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OOC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2016-12-27朱兵艳刘士祥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高职评价教学模式

朱兵艳+刘士祥

摘要:随着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终端设备的广泛应用,人们可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学习。可汗学院、TED、MOOC学院等陆续推出免费的慕课课程,使移动学习资源日益丰富。混合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而MOOC平台的优质学习资源为混合式学习的顺利展开提供了强大支撑。本文借助MOOC平台优质资源,结合传统课堂教学,构建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采用多元评价方式,突出学生成果展示,加强团队合作能力,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MOOC混合式学习英语教学模式构建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十九章提出“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助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能力”。随着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终端设备的广泛应用,人们可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学习。可汗学院、TED、MOOC学院等陆续推出免费的慕课课程,使移动学习资源日益丰富。

课堂上学生玩手机现象屡见不鲜,课后学生更是热衷于用手机上微信、聊QQ、登微博、读微小说、玩游戏等。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人均一部智能手机、喜欢个性化学习、酷爱“微”事物,以及学校软件设施完备(如提供免费WIFI),教师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向学生推送优质慕课、微课视频资源,辅助相应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进行有效地英语学习。

在此背景下,混合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备受学者关注。混合式学习的有效开展离不开资源丰富、课程完善的在线学习平台的支持。近年来,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一种大规模的在线课程,成为教育教学领域讨论的热点。2012年被认为是“国际MOOC元年”,2013年则被称为“中国MOOC元年”,全球性MOOC的建设和研究如火如荼。因此,如何有效地将大学英语课堂与MOOC优质资源有机融合,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是我们英语教学所要研究的课题。

二、MOOC视角下的混合式学习研究综述

1.MOOC的兴起与优势

MOOC(慕课)兴起始于斯坦福大学2011年开设的一门免费网络课程,该课程受到了广泛关注。随后,在斯坦福大学的积极推动下,MOOC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网络开放程”。2012年,MOOC得到迅猛发展,这年也被教育界成为MOOC元年。在这一年里,美国的多所顶尖高校,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陆续设立了一种新型的网络学习平台,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的学习者提供了多种形式的免费网上课程,其中最著名的平台有Coursera, Udacity和Edx。随之,其它国家的MOOC平台也相继推出,如英国的FutureLearn,欧洲的OpenupEd,德国的OpenCourseWorld和Iversity,西班牙的Miriada X,爱尔兰的Alison,澳大利亚的Open2Study(韩锡斌等,2014)。我国的名校也纷纷加盟 MOOC,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加盟 Edx,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加盟 Coursera,还积极推出中国本土的 MOOC,如果壳网、学堂在线、慕课网、网易公开课、MOOC学院等。

近年来,MOOC更是受到了专家学者的关注与研究,得到了长足地发展。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MOOC的优势有:(1)视频短小精悍,适应交互性学习。MOOC视频的设计采用微视频方式,每堂课分割成几个相关主题的短视频,既方便按主题学习,又便于利用零碎时间观看。此外,MOOC课程针对特定知识点给学生讲解后,并进行即时测试反馈,有利于提高学生与学习对象的交互性,便于他们自主掌握学习的进度和效果,学习方式灵活且方便。(2)大量免费的优质资源。绝大数 MOOC都是免费开放,任何人只要注册、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都可加入学习。MOOC 集合了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为积极上进的学习者提供了很多机会,尤其是外语教师可以接触到优质的全球教育资源,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以更好地指导学生。(3)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的评价方式。大多MOOC课程都有特定的上课期间,课程学习较为完整,包括视频学习、课程PPT,每周按时布置作业和测验,并依托网络开展互动交流。MOOC还会有一套较完整的网上作业、反馈、评价和考核体系,以让学习者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与传统的课堂相比,MOOC教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1)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相对较少,教师无法亲自一对一进行指导,及时解决问题;(2)由于缺乏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督促和指导,很多人无法顺利完成MOOC课程。这给我们提示,大学英语不能仅仅靠 MOOC课程学习,而是借力MOOC 优质资源结合传统教学相结合,形成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2.混合式学习

