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2016-12-27郭秀英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题目解题教学方法

郭秀英

摘要:对于大多数高中同学来说,数学是一门既有难度又不得不面对的课程,必修课程的设置又突出显示了其在高中教学乃至学生能力发展中的重要性。同学们往往因为解题难度大、准确性要求高、方法性强等原因而遭受打击,教师则经常因为课堂教学效果差、学生成绩不理想等原因而感到困难重重。事实上,数学的教与学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的传授来实现效率和效果提升的双重效果的。当然,方法的获得是建立在长期的研究与解题实践过程之上的,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要重视数学教学的量与质的关系,不因追求效果而搞题海战术,不因效率的渴望而盲目的钻研方法,要明确方法与题目的关系,做好搭配,举一反三,在提升效果的前提下提高效率。以人教版的教材为例,对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应用进行探讨,以促进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自我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方法人教版解题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中对数学教学的目的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述,数学教学注重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将代数、几何等基础知识以及概率统计、微积分等初级知识进行有序的讲授,逐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空间思维的能力,提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人才的数学知识和理论应用能力,为高素质的数学型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基本概念的准确把握是进行知识扩充和能力提升的关键,学生只有牢牢把握知识的概念后,才能够对知识、能力的拓展打下基础。

一、高中数学教学的特点

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数学的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并且这些规律往往是伴随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被发现的,与其他必修课程以及相关的学科相比,高中数学教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能力要求高

与语文、英语等语言类课程相比,数学教学并不是掌握方法就“手到擒来”的;换句话来说,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方法的掌握并不等于就能够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并且学生对于某种题型的解题方法有了把握并不能够对该类题型进行完全的解答。一道题目的考察往往是知识、能力的结合体,一道将函数与空间几何图形结合起来的题目仅仅靠解答函数或者几何图形的方法是完全解答不出来的,除了这两方面对知识以外可能还需要联想、对比、假设等方法的应用。有时候学生需要根据已经提供的信息进行逆向思维,自己提出问题并进行分析、解答。

2.学生思考量大

在各种考试或者测试中我们可以发现语文、英语、地理、历史等科目的考试中有些内容是可以在材料或者教材中找到对应的答案,经过照抄、照搬就可以达到解答的目的,但是数学教学并不是这样,对于公式、定理等知识的牢记并不能够完全达到解题的目的,需要将这些内容与具体的材料、数字进行结合,对学生理解和灵活运用的要求高,每道题目背后都需要学生进行认真的思考。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时,虽然能够把这些公式牢牢的记住,但是却并不一定能够真正地套用到题目中进行准确的解答。

3.准确度要求高

差以豪厘,谬以千里这句话完全符合数学解题的实际情况,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对数字的精确度和符号的正确度都是格外注意的,一个简单的数字或者符合错误都会导致最终答案的错误,这也与我国数学相关领域的研究例如航天、工程等的要求密切相关,因此,对于学生思考和解答的准确度和逻辑的严密性有很高的要求。

二、教学方法对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与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相比,高中数学起着承接的作用;而与高等教育中的数学相比,高中数学又起着铺垫的作用。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学方法是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内容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在传授学生相关知识的同时将学科的思维和方法教会学生,使其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并能够将知识真正地运用到实际中去。对于高中数学来说,学生不再仅仅是对于知识的掌握,更多地是对数字、图像背后深层次内容的领悟,例如通过一个空间图形能够对其点、线、面的关系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和理解,能够判断其相对的位置、大小关系。庞杂的知识和大量的数字告诉我们如果没有良好的、体系化的数学方法作为支撑,快速、准确地解答一道数学题目是很困难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方法的教学要比知识的教学更重要。

2.教学方法是学生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能够在实际的生活中培养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例如通过两点之间直线的距离最短来确定交通路线方案等等,虽然这些问题是基本的,但是能够通过简单的知识和案例讲解来提升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开展实际的测量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数学知识与实际工程需要相结合的能力。

3.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高中数学课堂所讲授的内容主要以知识和方法为主,教师往往通过安排学生提前预习的方法来对教材知识进行了解,然后借助课堂的教学和练习来强化对于知识的理解,最后再借助题型或者题目的拓展来发散学生的思维。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任何环节都离不开教学方法。并且,题目中的数字是可以随便调整的,但是题目背后所蕴藏的方法却是相对稳定的,这是我们数学课程中经常提到的“万变不离其宗”。

三、数学教学方法的课堂应用

1.换位思考

新课改的推进使得课堂教学由原来的以教师讲授和学生聆听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生可以以“教师”的身份来对某一知识点或者方法加以讲解,这一方面强化了学生对于知识和方法的掌握,因为其在讲授之前肯定是对相关的内容进行了多次的演绎和假设,并不断完善。这个过程要比解答一道题或者牢记一个公式要有价值得多,学生通过备课对知识点进行了巩固、提升和发散,甚至能够发现新的规律和方法,调动了学生研究数学的积极性。

2.信息化教学的方法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学活动开展所赖以的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可以通过视频、音频、图像等方式将相关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动态化的演绎,提升学生的空间动态想象能力。同时对于一些学者课程的学习来启发学生对于知识和方法的学习和思考,摆脱传统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的缺点。

3.系统化的教学方法

数学学习的事实告诉我们搞题海战术是难以取得很好的数学成绩的,最理想的学习方法是通过对于一道题目的分析和解答能够对整个相关类型的题目的学习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和理解,例如提到正弦定理时,学生是否会马上想到余弦定理、反三角函数定理等等,提到圆的函数方程后,是否能够对椭圆的函数方程有个准确的把握。而这些是可以通过对比学习的方法来进行系统化的整理的。除了知识点以外,教学课程设计的系统化所考验的是教师的教学能力高低,高水平的教师能够将预习、教学、拓展、复习、巩固、提升等多个环节的内容合理排序,进行系统化、多元化的教学,同时除了知识和方法讲授以外,更多地能够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举例对比,强化学生对于数学方法的理解。

四、结语

高中数学教学是高中生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获取的重要途径。随着课程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教学的效果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是,一些教师和学生由于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不合理,对知识与方法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全面,导致出现一些错误,没有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主体要对方法的重要性有一个准确的理解,能够在具体的解答过程中深入思考具体数字或者图形背后所蕴藏的变量之间的关系,综合运用,提升自己的解题技巧,同时能够对多种方法的尝试来形成一种自己的解题风格,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刘东红.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题目解题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以数列解题为例
“化二为一”法在初中解题中的应用
巧用比妙解题
解题勿忘我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