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大学生民族认同量表编制
2016-12-27游贝贝
游贝贝
摘要:研究的目的是发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认同的本土化研究工具,编制并检验黔南民族认同量表。以279名黔南地区的高校大学生为被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黔南民族认同量表包含6个项目,分别为民族认知、民族情感、民族联结、民族形象、民族依恋、民族身份,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55,分半信度为0.825,验证性因素分析表面量表的结构模型拟合良好,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以作为一种评估工具使用。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族认同信度效度
一、前言
在多民族国家中,各个民族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是国家统一稳定的基础,许多国家十分重视在文化交往和文化交融中,少数民族和亚文化群体的心理适应与认同问题。另外,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平衡和整合也影响着多民族国家的社会和政治秩序,关键是如何在维持原有民族认同的基础上实现国家认同。虽然血缘关系和外部差异对民族认同具很大作用,但共同命运和利益冲突等同样对内—外群体分化有重大影响。利益关系会由于社会关系的变迁重组,而这往往导致民族认同变迁,因此研究民族认同变迁的对象主要集中于移民社会或社会政治经济急剧变迁中的社会。
民族认同的定义尚未统一,一些学者强调对本民族的归属感或共享的价值和态度,另一些学者强调成员对民族文化的接纳。Carla认为,民族认同是指个体对本民族的信念、态度以及对其民族身份的承认,并且这种群体水平上的认同包含群体认识、群体态度、群体行为和群体归属感四种要素。其中态度是最关键的,表现为积极地民族认同和消极的民族认同。Phinney以发展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为基础编制了MEIM(Multigroup Ethnic Identity Measure),提出了民族认同的四个维度:民族自我认同、民族认同的实现,民族行为和归属感。Umana-Taylor等针对MEIM中存在的实际使用和理论基础之前存在矛盾开发了ELS(Ethnic Identity Scale),该量表包含三个成分:探求、认定和情感。探求指个人探寻民族认同的程度,认定即个人明确民族认同对其意义的程度,情感指和其认同决心相联系的积极或消极情感。万明钢等人以Jackson的黑人认同四阶段模型为理论基础,从民族自我认同、民族归属感、民族态度和民族行为卷入四方面切入,编制了藏族大学生民族认同调查问卷,该量表包含三个维度:主流文化认同、消极的民族认同和积极的民族认同。我国学者秦向荣等人编制了基于认知、评价、情感和行为四个方面的问卷,并将民族认同定义为该民族成员对其民族身份的知悉和接纳的态度。董彦彦等人以兰州高校大学生为被试的研究表明,民族认同包含三个因素:确认、肯定和探索。
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受到全球化的影响,社会处于快速发展和转型时期,且由于交通愈加便捷,人口流动日益频繁,东西方及国内民族文化融合增强,少数民族面临着民族文化重组和认同的问题。我国少数民族众多,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总人口为1044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41%。各民族的居住格局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各民族的语言、宗教信仰等方面有很大不同,但因为近年来民族之间的人口流动主要表现为大量少数民族成员进入主流群体社会中,出现了少数民族“汉化”的现象,这对于我国少数民族群体的民族认同的影响究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不得而知,需要我们进行大量的本土化的实证研究来探索。民族认同既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和长远发展,也关系到个体的心理健康以及个体在异文化背景中的文化适应和人际关系。我国首次接触跨文化心理学研究始于1983年发表于第3期《心理学报》上的《跨文化心理学前景》和《跨文化心理学中的知觉和认知》两篇文章,介绍了国际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和主要研究取向,随后我国心理学家主张心理学本土化,开始了系统的少数民族心理研究。但少数民族心理研究在我国心理学研究中十分薄弱,万明钢等对2000~2005年间发表在心理学专业期刊、大学学报和民族学类期刊的少数民族心理研究论文、研究报告进行计量分析表明,少数民族心理研究论文总量不到6年发文总量的1%,且研究方法单一,创新性不足,模仿国外研究和运用国外量表的研究较多,没有稳定的研究人员群体。因此,急需在我国进行相关的本土化的研究,本研究将将编制适用于黔南民族区域的民族认同量表,并试图探索当地学生民族认同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为我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增砖添瓦。
二、研究过程
参考董彦彦等大学生民族认同量表,Phinney的多民族文化认同量表(Phinney,1992),Valk和Karu的民族认同量表,万明钢和王亚鹏等的藏族大学生民族与文化认同调查问卷,王亚鹏藏族大学生民族认同调查问卷,史慧颖民族认同问卷,Klink等的东德民族认同调查,秦向荣青少年民族认同问卷,喇维新的回族大学生民族认同问卷以及有关文献的论述,筛选出预试问卷的题项,并由专家对每个项目用语进行调整使其更适用于本次研究选用的被试。预试问卷包括56个题项,采用5点Likert量表法(1=很不符合。2=不太符合,3=不确定,4=比较符台,5=很符合),在施测中让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评定与各题项的符合程度,为了避免施测时被试心理定势的影响,问卷中设置了19道反向记分题,在统计计分时作相应分数转换。
