曲

必须指出,无人驾驶从来不是一辆车如何操纵的问题。能解决大城市病的,只能是“智慧城市”或者“云交通”。云端调度系统,可以受理所有车辆的上路请求,并对所有车辆的路线、速度和排列进行安排。十字路口不再需要信号灯,因为调度系统可以指挥所有车辆的行进。现在6车道、8车道甚至更多车道的主干路将变得多余,车辆速度将变得越来越快,几乎没有停车等待现象。车辆就像编组列车一样,紧凑地、近距离地快速行进。只有到专用交通节点(非通常意义上的岔路口)处,才重新解编、列编车辆。

道路通行效率将是目前的十倍以上。出于经济考量,除了极少数人,大多数人不需要拥有自己的车辆。只要安排了出行时间,调度中心会安排一辆车在指定地点等候。道路占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市区的停车场将不再需要。所有无人驾驶车辆,在电量耗尽之前,会向调度中心请求前往郊区的大型充电站充电,就像现在家中的扫地机器人一样。

就像汽车替代马车一样,无人驾驶将深刻地影响街道、社区、城市规划,甚至整个社会,乃至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那时,我们(或者我们的子孙)将再也无法想像现在“原始”的、丛林般的交通状况。

一旦实施或致全行业摧毁

在美妙的“云交通”背后,汽车行业将面临残酷的摧毁。如果不考虑“再造”,无异一幅悲惨的末世图景。

我们再也不需要那么多整车制造厂了,整个行业几乎都被摧毁。几乎没有普通消费者去购买车辆,他们只须临时租用一条“路线”——包括通行时段和占用空间。至于载具,是不太重要的玩意。后者的所有权,统统归于市政部门,或者其指定的若干私人公司。

整车厂将被迫与这些部门或者公司打交道,忍受它们的招标和肆意压价,现有整车厂将爆发空前的激烈订单争夺。因为车辆的需求将压缩到目前的10%。更重要的是,消费者不在乎这些无人驾驶车辆的个性化需求。内饰、电池动力将变得千篇一律,就像装修成统一风格的列车车厢。研发设计师和造型工程师将大批下岗,随后是销售终端的销售员和产业线的熟练工人。如果政府采取坐视态度,肯定将引起社会动荡。

好吧,我们假定政府行动迟缓,又拿不出替代方案。整车产能放空90%,大批整车厂将接连倒闭,剩下的整车厂也辉煌不再、毫无个性可言。少数富豪的需求,从来不足以支撑一个行业。在此之后,整条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也崩溃了。

现在美国中西部出现的“锈带”州,那时将急剧扩大到所有工业区域,因为汽车产业链条是养活整个国家工业基础的脐带。“胎儿”死亡后,脐带将迅速衰竭。而更加依赖制造业的中国,劳动岗位更多,将受到更大的冲击。我们肯定不想因为技术的进步,导致到处出现抗议和饥饿的人群吧?

新技术能否创造新局面

有人认为这是杞人忧天,理由是革命性的技术进步,会毁掉一些岗位,但将创造更多的。但这并非历史必然。马车夫退出后,汽车司机应运而生,而且数目更加庞大。但集装箱货柜和吊装系统出现后,码头搬运工人消失了。码头上有新岗位产生吗?严格说是有的,寥寥几个管理员和天车司机。完全不足以替代消失的岗位。现代化的集散货柜码头几乎是无人化的。这预示着一种不祥。

从本质上来说,无人驾驶是一种机器人技术。高度网络化和集约化,不能改变其属性。已经有众多科幻电影和书籍作品告诉公众,人类对机器人剥夺大多数“乏创造性”的岗位,是多么担忧。任何岗位,只要出现机器人上岗的可能性,人类的竞争力都是可悲的。眼下,这一进程越来越明显。

无人驾驶技术创造的新岗位,将远远不敌它所消灭的。再强力的政府也无法扭转历史进程。人类失去工作,也就消灭了大多数出行的需要。这对于无人驾驶技术来说,无异尖酸的讽刺。将人类从傻乎乎地盯着路面的单调工作中解脱出来,可能不会拯救,而是摧毁了人。

也许机会就蕴藏于新技术的卵翼下?囿于今天狭窄视角,我们尚未看到解决方案出现在地平线上。

猜你喜欢

整车厂无人驾驶调度
基于智慧高速的应急指挥调度系统
基于增益调度与光滑切换的倾转旋翼机最优控制
基于强化学习的时间触发通信调度方法
基于动态窗口的虚拟信道通用调度算法
专用车企业首次主导 无人驾驶环卫车上路
联合卡车举办2018年生产动员会
北京第一条无人驾驶地铁试运行!你敢坐吗?
整车厂污水处理站设计
整车装配专用辅具
日本汽车后市场变局下的整车厂应对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