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创新
2016-12-27许培雷
许培雷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成了一把“双刃剑”,它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但也对学生的思想方面产生了影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勇于迎接挑战,及时转变观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科学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信息技术;思想政治教育;挑战;创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6)12-0047-02
21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对于中学生也不例外。由于中学生对于网络不良信息的“免疫功能”不够强,互联网成了一把“双刃剑”,它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为学生的政治学习带来了帮助,但也对中学生的学习方式、道德观念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面对严峻的挑战,要求培养出顺应时代发展的、具有良好思想道德修养的人才。作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开创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呢?
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
1. 网络“垃圾”腐蚀中学生的道德灵魂,阻碍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网络好比一个“万花筒”,存在着海量的信息,有健康的、科学的信息,但难免也充斥着不健康、伪科学的信息。如一些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到处传播他们的价值观、意识形态等,由于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三观”尚未完全建立,道德观念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蚀,容易滋生拜金主义等错误的人生观,削弱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1]另外,中学生涉世未深,对网络不良信息的防范能力弱,辨别能力差,过滤功能低下,加上难以抵制的好奇心,很容易上当受骗,甚至使得中学生受到心灵和身体的创伤。如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传播色情信息或进行网络诈骗等,网上的各种案例并不罕见。
2. 封闭、灌输、等级、单向式的传统教学模式面临挑战
网络开启了一个多元化、信息化的时代,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放开眼界,解放相对封闭的思想观念,让思路走向世界。鲁洁在《德育新论》中提出:世界近百年的德育理论和实践比较反对传统的道德灌输。[2]他们认为:灌输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没有机会对这些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也没有机会把这些观念与其他的观点进行比较。所以人们普遍不认可灌输的教学方式。[3]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中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直接的灌输教育显然不太奏效。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我们应该“化灌输为引导”,对中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网络舞台,人人平等。网络为现代民主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中学生的知识信息量显著增大,教师的主导地位和权威饱受挑战。在此背景下,教师以“朋友”的新面孔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提供服务,体现了互联网时代下教育的平等性。在网络开放的环境中,教师经验丰富和权威的地位正在弱化,传统的单向传授经验式的教育早已不能满足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需要。双向式的“传导教育”意味着削弱了赫尔巴特“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传统教育观,它意味着师生之间可以相互分享理念,可以实现平等对话。[4]
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1. 还原网络一片清新的“树林”,为中学生营造“绿色”网络环境
互联网的普及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但是我们可以净化网络环境,还给中学生一片空气清新的“网络树林”,让中学生可以在“网络树林”中尽情地畅游呼吸。如我们可以在校园网上设立学校“环保”网页——“绿色氧吧”,作为学校宣传校园文化、教育学生的重要思想道德窗口。在我们的“绿色氧吧”网页中,我们可以设置“微传播”“校园风采”“心灵港湾”“智慧树”“教师电子邮箱”等栏目。所谓“微传播”,就是依靠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为媒介进行信息传播的一种方式。“微传播”以内容短小精悍、形式鲜活便捷而受到大家的青睐。[5]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校园网页中的“微传播”栏目,向同学们播放“微视频”“微电影”等,引导同学们有效鉴别和过滤网络不良信息,提高自身对于网络灰色信息的“免疫力”。借助于网络“微传播”的功能,开展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更具体、更实效,为学生树立了网络垃圾信息的“绿色保护膜”。通过“校园风采”栏目,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学校的校园文化,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心灵港湾”栏目,可以让学生们在课业繁重时,通过与同学互动,与老师互动,给自己的心灵打造一片“栖息地”。通过“智慧树”栏目,可以让同学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电子邮箱具有匿名的特点,极大地拉近了学生跟教师的心理距离,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箱这一渠道毫无顾虑地向老师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问题对症下药,做学生的“心灵导师”。“绿色氧吧”的建立,不仅净化了网络环境,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建设意义重大。
2. 多媒体技术让中学思想政治课如虎添翼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倾向于把学生当作一个知识的“储存器”,教师站在三尺讲台,面对的是待装的“容器”。[6]我们身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种网络化的浪潮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由封闭的观念朝着开放的思想转变;打破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开启“引导教育”的新征程;摒弃师道尊严的等级观念,借助于网络平台,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从老师一个人站在台上唱“独角戏”向大家一起上台“表演”进行转变,实现“杜威式”的民主教学。当然,传统教学手段虽然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启发性,但是传统教学也有自身的特色,如黑板板书教学。由于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文字性较强,所以好的板书一下子能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板书虽然比较浪费时间,但是教师板书的过程却给学生提供了思考、消化、整合、吸收的余地,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知识,而多媒体课件展示知识框架,虽然能节省时间,但是难以企及黑板板书之妙用。[7]多媒体技术进课堂,我们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给学生们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的艺术色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影响价格的因素》这一课时,思想政治课教师就可以在课堂的导入部分给同学们播放《大宅门》中七爷放口风说要购买1000斤黄连的视频,并巧妙设置问题“七爷为什么要放口风说还需1000斤黄连”,引导学生主动地思考,自我探索,从而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再比如,在引导学生探究“造成挫折”的因素时,思想政治课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汶川大地震”的视频或电影《中国合伙人》的片段,通过生活或影片中的案例来给学生展示造成挫折的诸多因素,让学生寓思考于影片中,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有限的课堂内将大量的信息传播给学生,提高教学效率。
媒体技术辅助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手段不可企及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借鉴传统教学的可取之处,不妨将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相互取长补短,让多媒体技术为思想政治教学注入新的“血液”,成为思想政治教学的新载体,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增强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赵静.互联网时代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考[J].学术探讨,2016(12).
[3]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461,464.
[6]阎明宇.论网络环境下德育观念的转变[J].攀登,2006(6).
王明芳.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与创新——以宁波市北仑区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5(19).
尹继才.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学术园地,2008(6).
(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