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研究
2016-12-27李迎春唐瑾
李迎春+唐瑾
摘要:湖南省职业教育集团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但伴随着职教集团迅猛发展的同时,职教集团本身的运行机制也日益显现出一些不能满足其发展且滞后的问题。通过对湖南省职教集团运行现状及其问题的分析,探讨创新湖南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的对策,以促进湖南省职业教育集团有序、良性发展。
关键词:湖南省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
职教集团是“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实现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促进职业院校和企业优势互补共赢以及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深层次对接的职教发展新模式。基于此背景,湖南职业教育结合本土实际,自衡阳农林职业教育集团成立以来,主动对接全省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或重点经济区域,形成了以“优势产业为依托,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具备条件的高职学院为龙头,势产业领域内的规模企业、高中职院校为主体,项目合作和专业建设群为纽带,自愿和互利共赢为原则”的“六个以”模式,构建起产学研共生发展的深度协作机制,促进校合作办学,共同育人,有效实现集团资源共享共建、捆绑、抱团长足发展。
一、湖南职教集团运行现状
2008年以来,湖南先后共成立了28所职教集团,遴选了10个示范职教集团,包括职业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企业在内的加盟合作单位共2298家(省内外规模企业1357家),基本涵盖了湖南乃至长三角的基础产业和重要经济区域,对接了湖南的主要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或重点经济领域。各职教集团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与企业行业积极开展学生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及企业员工培训,形成一种鲜有的捆绑、抱团发展,有效促进了湖南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为湖南基础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那么,湖南职教集团组建的有效运行机制是什么?到底又是如何运行的?本文依托湖南国际经贸职教集团,通过走访调研其他职教集团,了解发现湖南职教集团运行主要是政府主导型、行业企业主导型、院校主导型三种运行模式,总体发展态势较好,取得一些较为喜人的成绩。
1.产学研共生发展,职教集团的经济效益显著
根据《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湖南省示范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基本要求》的文件精神,在以“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方针的指导下和湖南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职教集团形成了“以政府投资为主体,职业院校、科研机构牵头,市场多方主体大力参与”的产学研共生发展合作机制。在这种合作机制的运行发展中,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政府主导、行业指导进一步加强,职教集团的产学研共生发展的潜力和优势得以充分挖掘与利用,职教集团内职业院校、科研机构更加灵活地进行办学与科研,企业专家更积极地参与集团运作,企业更灵活自主地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等。例如,我校的“湖南国际经贸职教集团”,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企业充分参与集团办学,积极为我校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基地,出资改善我校的办学环境。在与中德安普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过程中,我校申报立项建设了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专业《会计电算化(成本管控方向)》,并与中德安普公司深度合作开设建设了我国首个成本管控专业,中德安普公司每年出资200万元,设立奖学金,企业专家现场讲座、兼职授课,为学生提供技术性指导,学生实行订单培养,每学期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训。同时,职教集团有效整合了集团自身优势,利用自身的办学理论优势,通过订单培养、员工培训为企业培养技术人才和提供技术服务,二者优势互补,这样既快速提高了职教集团的科研能力,又使得科研成果能在企业中迅速投入使用,转化成企业新产品,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从而实现双赢的目的。我校湖南国际经贸职教集团与邵东皮具有限技术公司和邵阳市人民政府合作,为其设计出了符合市场需求的皮具箱包样式,使公司的皮具箱包款式更具国际范,极大提高了公司的品牌效应和经济效益。湖南省商务厅与我校国际经贸职教集团的援外培训部联合发起并实施了“经贸国际化实用人才”计划,“十二五”期间不断进行国际合作、国际援助和服务外包,培养了大批经贸领域的国际化技术人才,把我校打造成了国家援外经贸技术培训基地和高端经贸国际化实用人才培训基地,不仅促进了我校经贸职教集团的经济效益,也促进了湖南由经贸大省向经贸强省转变。
2.资源共享共建,职教集团的发展活力蓬勃
湖南省职教集团资源共享共建主要体现在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上。实习实训基地大多采用股份合作制,不断加大实训计划投入,提高实训基地承载力,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湖南省职教集团大都有自己的专业教学资源库、自主学习网络平台、专业教学实践中心和专业技术应用中心。各职教集团的理事长单位即牵头单位通过集团化办学专职机构来强化校企联系,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例如,我校的湖南省国际经贸职业教育集团就设有专门的办公室即校企合作办公室,校企合作办公室设有国际交流合作委员会、服务外包合作委员会、国际援助合作委员会,集团以“平等合作、资源共享、互利互惠、谋求共赢”为宗旨,以外贸产业为依托,以项目合作和专业群建设为纽带,以自愿和互利共赢为原则,利用多种资源共享共建平台,进行国际合作、国际援助和服务外包,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校企合作机制,集管理、教学、科研、交流与服务为一体,实现资源的集成和共享共建,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办学和经营的综合效益,提高集团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集团的发展活力更具蓬勃生机。
