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学在作文构思中的运用
2016-12-27刁永能
刁永能
作文训练中,特别是写人叙事写景类的记叙文和散文,应该能学习中国园艺学,同时把园艺学运用到构思上。这样,会让作文有美感有深度。
中国园林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回环艺术,它不是一条直线,就如文章的要求,文似看山不喜平,作文也要把直线的东西弄成回环,在文中增加些场景描写,就像园林中的亭台楼阁,设计在各个节点处。在增加场景描写时,就要像园林设计中点景的要求。点景要与自然风景融会结合,园林建筑常成为园林景观的构图中心主体,或易于近观的局部小景或成为主景,控制全园布局,园林建筑在园林景观构图中常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园林建筑布局上要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建筑规划选址除考虑功能要求外,要善于利用地形,结合自然环境,与自然融为一体。同样,作文场景描写也要能有这样的意识。
首先谈谈园艺方面的知识。园林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点线面的结合达到适用、经济、美观。园林设计空间组合和布局是重要内容,园林常以一系列的空间的变化巧妙安排给人以艺术享受,以建筑构成的各种形式的庭院及游廊、花墙、圆洞门等恰是组织空间、划分空间的最好手段。而点是个景观节点,面是铺装及绿地,线是路网穿插的脉络。
而在写作上点就是叙事类文章写作时的细节,这些细节就像园林中的亭台楼阁,引人注目,让人休憩其间,而作文中的细节也有这样的作用。只有细节才能串联故事情节,使得面上有绿地,线上不孤独。就像《邻居家的那条狗》,写的是邻居家的狗老是在晚上狂叫,使“我”不得入睡,于是,“我”想用气枪射瞎它的眼睛,叫它尝尝“我”的厉害。作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细节:我举起枪,瞄准。月光下的两只眼睛,似乎有什么亮晶晶的东西在闪动,莫不是眼泪吧?想到这,我心里一震。那分明是乞求的眼神和滚热的眼泪,我看清了。月光似乎更亮了,举枪的手,禁不住颤了起来。我无力地垂下手。文章中,正因为有“我”瞄准的细节,才是故事的关键之处,没有这个细节,就不会有善恶的选择,在宽容和报复间选择就会突兀。
另外,细节还能刻画人物形象,使得亭台上装饰的饰品,让人记忆深刻。正如巴乌斯托夫斯基说:细节,只有当它有代表性的时候,只有它能够像光线一样,立刻从黑暗中照出一个人或者一种现象的时候,它才有生存的权利,才是必需的。园林设计中的点不是可有可无,而是能游客见了驻足,产生想象,从而理解其中的内涵。鲁迅《阿Q正传》中,在阿Q即将被押赴刑场的时候,要在判决书上画押,这时的阿Q,一面是“使尽平生的力气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而另一面却是“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而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这细节就把阿Q的麻木、精神胜利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同时,细节能够营造文章结构。《轻轻掩门的一声的一声轻响》就是围绕关门这一细节,把文章结构营造出来了,以父亲关门开头,由“我”的关门结束,做到首尾圆合各种想象就在关门中得以充实,文章也就显得圆润而不旁溢。
上面说的园林中的点,也就是文章中细节的作用。而园林中的面就是文章中铺垫,环境,场景。这就像人物活动,你得给他一个环境,什么环境就好做什么事。就如:“午后的天灰蒙蒙的,没有风。乌云压得很低,似乎就要下雨。”这样的情况下就能塑造出各种人物形象。“来到了会场,啊!会场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我们好不容易从人群里挤了进去。我看到有玩游戏的,打气枪的,投飞镖的,卖棉花糖的等等,会场上到处是叫卖声,说话声,讨价还价声,只看得我眼花缭乱。”这样的场景就能让人物有展示的空间。
园林中的线就是文章的构思,要有路网穿插,同样,叙事类文章不能一条直线,就像园林中把最短的距离尽可能的拉长,回环往复,让人不断向前。如《风雨中的菊花》就是一个一波三折的故事,小乞丐在多尔先生的种种臆测中完成了他的“使命”——用千辛万苦乞讨得来的钱买一束万寿菊祭奠自己的母亲。小说中环境描写贯穿始终,开篇就是沉闷的天气,阴云密布,使全文笼罩在一层压抑晦暗的氛围中。肮脏不堪的小乞丐就在这样的气氛中出场了,先是被贵妇人厉声斥责,然后又接受了多尔先生无奈的施舍。这时候天气变得更加闷热,鸣蝉也开始聒噪,压抑中透着烦躁,似乎暗示着多尔先生并没有因为乐善好施而快乐起来。然后引出了下面逛花店偶遇小乞丐买花这一情节。风雨交加的一幕发生在小说的高潮部分,怒放的菊花点亮了画面,震撼了所有人的心灵,读者在泪眼婆娑中对“风雨中的菊花”肃然起敬。
诸如此类,写好文章,从哪个方面想到,就努力就揣摩,就能够找到好的方法,从而写出好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老一套,知识之间是相通的,要能找出相通之处,指导我们的写作,就能有不一样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沭阳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