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视角下第三方物流综合能力提升策略探讨

2016-12-27华艳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22期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综合能力提升

华艳

内容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物流产业的信息化程度逐渐提高,与此同时物流企业自身的一些因素却限制了其发展。本文基于信息化视角对我国第三方物流综合能力进行了现状分析,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并提出对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为信息化视角下第三方物流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借鉴。

关键词:信息化视角 第三方物流 综合能力 提升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2012年全国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报告》对物流重点企业进行了有关数据调查,从统计数据中发现,由于我国工业以及批发、零售业在长期的发展中取得了较大发展进步,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2011年我国重点企业以及各种批发零售业的货物运输总量增长了将近20%,工业销售总量增长了22%,批发、零售商品销售数量增长了28%。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物流成本也在不断的增长,据相关数据统计,物流的成本较往年增长了15%,运输成本增长了接近13%,产品的仓储成本增加了19%,管理的成本增加了15%。由于较高的物流成本使得我国工业以及批发零售企业的物流成本占到了其总成本的8.5%,虽然相对于往年物流成本稍微有所下降,批发零售企业物流费用率也有所降低,我国物流企业的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和世界上物流发达的国家相比,与之存在不小的差距。在日本,企业物流费用率仅仅为5%,美国的企业物流费用率约为7.6%,与此相比,我国的物流企业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国内物流业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近几年,很多企业逐渐开始用第三方物流企业外包的形式,然而我国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尚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现状

现代化物流的经营发展不同于传统的物流业,其利润来源并不来自仓储或货运服务收费,而是依靠现代化的物流管理、高效的物流作业、专业化的运作、量化规模以及特殊的物流设备设施来实现利润创收。因此,会有很多生产型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代理管理,从而减少自身的费用成本。而第三方物流企业则依靠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来实现客户和自身的效益。第三方物流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于20世纪末传入我国。随着经济改革开放步伐加快,一方面各种企业踊跃建设发展,业务的扩展使得企业开始有了大量物流需求;另一方面,外企进入国内市场,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致使企业开始重新审视物流这一“第三利润源泉”的重要性,从而开始将物流业务进行外包,寻求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仓储协会曾经对物流行业的供求情况有过三次抽样调查,其结论是在生产型企业成品销售对物流的需求中,第三方物流比重从1999至2001年逐年上升7%,在后来的十几年,这个需求比重仍然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趋势。

第一,自步入新世纪,国内第三方物流行业的规模迅速增长扩大,在管理和服务方面,也提高了相应的水平,行业的发展环境与发展条件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2008年,我国的物流额约为90万亿元,自步入新世纪以来以23%的年均增速稳步增长,创造附加值2万亿元,实现年均14%的增长幅度。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速平稳回落,在2013年,社会物流总需求虽然增速放缓,但第三方物流业的结构调整加快,社会物流增加值较上年增长13.9%,占GDP的6.8%,增加值是服务行业的15.7%。近年来,国内第三方物流供求市场年均增速均保持在15%-25%范围内,占据了较大的产业份额,并且在不断扩大。

第二,我国第三方物流产业链发展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从而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传统的物流企业开始向现代化的第三方物流转型,整合企业自身的资源,延伸服务内容;一些外资企业进入,为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一批制造、商贸企业开始实行现代化的物流运作理念,将企业的物流业务实行外包;出现了很多新的民营第三方物流企业,其灵活多变的服务模式激活了物流业群体。全社会物流成本得到了减缓,为国民经济的良好运行带来效益。

