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拉达”攀登、单绳升降等探险旅游产品在岩溶景区的应用
——以贵州红果树景区为例
2016-12-28黎有为石晓智
黎有为,石晓智,贺 卫,李 坡
(1.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1;2.贵州省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1)
“飞拉达”攀登、单绳升降等探险旅游产品在岩溶景区的应用
——以贵州红果树景区为例
黎有为1,2,石晓智1,2,贺 卫1,2,李 坡1,2
(1.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1;2.贵州省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1)
简要分析及评述了贵州红果树景区“飞拉达”攀登、单绳升降等探险旅游产品,指出了其在岩溶地区的应用前景及不足,以期为丰富岩溶景区旅游产品提供新思路。
“飞拉达”攀登;单绳升降;探险旅游;岩溶;景区
1 引言
探险旅游(adventure tourism或adventure travel)为一种基于商业向导的旅游形式,主要是依赖自然地带特征开展的户外活动,一般需要专门的运动器材,游客可以在活动中感受兴奋与刺激[1]。近年来,该种旅游方式由于投入少,对生态环境破坏小,趣味性、刺激性强,在国内外发展迅速,但目前运营者将如此探险活动商业化的方式并未得到足够关注。
岩溶地区基岩相对稳定,悬崖绝壁、天坑、溶洞、竖井、瀑布、地下河等资源丰富,是开展探险旅游的良好场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喀斯特覆盖总面积达200 km2,其中裸露的碳酸盐岩面积约130 km2,约占总面积的1/7[2]。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提高,探险旅游在我国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红果树景区内喀斯特自然资源典型、丰富,景区内“飞拉达”攀登、单绳升降等探险旅游产品的开发方式在业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笔者将对其展开简要分析及评述,为丰富岩溶景区旅游产品提供新的思路。
2 景区概况
红果树景区位于贵州省绥阳县北部大路槽乡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07°15′~107°25′、北纬27°59′~28°04′,与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宽阔水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毗邻。
景区位于大路槽向斜西翼,该向斜属于土坪复向斜的一部分,具有岩层倾角较大、轴部趋于陡立的特点,由核部向两翼方向依次卷入三叠系、二叠系碳酸盐岩地层,总厚度达1200~2100 m[3]。景区内以溶蚀-侵蚀地貌发育为特征,主要见有峰丛、峰丘、洼地、谷地、天生桥、洞穴、天窗、地下河、喀斯特瀑布、喀斯特泉、溶沟、石芽等地貌形态。
2.1 天生桥
景区内天生桥高86 m,拱孔高度57 m,宽22 m,拱孔跨度88.1 m,桥底有一季节性伏流经过,旱季干涸,雨季时水量较大。该桥巍峨屹立,宛如一条翱翔天空的飞虹,形态鬼斧神工,桥下流水青葱,为景区内一处优秀的旅游资源。
2.2 天缘洞
天缘洞位于景区大门附近,具有两个洞口,南部洞口较大,北部洞口较小。该洞穴洞道近水平发育,实测长度409.3 m,高2.4~10 m。根据地下岩溶几何形态特征,可分将洞道分为南部主廊道段、中部厅堂段、北部主廊道段、西南厅堂段、西北厅堂段、北部厅堂段6个部分。中部厅堂段洞顶发育一天窗,直径7.5 m,距洞底深53 m。
3 项目情况与评述
3.1 “飞拉达”攀登
“飞拉达”攀登(Via ferratas)也叫铁道式攀登,就是沿着事先在山脊间或岩壁上设置好的“铁梯”或“吊桥”,在有保护的情况下进行攀爬,这种运动感觉类似于野外攀岩却较其具有更好的大众普及性。该项运动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开始是意军为了更安全更快速地翻山越岭,以便完成作战要求。战后,这种沿着铁索攀爬山脊和岩壁的运动方式表现出独特的挑战性和刺激性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逐渐在欧洲发展成为广受欢迎的运动项目[4,5]。目前,“飞拉达”攀登在国内尚为一项新兴运动,应用较少,但发展前景巨大。
红果树“飞拉达”攀登项目位于景区天生桥东侧垂直岩壁及拱孔内西侧岩壁上(图1),岩性为灰岩,节理裂隙不发育,风化程度弱,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适合“飞拉达”攀登等岩壁项目的开展。项目利用天生桥下地形设计了一条U型线路,主线设计在天生桥两侧岩壁上,岩壁间以铁索吊桥相连,组成了“悬崖阶梯”、“水上晃桥”、“绳环横渡”等环节(图2),游客不仅在攀岩的过程中可观赏天生桥景区的景观,而且可将景区河流两岸的景观资源连接,增加了刺激感及挑战体验。