3.优势互补共赢,职教集团的办学特色精彩纷呈
到目前为止,湖南省共有28家职教集团,各职教集团不同成员间通力合作,通过资源共享共建和优势互补,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集团的自身优势,探索更具特色的集团办学方式,办学特色精彩纷呈。例如,我校(湖南国际经贸职业教育集团的牵头单位),坚持“以国际视野办学,育应用型商务人才”的办学理念,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强校”的发展之路,创建实施“专业+项目+团队”产学研共生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市场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了成本管控、投资理财、皮具设计、高铁乘务等特色专业,逐步形成了以“外贸类专业为龙头,外语类专业为基础,服务外向型经济发展为重点,对外联合办学与培训为拓展”的“四外”办学特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经贸人才,也为湖南省的经贸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湖南职教集团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湖南省职教集团历经近几年的迅猛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但职教集团本身的运行机制也日益凸显出一些不能满足其发展且滞后的问题,究其原因,具体表现如下:
1.职教集团化运行发展不平衡
自成立以来,湖南省的28家职教集团的组建运行大都采用会员理事制,牵头单位的职业院校为理事长,其他成员单位如相关企业、行业协会、职业院校、科研机构、培训机构等则为理事。集团运行虽本着“平等合作、资源共享、互利互惠、谋求共赢”的原则,但牵头单位在集团中居主导地位,联合其他成员单位整合资源,进行合作办学,力求做大做强,突出品牌效应,理所当然成为资源分配和利益分成方面的最大获利者;而其他成员单位由于在集团中则处从属地位,是资源分配、利益分成的劣势方,自知难以提升其整体实力,只是力求维持经营现状,主动积极性不高,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职教集团结构松散、运行机制乏力、制度模糊,从而造成职教集团化运行发展不平衡。
2.政府的重视、支持力度不够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精神,促进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湖南省人民政府颁布并实施了《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湖南省教育厅制定并实施了《湖南省职业教育集团管理办法》和《湖南省示范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基本要求》,并给予职业教育集团税收和财政方面的支持,以鼓励和促进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但在职业教育集团的实际运行中,湖南省政府并没有真正遵循“市场运作、龙头带动、校企结合、城乡联姻”的原则,既重视、支持力度不够,又因对湖南省职教集团的组建和审批把关不严,监管乏力,缺乏科学性,文件制度和政策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大都只是流于形式,或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
例如,不管是政策扶持上还是财政支持上,湖南省政府和省教育厅都向重点本科院校倾斜,湖南职业教育集团一直处于被冷落的边缘。省政府、教育厅的政策支持大多囿于文件,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财政支持也是囿于数字,教育经费难以落地,如湖南省政府预计每年投入职教集团的500万经费至今仍是一张空头支票,省示范职教集团的20万经费拨款至今没有兑现,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职教集团运行发展的积极性,不利于职教集团的有序正常运行发展。
同时,行业组织虽可以及时反馈市场信息,协调企业、市场与职业院校三者之间的关系,规避企业、市场与职业院校的风险。但由于这些行业组织实力不强,职能范围较窄,自我监管不力,致使其指导作用难以落实。如湖南省服务贸易协会由于其自身的先天不足,缺乏足够的魄力,对我校职教集团的指导作用难以落实,形同虚设,职业教育发展也是举步维艰。
3.职教集团权责不明,企业合作积极性不高
职业院校要得到长足发展,必须要强化校企合作,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职业院校为相关区域经济领域的企业、行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技术支撑;企业为职业院校提供实习实训场所、设备及资金支持。但校企合作体系欠规范,权责不明晰。企业处于散漫和被动的状态,企业只看即时利益,为了降低培训成本,往往向社会广泛招聘适合本企业岗位所需的专门化人才;而职业院校培养的技术人才则需要长期大量的投入,从而导致企业合作积极性和意愿很低。
例如,我校的“湖南国际经贸职业教育集团”组建时虽有商会协会9家、外经贸企业95家,但集团内的企业只是处于从属地位,其在集团中的作用被消弱。而企业大都以盈利为目的,注重于眼前利益,虽在我校的人才培养方面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但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周期,并不会在短期内就一定有收益和产出,这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削弱企业的合作主动性与积极性,真正合作并投入资金的寥寥无几,很多只停留在文件与形式上,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或者有始无终,对我校的硬件实施支持与资金投入相当稀少,到了第二年或第三年后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合作,致使集团化运行机制流于形式或难产。
4.集团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矛盾