1.通过项目分析筛选题项
预测共有279个样本,该过程首先通过临界比率的显著性来筛选题项,临界比率指按照被试的问卷总分按照27%的比例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而后对每个题项得分在两组上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若某题项的临界比率值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则说明该题缺乏鉴别力,不予采纳。而后通过题项与总分相关系数的大小再次筛选,若相关系数小于0.2,也应予以删除。经独立样本t检验,删除4、5、6、11、25、29、31、34、36、40题,其他题项均有较好区分度。与总分相关小于0.2且相关不显著的题项有17、21、26、27、39、55,其余各题项与总分的相关都在0.2以上,且在0.001上显著。
2.因素确定与命名
对剩余题项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在进行因素分析前,先进行Kaiser-Meyer-Olkin(KMO)检验和因素模型的适合性检验(即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表明,KMO=0.840,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2141.580,显著性水平为0.000,极其显著,说明可以对数据进行因素分析。对本问卷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素分析,求得初始因素负荷矩阵,然后使用最大方差法求得旋转因素负荷矩阵,删除因素负荷小于0.30的题项以及包含题项数少于3个的因子后再进行因素分析,最后参照因素的特征值大于1.碎石图拐点确定因素数目。结果见表1。6个因子可解释全部变异量的40.923%,本研究因素命名主要参照题项因素的负荷值命名,即根据负荷值较高的题项所隐含的意义命名,将六个因子依次命名为民族认知、民族情感、民族联结、民族形象、民族依恋、民族身份。
3.信度、效度分析
内部一致性信度α=0.855,分半信度=0.825,信度较好。内容效度:该卷是基于文献综述、开放式调查,专家访问和个案访谈等多种研究的结果。经过专家评定以及多人对问卷题目通俗性、明确性进行检验,因而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根据测量理论,各分问卷之间的相关小于其与总问卷之间的相关也可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构念效度(藏忠恒,1987)。从表2可以看出,各因素与总问卷之间的相关高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说明各因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也具有一定的归属性,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4.验证性因素分析
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Maximum Likelihood)对模型进行拟合估计,本问卷的主要拟合指标为χ2/df=1.57,P=0.00<0.05, RMSEA = 0.045,CFI=0.893。对于模型的拟合,一般认为RMSEA不应该大于0.1,最好小于0.08;χ2/df应该在5以内,CFI接近0.9,本研究的结果在可接受范围内,表明该模型对数据的拟合较好。
三、结论
本量表的编制参照多个研究量表,探索出民族认同的六个维度:民族认知、民族情感、民族联结、民族形象、民族依恋、民族身份,比以往的民族认同的区分更加细化。对问卷分析得出的六个维度及总问卷的信度进行分析,克朗巴赫系数α在0.74~0.88之间,说明其具有良好的信度。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问卷具有很好的结构效度,并且六个维度之间相关良好,表明其测量的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方面。本研究编制的少数民族认同问卷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可以作为一种评估工具使用。
四、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主要以黔南高校大学生为被试进行问卷的编制和修订,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内容效度等均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但并没有对问卷进行重测信度检验,还需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验证。在以往的研究中,民族认同还涉及到宗教认同,在对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的研究中发现,藏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研究中发现,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虽然有情感因素的作用,但也有理性思考。西部地区独特的严酷地理环境、家庭环境和文化环境是藏、回、蒙古等族宗教认同的基础和重要背景,对大多数人而言,宗教认同是一种社会定位,主要起到社会组织和民族心理的归属作用。高承海等人对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宗教认同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表明,宗教认同和自尊、抑郁-幸福感之间显著正相关,其对心理健康有重要的意义,万明钢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少数民族的宗教认同在自我民族认同和对主流群体的态度之间起中介作用。后续研究将涉及黔南少数民族的宗教认同。