图1 红果树景区“飞拉达”攀登项目示意
图2 红果树景区“飞拉达”攀登项目细节
项目共使用不锈钢绳1300 m,植筋胶306支,手攀架723个,脚蹬360个,安全保护猪尾梢105个。为保证线路安全性、设备的耐用性和抗腐蚀、抗风化能力,建设材料选用符合欧洲标准的7芯21丝不锈钢绳作为“飞拉达”安全保护绳和空中吊桥用钢绳;采用德国产喜利德RE500植筋胶(每支胶约灌注1~2个钢架)灌注;手攀架、脚蹬采用304不锈钢,用特殊工艺压丝、弯曲;脚蹬采用304不锈钢,焊接、弯曲和打磨;保护环采用304不锈钢进行弯曲和滚丝。各设备符合人体工学设计,有效防止了游客游玩过程中的刮擦。
3.2 单绳升降(SRT)项目
单绳升降技术(Single Rope Technique或SRT),是利用8~12 mm的静力绳、安全带、手式上升器、胸式上升器、下降器、牛尾、胸带、脚绳、D形锁、岩钉、挂片等进行垂直升降的方法,可使人们能够在一根绳上实现上、下自如,并更有效率[6,7]。该技术起源于1960年,由探洞者改进登山装备而来,取代了过去只能通过绳梯、滑轮等原始工具的洞穴探险,后主要运用于洞穴探险运动及洞穴救援中[6,7]。
由于探洞项目是一种非常刺激,挑战性强的活动[8],红果树景区将SRT升降做为一项商业探险旅游项目打造实施。项目位于景区天缘洞天窗处,由天窗外至天缘洞底(图3)进行,基岩岩性为灰岩,节理裂隙发育较少,风化较弱,适合岩壁运动开展。该项目全长72 m,在岩壁上布置3个锚点以避免绳体摩擦。该项目设计难度较低,适合初学者游玩,且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及挑战性,游客能在实现空中自由升降的梦想的同时,体验探洞技术及文化,培养探洞兴趣。
图3 红果树景区SRT升降项目剖面示意
项目使用设备包括直径11 mm的静力绳100 m,SRT装备(包括PETZL安全带、手式上升器、胸式上升器、下降器、牛尾、胸带、脚绳、D形锁等)10套、PETZL头盔10个及岩钉、挂片等。项目运行时游客需佩戴安全防护装备,在教练指导下进行。
4 结语
“飞拉达”攀登、单绳升降等探险旅游产品由于具有较高的挑战性和刺激性,项目完工后,景区组织了不同年龄和体力的人群对已建成的“飞拉达”攀登线路进行的测试体验,获得业内外人士一致好评。红果树景区探险旅游项目的成功说明其在我国岩溶地区具有较广的应用潜力,但目前我国相关产品的行业标准相当匮乏,安装时需参考国外标准,并聘请国外相关有经验的专家指导才能保证项目的安全性,这就无形提高了项目的安装及运营成本,同时限制了我国相关行业的发展。因此,应该继续加大对这些探险旅游产品的研发力度,以提高经济效益。
[1]Ralf B.Adventure tourism products:Price,duration,size,skill,remoteness[J].Tourism Management,2007(28):1428~1433.
[2]王 静.论滇黔桂喀斯特地貌旅游产品的整合及开发[J].学术探索,2004(11):17~20.
[3]李 坡,贺 卫,钱 治,等.双河洞地质公园研究[M].贵阳:贵州出版社,2008.
[4]Stefan L,Anne S,Veit S.Methematical model of the energy absorbing stitch brake used in via ferrata climbing[J].Procedia Engineering,2012(34):652~657.
[5]Stefan L,Veit S.Evaluation of ergonomics of a new effort saving via-ferrata carabiner-child vs. adult use[J].Procedia Engineering,2013(60):319~324.
[6]Miller F P,Vandome A F,Mcbrewster.Single Rope Technique[M].America:Alphascript Publishing,2011.
[7]张远海,艾琳·林奇.洞穴探险[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
[8]吴清林,熊康宁,李 坡,等.喀斯特洞穴探险旅游的审美心理要素分析[J].资源科学,2010,32(5):880~885.
2016-07-26
贵州省社发攻关(编号:黔科合SY字[2012]3031号);贵州省社发攻关(编号:黔科合SY字[2013]3151号);贵州省科技计划(编号:黔科合SY字[2015]3018号);
黎有为(1990—),男,实习研究员,主要从事喀斯特地貌与洞穴、岩石地球化学研究。
李 坡(1960—),男,研究员,主要从事喀斯特地貌与洞穴研究。
F590
A
1674-9944(2016)17-01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