混合式学习是将传统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学习模式。2003年,何克抗教授首次倡导了“混合式学习”的理念,从而国内研究学者开始以“混合式学习”为理论指导展开相关研究。对于混合式学习的概念,教育技术界或学术界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性的概念,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混合式学习进行了诠释。何克抗认为:“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这意味着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使两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的学习效果。”Driscoll认为,混合学习是一种包括面对面、实时E-Learning和自定步调学习的学习方式,将是结合了传统学习和数字化学习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当前大学生的学习模式与以往有所不同,混合式学习理论也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同时也做了相关研究。马国庆指出,混合式合式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以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为切入点,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该新型模式下的教学反响和绩效表现,,通过正面有效的数据及反馈信息说明这种结合模式对高职英语写作教学和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激发,深化高职英语教学改革。胡艺芹以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为切入点,通过教学实验,利用统计数据和问卷调查获得了一手数据,分析在混合式学习模式下,教师有效性参与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积极影响。刘士祥、朱兵艳提出,在M-learning背景下,综合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及APP应用软件,开发与完善基于M-learning 的混合式英语教学模式,有利于大幅提升英语教学效果。

3.MOOC与混合式学习

MOOC所倡导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个性化学习与混合式学习的倡导理念高度一致。MOOC视角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相结合。MOOC把传统课堂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先学后教的模式,把知识的认知放课堂之前,把知识的内化放课堂之中。

以MOOC为主题的教学模式研究也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重点课题。据中国知网以“MOOC”为主题论文共1276篇,以并“MOOC”为主题含“英语”论文共68篇,但“MOOC”含“混合式学习”的论文屈指可数。MOOC研究内容涉及到MOOC的课程组织模式、资源呈现特点、对传统教学的影响等。胡杰辉,伍忠杰(2014)研究结果显示基于 MOOC 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适用于大学英语教学,MOOC 和翻转课堂教学均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二者协同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外语教学深度融合的混合式学习潜能。饶岚、龚双萍提出,大规模在线开放MOOC课程对全球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极大地改变了现有的高等教育模式,探讨了MOOC 给英语教学改革的若干启示,提出了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建议。王琪以天津商务职业学院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做了MOOC模式下高职学生英语特点研究,指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引入 MOOC模式后,学生们的英语学习也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特点和不足,并提出对策。

综上,在移动学习背景下,如何构建MOOC视角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高职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值得深入研究。

三、基于MO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构建

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已被大学生广泛使用和认可。人们可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学习。MOOC课程、微课资源等极其丰富,使移动学习资源势在必行。韩锡斌等提出,MOOC“落地生根”的最佳方式就是针对校园内的学生采取混合式学习模式。

1.基于高职英语学习者特点与需求,设计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2007年9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然而,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整体偏差,且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但可塑性强。另外,高职学生均为90后,几乎人均一部智能手机,爱玩QQ、微信等APP软件,被称为“即时通讯代”。根据大学课程要求、高职学生英语现状与需求,结合教材,设计高职大学英语MOOC混合式教学模式。

整个教学模式分为课前、课堂与课后三个部分。课前获取知识,课堂内重难点解析与新知识点讲解,课外巩固知识和单元主题拓展(见图1)。

课前,教师把与单元主题相关的MOOC视频资源,及教师制作的微课视频上传于班级资源共享平台,供学生观看。学生看完视频后,完成教师安排的作业,遇到有难度的题目,可以反复观看视频或通过学习平台、QQ或微信等方式讨论,或向同学、教师寻求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或学习心得,也可以在学习平台上与其他同学分享交流。

课堂上,教师首先就学生观看视频时存在的疑惑做解答,然后课堂教学仍采用多媒体、课件来呈现教学内容,讲解新的知识点,布置相关的课堂任务,要求个人或小组合作完成,并当堂给予反馈,对学生出错较多的题目有针对性地反复讲解,再通过练习加强巩固,配套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点评。

课后,教师要求学生自主阅读与主题相关的课外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就本单元主题策划和准备情景剧、访谈、角色表演等小组活动。整个流程的目的是让学生课前了解单元主题,提高学习者英语自信心、课堂便于师生互动,增进师生情感交流,课后深化主题,培养团队合精神。