第三,国内的第三方物流基础环境条件日趋建立完善,这对第三方物流进步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全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正在迅速扩大,港口、机场建设也初具规模,这正是物流业进行发展的基础环境和条件。当前,我国的铁路运营里程已超12万公里,而高速路总里程超过11.2万公里,机场超160个,泊位约3.64万个,为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和促进物流业的发展,至此,第三方物流业逐步在统计核算、标准化流程等方面开始了科学化的管理流程工作,物流人才和创新技术方面正在加快完善。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各种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企业的社会化管理,促进了环境和技术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信息产业正逐步成为我国支柱型产业。我国正在进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拓展,使得我国社会的信息化程度有所提升。当前,我国初步具备了信息化发展环境。经济全球化为物流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在国内,物流需求正在逐渐增长,在极大的物流需求市场中,物流业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政府顺应时局发展,适时提出了建设物流产业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具体方针是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物流信息手段,以构建我国优质的信息化物流产业。在此背景下,我国进入了信息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因此,面临巨大增长的物流需求,物流业应努力提高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使得高信息化水平能在较大程度上降低物流企业的费用成本,让顾客拥有更多优化的选择方案,实现自身较低的费用成本,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健发展。

(二)物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第一,大多数物流企业的现代化设备配置不健全、不合理,缺乏衔接性。从第三方物流企业结构来看,只有那些大型的物流企业,例如中远国际货运从传统物流成功转型成为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中海物流企业是新创办的国有控股企业,外资物流企业马士基船运公司等,他们拥有先进的经营理念和优质的服务模式,熟悉国内物流市场,发展迅速高效,占据市场较大份额。同时,民营第三方小型物流企业,发展速度亦很快,由于其灵活的机制和低成本的优点,为国内物流业带来了发展朝气。例如宝供物流集团。然而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低,缺乏标准的管理技术,管理理念落后,不能为客户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在信息分享方面还较为不足。

第二,物流需求以及第三方物流供给能力缺乏问题。绝大多数企业所经营的范围有限,所提供的服务较为单一,一般情况下,一家外资生产或销售企业的物流需求需要承包给2—10家第三方物流企业才能完成,这严重制约了物流业的发展。

第三,地域性封锁垄断不利于第三方物流资源的一体化形成与发展,阻碍了资源的综合配置。在当前的物流市场中,股权制度和权益关系结构不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很多小型的企业对现代化物流经营的范围以及操作模式还缺乏了解,观念较为落后。究其根源,在于一些生产销售商害怕失去在采购及销售方面的控制权,从而失去额外利润,不寻求物流外包服务。

第四,第三方物流业的服务效率和运作成本呈现一低一高的态势,综合实力较弱。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第三方物流业的成本较发达国家的物流费用成本要高出约1倍,对于有物流需求的客户来讲,只有第三方物流提供的服务费用低于自身的物流费用时,企业才选择物流外包服务。因此,我国当前的第三方物流业存在小批量、零散化的业务模式,不利于行业的低成本发展。

第五,物流人才缺失、技术较落后以及物流标准不完善,造成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方面的低效率。当前物流业业务开始向多元化发展,对外提供的服务多元化,不再是传统物流中的仓储、运输服务,而是发展了更多的增值服务如包装、加工等,形成较为完善的供应链。当前现代化物流知识人才相对缺乏,在实战经验方面更是缺乏大量的物流人才。虽然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业已经初具模型,然而其发展水平处于低层次和低水平阶段。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全球实体企业遭受严重的打击,而作为物流这一服务性行业来讲,其受到的影响也不言而喻。市场供需减少,物流需求也开始萎缩,第三方物流业的业务量下跌,出现了经营困局。如何面对危机带来的影响以及以后的经济波动,是现代物流产业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第三方物流综合能力提升的策略

第三方物流业的组织形式是一种全新的企业组织形式,这与传统的物流业相比较,在某种程度上有其独特性。对于绝大多数的企业来讲,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产品就是提供运输、仓储管理及配送等服务,这种认识是较为狭隘的,而很多第三方物流企业活跃于生产型企业和销售型企业之间,并以物流服务为纽带,连接各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生产型和销售型企业都有密切业务关系,以提高物流服务为前提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业务繁重、琐碎,其离不开有效的信息化系统,例如提供信息化管理、传输、定位、仓储等技术。一般情况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综合能力包括了服务能力、内部能力和关系能力。

