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景体验式秋千摆模型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6-12-27唐昌国吴柳燕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年19期
关键词:物理实验

唐昌国++吴柳燕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9.147

摘 要 秋千摆模型是物理教学中常见的模型,荡秋千以及使秋千越荡越高的过程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情景体验式秋千摆通过小机器人模拟真人荡秋千的过程,在物理课堂上,既可以作为新知识的导入,又可以作为学习完相关知识后的巩固。由此可见,情景体验式秋千摆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广泛,是研究机械振动、能量守恒等物理知识的平台。

关键词 秋千摆;实验;物理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9-0147-02

秋千摆模型是物理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模型。荡秋千是一种自激振荡现象,荡秋千以及使秋千越荡越高的过程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1 实验原理

荡秋千以及使秋千越荡越高的过程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有阻尼振动、共振、力矩做功、功能原理等。

阻尼振动 简谐振动是一种理想化的振动。秋千摆摆动的过程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摩擦和其他阻力,即受到阻尼振动的作用,它克服阻尼的作用做功,机械能逐渐减小,从而振动的振幅也逐渐减小。这是秋千摆不受外力驱动下会渐渐停下来的原因。

共振 外力要对秋千摆做功,最重要的条件是外力推引要和秋千摆动的节奏相合。由于秋千的摆动和外力的推引都有一个节奏,只有将两个节奏结合在一起,产生共振,秋千才会越来越高。

力矩做功 秋千摆是一个力学系统,受到向下的外力和悬挂点的约束力两个外力的作用,其方向总是沿着秋千绳和秋千摆的运动方向垂直。所以只有重力在做“推引”,荡秋千时人的轴线是沿着秋千绳的,这样作用于重心的重力在秋千上升时,对悬挂点的力矩就比下降时的小,所以一上一下力矩所做的总功为正。由于秋千摆每一来回都有能量输入,这使得秋千摆越荡越高。

功能原理 质点系机械能的增量等于外力所做的功与非保守内力的功的代数和。荡秋千时外力虽然不做功,但机器人体型变化时非保守内力做功。只要一次摆动中非保守内力做正功,系统的机械能必定增加。当机器人在最低点立起来时,机器人做正功W1,而在最高点又做负功W2。

定性地讨论W1+W2之和即A—C过程中(如图1所示)机器人对系统做功之和,由于在最低点时具有向心加速度,故机器人立起来所需的力大于机器人所受的重力,因此有W1>mgΔL,而W2=-mgΔLcosθ′。由于cosθ′<1,故W1+W2>0。所以,由于内力做工系统获得能量,从而提高系统的机械能,机械能使秋千荡得越来越高。

结合图1秋千激荡原理图进行详细分析。A是秋千摆系统开始摆动时系统质心所处的位置,在A点时速度为零,摆角为θ;B点为秋千往下摆过θ角时到达的点,此时机器人站起来,系统质心升高,升高的距离为ΔL;到达B′然后继续向上摆,摆过θ′角到达最高点C′后,机器人弯腰(往前摆或往后摆)下来,质心降低。如此循环往复,则系统的质心将不断升高,原因如下。

2 实验设计图及实物图(图2、图3)

3 演示实验的操作步骤

体验者装好遥控设备,在情景体验式秋千摆附近进行体验。开始时,秋千摆和机器人均处于平衡位置,保持静止不动,然后通过体验者的起立或蹲下来同步操控机器人的起立或弯腰(往前摆或往后摆)的动作,最终使得整个秋千摆摆动起来,并且使其摆动的振幅越来越大。

4 物理教学中的使用

情景体验式秋千摆通过小机器人模拟真人荡秋千的过程,把真人荡秋千的过程搬到物理课堂,经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对荡秋千过程蕴含的物理知识产生认知需要,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其丰富的物理知识。具体来说,该装置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应用。

新知识的导入 在学习功能关系、动能和势能转换的知识或者单摆的内容的时候,可以使用该装置进行教具演示导入,从而引起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产生对新知识的认知需要,进而形成对将要学习新知识的学习动机。

知识的巩固 在学习功能关系、动能和势能转换的知识或者单摆的内容后,可以利用该装置来演示相关过程,从而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荡秋千的每个过程,以及秋千越荡越高的原因,进而达到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巩固知识的目的。通过运用教具,引导学生从“知”的环境中发现“未知”,从而真实体验物理理论,加强对其了解,不再觉得物理理论高不可攀,在学习中真正主导学习过程,进行深层探究,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树立学习信心。

5 装置使用效果及特点

情景体验式秋千摆结构简单,大部分材料容易选取、易于操作,便于制作推广。该装置通过小机器人模拟真人荡秋千的过程,具有形象生动、直观性强、实验现象明显、可见度大、实验演示成功率高、可重复操作性强等优点。该装置操作非常简单,体验者只要通过起立或蹲下,便可同步操作智能机器人的行为,从而实现荡秋千的过程。通过体验者的亲自体验,帮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正确的物理图景,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进一步探索或验证相关的物理规律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6 未来展望

秋千摆模型是物理教学中一种常见的模型,运用广泛,虽然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能看到真实的秋千,但是生活中的秋千比较大型,不宜把如此大型的秋千直接搬进物理课堂。于是构想把大型的秋千放小,做成一个秋千摆模型,再带入课堂,辅助教学。情景体验式秋千是独立创作的,该装置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情景体验式秋千摆设计中最大亮点是包含一个智能机器人,通过机器人的行为来模拟真人荡秋千的行为,将电子技术很好地运用到该装置中,体现了学科的联合,具有良好的创新性。该装置还可以应用于健身房中以及娱乐场所中。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这种模型的应用次数,将会使学生形成新的物理学习观,将物理知识变得真实,让学生在体验与快乐中学习。■

参考文献

[1]刘延柱.再谈荡秋千:兼谈自激振动[J].力学与实践,

2007(3):92-93.

[2]马江.荡秋千的力学原理[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18-20.

[3]贺承绪,张可,谈应朝,等.关于荡秋千的能量分析[J].物理与工程,2005(1):25-26.

[4]武际可.从荡秋千说开去:漫话共振[J].力学与实践,

2003(2):75-78.

猜你喜欢

物理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只因是物理
微型实验里看“燃烧”
如何打造高效物理复习课——以“压强”复习课为例
处处留心皆物理
做个怪怪长实验
我心中的物理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