2.创建课堂内外资源共享平台,注重个性化学习,提高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创建课堂内外资源共享平台,有利于师生资源共享、讨论、交流与学习。开学初,教师建立班级QQ、微信等网络交流平台,相互加为好友。师生把各自找好的MOOC优质资源上传于公共平台。我们学院目前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为王守仁版的《实用综合教程》第二版,每册共8个单元,每单元教学课时为6学时,供两周教学使用。以第一单元主题教育(education)为例,教师把本单位的教学目标、内容、重难点以word文档上传于本资源共享平台。上第一、二课时前,教师上传MOOC视频Salman Khan《可汗学院创始人:用视频再造教育》,此视频来源于网易公开课(http://open.163.com/movie/2011/7/C/6/M77ESEJF8_M77ESRDC6.html)有中英文对照字幕,考虑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教师大多选用中英对照视频。通过本视频学生了解什么是MOOC以及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育革命,为适应混合式教学模式做好铺垫,在观看过程中,学生遇到有难懂的句子,可以反复观看、查询。同时,教师还上传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微课视频(教师自己制作),教师录制的视频有针对性地讲解本单元主要单词的构词法、同义词的区别和用法、词的搭配及在不同的语境的使用,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并完成教师布置作业,碰到难点可以通过学习平台讨论,或向同学、教师寻求帮助。上第三、四课时,教师上传同样来自网易公开课的MOOC视频Kakenya Ntaiya《一个要求学校教育的女孩》和教师制作的微课视频关于本单元难句的处理。通过观看Kakenya Ntaiya的演讲视频,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他们会意识到相比肯尼亚的马赛人自己是多么的幸运,会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上第五六课时,上传MOOC视频Ken Robinson的《如何逃出教育死亡谷》此视频让学生在享受英语学习的同时,认识到什么是个性化学习、评价的重要性及对学生个人的影响,同时上传教师微课视频关于连读、重读的语法知识讲解。通过资源共享平台,教师可查看学生观看视频的频次、评论、交流与讨论的内容,整个过程注重学生个性化学习,加强过程监控,提高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3.强化小组合作学习,采用多元评价方式,突出学生成果展示。

小组合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课堂组织形式。开学初,教师按照班级人数分组,每组约5~6人,并挑选组长。组长负责组织组员搜集优质资源、上传共享平台;组织组员准备、策划单元主题活动等。因此,课堂内外诸多活动仍需小组共同完成。个人、小组活动相应的评价采用多元评价方式,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由两部分组成:通过学生观看视频频次、布置作业的完成情况、单元测试的成绩及在共享平台讨论组中的表现,实现对学生的在线学习评价。通过课堂上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堂个人表现及小组合作情况,实现对学生下线学习的评价。终结性评价通过线上测试及线下期末考试来实现。仍以第一单元的教育(education)为例,课前学生在共享平台上观看视频的次数、评论、交流次数、作业完成情况以量化的形式统计于平时成绩。课堂上学生考勤、课堂发言、小组策划、小组作品展示效果也将以量化的形式统计于平时成绩。小组作品或成果展示评价,结合学生自评、组内互评、组际互评、教师点评等评价方式。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语言表达、小组参与度、质量完成等几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价,以更好地使了解自己。组内互评、组际互评可以使同学之间进行有效沟通,起到督促自己和同学学习的作用,同时增强小组的学习凝聚力。

四、结束语

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手机等移动终端日益普及的背景下,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优质的MOOC教育资源、微课视频资源等,结合传统课授课方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环境下网络资源和传统课堂的优势,使 MOOC优质教育资源与传统面授课堂互补,更好地发挥MOOC 的潜能,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师讲授为主的不足。本文设计与构建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日后将被积极应用于英语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希望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4,(03):1-6.

[2]Driscoll M.Blended Learning:Lets Get Beyond the Hype[J]. E-learning,2002,(01):61-68.

[3]马国庆.基于微课的高职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15,(11):66-70.

[4]胡艺芹.混合式学习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J].广西师范民族学院学报,2016,(01):138-140.

[5]刘士祥,朱兵艳.M-learning 视域下APP软件在混合式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93-97.

[6]胡杰辉,伍忠杰.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界,2014,(160):40-45.

[7]饶岚,龚双萍.MOOC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04):13-16.

[8]王琪.MOOC模式下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特点研究——以天津商务职业学院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5,(09):9-10.

[9]韩锡斌,葛文双.MOOC平台与典型网络教学平台的比较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01):61-68.

基金项目:

1.2016年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教育规划度一般课题“高职英语微课设计、制作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QJY13516060),主持人:朱兵艳。

2.2015年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规划度一般课题“《M-learning背景下的混合式英语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QJY1251557)。

3.2016年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移动学习背景下高职《大学英语》微课程建设与应用”(编号:Hr201604)。

猜你喜欢

高职评价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