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6-12-27王亚琴
王亚琴
初中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可盲目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分析学生的心理,采用新颖的模式教学,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增强师生的互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建一个快乐的课堂。
一、合理设计课堂环节
合理的设计课堂环节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课堂中尤其是设计导入的时候,新颖的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来,既培养了学生的动脑能力和逻辑性思维,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导入是教学的重要的环节,当设计好教学导入之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带领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通过一堂课的学习,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最后,教师可以深化主题,巩固所学知识。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先制作几张本节课的幻灯片,让学生观看。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几幅图片讲述的是什么,然后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接下来教师可以对学生说:“为了验证大家的观点,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节课。”这样的导入能够在课堂开始的时候就抓住学生的心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来分角色朗读表演,等学生表演完毕,再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本节课的重要内容、中心思想。教师也可以设置几个小问题,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并且说出自己的观点。比如:在文中都谁欺骗了皇帝?他们为什么要行骗?读了本篇文章你的感受是什么?这几个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继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中,大部分的学生都有一个心理,喜欢哪科老师就会喜欢上他的课,这种爱屋及乌的现象并不少见。所以,教师在提高自己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师生关系的培养,在课堂下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课堂教学时就能够让课堂氛围更融洽,学生也会对课堂内容更感兴趣。
传统的语文课堂通常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教师与学生之间通常是学生听从老师的关系,学生与教师之间并没有达到和谐相处、互相尊重。随着新课改的实行,学生的主体地位显现的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多加关注学生的个人观点,针对于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但同时教师的主导地位也不能忽视。由此可见,要想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那么,教师为了更了解学生就需要和学生之间加强交流互动,真正地从学生出发,当学生有心理变化时,注意与学生沟通,在课堂授课时,照顾到整体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中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课堂中做到民主和谐,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要束缚学生的思想,学生需要鼓励和被认可,如果教师能够做到这些,相信就可以和学生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教师得到学生的喜爱,教师对学生也多一份了解,在课堂中就会更有默契,课堂的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要求充分体现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所以传统的讲授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应用新颖的教学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的教学手段也变得多样。比如:多媒体的应用、课堂讨论的引入,都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并且能够吸引学生,调动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例如:学习《最后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用幻灯片的形式来讲授课文,这样学生就能集中注意力。再让学生分段朗读,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等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了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那是“最后一课”。相信很多学生在学过课文后,都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可以搜集学生的观点,在锻炼学生的动脑能力的同时,掌握学生对文章的了解程度,也便于教师教学下一步的实行。分组讨论模式是现在很多课堂中都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不但方式新颖,而且能够改变以往枯燥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和老师能互相交流沟通,也拉进了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感情。语文课文的学习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文章的重难点,还需要学生通过学习有自己的感悟,分析文章时能投入自己的情感,这样,也有助于提高学生作文写作的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教学方法的探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这不仅顺应了新课改的要求,也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江苏泰兴市城东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