(一)提升内部信息化管理能力

物流企业的内部能力包括了企业的组织能力与核心竞争力,这两种能力是企业发展的直接推动力。以服务产品为主的企业,其组织能力与企业的有形以及无形资源有很大的不同,组织能力是各种资源能力的整合,它能反映出企业的运作效率与效果,体现在所有的活动过程中,积极高效的内部能力是一种动态的与时俱进的能力。内部能力主要有融资能力、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能力、组织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方案技术开发能力、存储运输与物流运作能力、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能力、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而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有能力中最为关键和根本的能力,是企业持久发展的关键能力。其特征为实现客户的价值,做到差异化的竞争,以及业务的延展性。核心竞争能力要保持新鲜的血液,与时俱进才能使得企业得到经久不衰的发展。

在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技术不是唯一的问题,而企业的管理才是物流企业所面对的核心问题。要提升企业的内部能力,其中,管理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要,是提升内部能力的核心问题,关系到企业的现代化建设转型和综合管理能力,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降低企业在运作过程中的沟通成本和更多的隐形成本,还能有效提高信息在传递中的及时性、准确性,通过信息化建设,方便企业和部门之间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降低出错率,减少客户投诉,从而在总体上提高企业对外服务效率。在信息化管理中,物流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得企业的服务更加灵活、完整、高效,能切实为企业运转带来极大的效益。

(二)提高关系能力

物流需求客户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任度及其彼此之间的合作关系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关系能力方面的表现。作为供应链上的枢纽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业务带来了生产运作机制上的变革,促使供应链企业和第三方物流形成一种相对稳定、利益共享的战略伙伴关系。随着企业与第三方物流的合作关系的深入,彼此之间的信任度不断加强,合作的程度更加深入,从而有效提升了社会效益,降低了成本,给双方的利益带来最大化,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面临当前多样化和区域化的经济发展趋势,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是国际竞争的主角,国际化的竞争结构开始演变成供应链之间竞争。立足当前互联网络的大众化与信息科技的发展,市场供应链的管理走向了信息化,借助信息化管理环境,能有效寻找供应链各企业间的需求信息,从而提高企业之间对于信息资源的共享度,加大企业间运作流程的透明度,为企业的供求关系和生产安排的决策提供服务。而第三方物流企业是市场供应链的一个枢纽环节,更应该重视环境的信息化建设,以此来实现信息的共享并加强工作透明度,进而强化物流需求客户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战略方面的合作关系,加强客户对物流行业信任度,提升更高层次的合作关系。这有利于整个第三方物流产业链效率的提高,减少很多复杂的流通程序,促进企业对市场信息的灵敏程度,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服务。

(三)提高技术信息化服务能力

服务能力。该项能力指标是指第三方物流企业是否具备按时交货以及提供的物流服务的质量问题。第三方物流企业按时交货,即能将物流需求者的物品按时运输到指定的地点,并能保证物品的安全性,当物品运输到指定地点时,物流中物品的供方(生产企业)和需求方(客户)也就完成了一次交易。服务质量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讲,是一种重要的企业形象,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高质量的服务对有物流需求的客户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让客户满意就是企业的生存之道。服务能力是企业对外所显示出来的内部能力的强弱优劣情况,当前我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引进信息化技术,以加强自身的运作和发展能力。技术信息化是企业能力强弱的一项指标,可以反映在企业的经济活动领域。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建立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技术系统,保障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各个资金流的管理,灵活有效地监管企业财务状况,提高资金运作能力,保障其良性循环。企业的信息技术是企业进行学习和创新的基础、动力,它能推动企业持续不断的发展和开发,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

以建设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提高企业的综合能力。具体的实施是加强物流企业的网点建设。现代化物流企业最明显的标志有信息化建设状况,在跨国物流业中一般都建设有优质的“三网一流”,分别是供应链网、全球化用户资源网、计算机信息网和订单信息流。而这些都需要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将企业的资源进行整合、规范化管理,以客户的利益为基准,建设完备的“效率式交易”模式。