本研究采用量表测验法,虽能够大量快速地取样,进行量化研究,但考虑到民族认同有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之分,被试可能会做出不真实的回答,从而降低研究的有效性。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将结合定性和定量方法,先进行访谈调查,再结合严格的实验设计,兼顾被试的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提高研究结果的推广效度。另外,本研究的被试的年龄虽横跨9年(1990年到1998年),但被试的出生年份主要集中在1994、1995、1996年,并未体现出民族认同随年龄的变化,后续的研究将采用纵向调查,以更好地掌握在青少年民族认同的发展过程,以及民族认同与心理健康状况如何相互影响。考虑到个体认同会受到所处情境的影响,后续的研究需要将对情境的理解融合到民族认同研究中。
万明钢等人指出,国内的实证研究大多关注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很少研究主流群体的民族认同问题,而自我或同一性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互动双方的内群态度和外群态度必然会影响着他们的群体认同,因此进行民族认同研究时,不仅要研究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同时也要关注主流群体的民族认同,尤其是他们对少数民族的态度,这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民族认同的互动过程以及促进民族关系。后续研究我们还将考量黔南汉族对少数民族的认同。
民族认同感是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这过程中他们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社会规范和社会道德,也会对比不同民族和阶层的政
治经济地位,从而调整自己对外部事物的态度和行为。作为民族群体的一员,若群体能满足个体需求,个体也能在群体中实现自身价值,那么个体就会主动认同群体,反之亦然。所以,要增强个体的民族认同感,不仅整个社会大环境要做出努力,各个民族群体也要尽力关注到个体的需求,让个体能够在本民族群体中达到自我实现,那么民族认同感自然会得到加强。
参考文献:
[1]董彦彦,高承海,党宝宝,安洁,万明钢.大学生民族认同量表的编制.当代教育与文化,2014,(05):36-41
[2]高承海,王丽君,万明钢.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宗教认同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民族教育研究,2012,(108):36-42.
[3]路宪民.美国的民族认同模式及其启示.西北师大学报,2014,(02):86-90.
[4]万明钢,高承海,安洁.西方关于青少年族群认同研究的现状和进展.民族教育研究,2010,(06):30-34.
[5]张艳红,佐斌.民族认同的概念、测量及研究述评.心理科学,2012,(02):467-471.
[6]Carla J,Reginald J.Racial identity,African self-consciousness, and career decision making in African American college women.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1998,(01):28-36.
[7]Klink,A.,Mummendey,A.,Mielke,R.& Blanz,M.A Multicomponent Approach to Group Identification:Results from a field study in East Germany. Froschungsberichte des Lehrstuhls Sozialpsychologie(Nr. 10,Dezember 1997),Jena:Friedrich-Schiller-University.
[8]Phinney J S. The Multigroup Ethnic Identity Measure:A New Scale for Use with Diverse Groups.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1992,(07):156-176.
[9]Umana-Taylor,Adriana J.,Bamaca,Mayra Y.Conducting Focus Groups with Latino Populations:Lessons from the Field. Innovative Strategies & Techniques. Family Relations,2004,(03):261-272.
[10]Valk,A .& Karu,K:Ethnic attitudes in relation to ethnic pride and ethnic differentiatio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1,(05):583-602.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贵州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建模分析及干预路径探究——以黔南地区为例”(项目编号:2016qn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