每到招聘季,往往会出现一种怪圈,企业因难以找到急需的人才闹“人才荒”,而职业院校有大批的毕业学生“毕业即失业”,成了“剩余劳动力”。而造成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矛盾。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往往会以最低的成本去获取利益的最大化,在用人方面就要求技能人才能够且必须适时满足企业的需求;而集团人才培养为了满足企业需求,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需要一个长期而巨大的投入,加之职业院校与企业的联系欠紧密,市场需求的信息反馈欠适时,市场技术变革更新迅速,久而久之,就造成集团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矛盾。例如,我校的“湖南国际经贸职业教育集团”为了满足市场外经贸人才的需求,在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商务英语两个专业投入很大的精力、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成湖南省示范特色专业,商务外语专业建设成精品专业,主要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开设由企业冠名的订单班,学生来校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和就业劳动会同,我校负责专业理论教学,企业主要负责实践教学,期间学生每学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实训,期满合格毕业生到企业就业。这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虽培养了大批相关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但由于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技术变革更替迅速,市场需求瞬息万变,学生所学知识滞后而难以适应将来行业的发展变化,学习期间的技术要求难以满足毕业后的实际性生产,再加之合作企业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往往采取减少对我校人才培养的投入,引进现成的市场人才,稍加培训就可以为企业创造收益,这两个专业的毕业生首当其冲。这在很大一定程度严重影响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致使人才供需矛盾。
三、创新湖南职教集团运行机制的对策
目前,要有序良性发展湖南职业教育集团,发挥湖南职业教育集团的核心示范作用,就亟须破解湖南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的发展瓶颈,创新湖南职业教育集团的运行机制。
1.创新校企合作教育理念
校企合作教育理念制约着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具体来说包含育人理念、市场理念和效益理念这三个方面。《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职业院校应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就要求职教集团应根据教育部的人才培养目标,适应企业的专用型人才需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应创新校企合作的“双主体”育人理念,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市场是风向标。职业教育集团的人才培养目标要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就必须创新市场理念,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和安排课程教学,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效益决定发展。职业教育集团要有序、良性发展,就必须创新效益理念,根据市场发展,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兼顾集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完善集团的人才资源队伍建设,做好人才培养和产品研发。
2.创新统筹协调机制
职教集团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会更多地关注眼前利益,而忽视长期利益,更多地着眼于解决教育资源短缺和毕业生就业问题,校企合作也仅限于资金、实习实训场地及设备、为毕业生安排实习实训机会或解决就业岗位等问题,而企业所需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是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和熟练的操作能力。显然,职教集团所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不仅如此,大多企业为了降低合作成本,往往变相把来企业实习实训的毕业生当做廉价工作机器,以解企业自身用工困难的燃眉之急。职教集团内即使有企业和职业院校的长期合作意愿,但鲜有一个长期的规划,有的甚至是不了了之。因此,职业教育集团应创新统筹协调机制,深化校企合作,在政府、行业组织的指导下,企业与职业院校应建立完善一个信息沟通、目标一致、协调双方利益的机制,以规避风险,制定预期目标和发展规划。
3.加大政府投入扶持力度
湖南省职业教育集团要得到长足发展,必然离不开省政府、省教育厅的大力扶持,具体体现在财政资金投入、法律政策指导和宏观调控引导三个方面。湖南省职业教育集团从2008组建成立至今,只有短短8年的历史,加之大多数企业行业因为资金等外在因素缺乏校企合作办学的积极性,政府的财政资金投入对于尚未完全发展成熟缺乏充足的资金投入渠道的职业教育集团来说尤为重要。省政府财政部门可以通过建立财务运筹中心和构建财务管理监督机制,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大对职教集团的资金投入或项目财政扶持,确保财政扶持的公平合理性,减轻集团的办学压力,以保证集团的正常运行发展。同时,湖南省政府、教育厅可以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文件精神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企业、行业和职业院校之间的合作权责和利益,从法律政策层面规范校企合作,为校企深度合作保驾护航,更好地引导职教集团的运行发展。最后,湖南省政府、教育厅还应从宏观层面调控引导职教集团的运行发展。针对湖南省职教集团日益凸显的运行机制问题,政府可以适当安排相关专业人员参与辅助集团的运行,适当给职业院校自主招生的权力,积极引导协调集团内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之间和利益和矛盾,提高集团的运行工作效率。
总之,湖南省职业教育集团只有创新集团运行机制,创新校企合作教育理念,创新统筹协调机制,加大政府投入扶持力度,才有可能真正促进集团的有效运行,实现校企政三方共赢,迎来湖南省职教集团发展的春天。
参考文献:
[1]于勇.湖南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10.22.
[2]王雪莲.国内职教集团十余年发展概观[J].教育与职业,2008, (02):24.
[3]梁幸平.髙职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再思考[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128.
[4]马庆发.中国职业教育研究新进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46.
基金来源: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省级一般资助课题(课题批准号:XJK013BZY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