当前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做好以下建设工作:第一,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建设网点,形成网络,当企业具备较大的规模和较多的业务,可单独设立经营网点;当企业的业务较少时,可选择物流合作,和合作方共建共享网点。例如小天鹅和中远集团联手,建立新的物流公司,以优化异地货源的配置。第二,建设信息化网络,将物流信息通过互联网、信息管理系统等技术方式,和客户进行资源共享,让客户能够实时跟踪物流环节,参与管理,从而形成一种共生关系。

(四)强化增值服务并发展战略同盟关系

根据物流业的发展趋势看,那些既拥有大量物流设施、健全网络,又具有强大全程物流设计能力的混合型公司发展空间最大,只有这些企业能把信息技术和实施能力融为一体,提供“一站到位”的整体物流解决方案。因此,我国物流企业在提供基本物流服务的同时,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细分市场,拓展业务范围,以客户增效为己任,发展增值物流服务,广泛开展加工、配送、货代等业务,甚至还提供包括物流策略和流程解决方案、搭建信息平台等服务,用专业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以服务求效益;公司要通过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方式,与大客户加强业务联系,增强相互依赖性,发展战略伙伴关系。

另外,提供多样化物流服务,加强物流服务的灵活性。物流服务的灵活性是指处理顾客差异化需求的服务能力,也就是针对不同顾客群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差异化的个性服务。

(五)要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并实施人才战略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国与物流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仅是装备、技术、资金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观念和知识上的差距。只有物流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不断学习与应用先进技术、方法,才能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要解决目前专业物流人才缺乏的问题,较好的办法是加强物流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使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加快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运作规律、并有开拓精神的人才队伍。物流企业在重视少数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重视所有员工的物流知识和业务培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这一系列的人才战略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力资源系统来加强和完善,以解决人才培养、员工培训、人才储备需求。

(六)更新管理和服务理念以适应物流经济发展趋势

对于传统转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讲,应转变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很多小型的企业也是如此,应树立全新的客户至上、兼顾效益的服务和管理理念,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提高服务和工作效率,建立和丰富企业物流文化,让员工的素质得到提高,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信息化建设方面需要一段时间来完成,企业的全体员工应积极配合,进行分步建设,以业务标准为导向。

随着经济发展趋势的变革,未来物流经济会趋于或者正在进行这样的发展:城市化物流、超级物流,城市的人口更加集中密集,所需物流服务会更大,在全球物流经济的发展下,第三方物流市场将成为生产类企业的协调者和第三方物流企业间的协作者,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加复杂化、多样化的物流服务。因此,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及时更新理念,在产品和技术方面进行管理创新,发挥自身优势,将客户的利益放在首位去调整发展战略,为客户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七)进行产权结构改革以为市场注入活力

当前我国有部分企业是由传统国有的物流企业转型来的,在这些企业内尚保留着传统经营理念,和世界经济市场的发展相违背,不利于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提高。所以,要完善股权制度和法人结构,将责任明确化分配,使政企分开并实现权责分明,促进企业的市场化运作,从而激发转型企业的经营活力。

综上所述,信息时代的来临,要求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根据市场环境的需求来更新变革发展战略和方针,适时调整应对策略,从信息化管理入手,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的内部管理建设,进行合理、科学的现代化物流管理调整,从而实现企业的综合能力提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刚,余红梅.物联网环境下铁路运输企业物流信息化发展策略[J].商业时代,2014(13)

2.王昕天,汪向东.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信息化的新趋势——基于信息化物流的研究框架[J]. 中国流通经济,2015(1)

3.陈静.第三方物流财务风险及控制研究[J].物流技术,2015(14)

4.田雪,司维鹏,杨江龙.网络嵌入与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关系——基于动态能力的分析[J].技术经济,2015(1)

5.张秀英.山西省旅游物流信息化发展路径探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33)

猜你喜欢

第三方物流综合能力提升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