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自行车王国是如何建成的?
2016-12-27刘芳
刘芳
荷兰果然是“自行车王国”,全家骑车是非常常见的事儿。到荷兰海牙工作后,我放弃了汽车,和左邻右舍许多人一样,骑车上下班。甚至我还路遇过国际法院大法官骑车进和平宫大院,荷兰政府部长骑车过议会广场。使馆今年国庆招待会,吴恳大使告诉嘉宾,他和夫人像荷兰人一样享受每天骑车20公里上下班。
我有时会想,大家都知道荷兰是个自行车王国,但这个王国是怎么建成的呢?荷兰地势超平坦,这是先天优势,把重庆借给荷兰人试试,恐怕也只能建过山车王国。但巴黎、罗马、北京地势也平坦,也主张绿色出行,自行车为什么没有阿姆斯特丹、海牙普及?荷兰人应该也经历过开车有瘾的发展阶段吧,而且这里的城市面貌几百年不大变,老房子都不拆,石板路依旧那么窄,四轮是怎么被说服给两轮让路的呢?
今日荷兰鲜活的文化标签
一位荷兰籍报道员的高龄奶奶告诉我,这要归功于40多年前的“自行车革命”。一战二战期间荷兰已经是欧洲自行车最普及的国家,有的城市已经有自行车专用道,她父亲当年就是骑车上下班。二战后欧洲经济大发展,1965年她买了汽车,亲戚邻居也都幸福地开着小汽车。可是,等大家意识到汽车侵占了自行车的空间的时候,骑车出行已经很不舒服也很不安全了。
1972年荷兰人被统计数据惊到:上年交通事故害死3000多人,其中包括近500名儿童。当年9月,有记者写文章,从自家孩子被车撞死的痛心经历,调查大量类似事件,呼吁“停止谋杀儿童”。第二年3月,主张创造良好骑行环境的荷兰人以“停止谋杀儿童”为名,成立民间协会,发起社会活动。同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油价飞涨。受内外因素推动,荷兰社会开始反思汽车消费,慢慢形成共识:要鼓励对环境和生命更友好的交通方式;被挤出马路的自行车,不仅应该回到车流中来,还应该成为车流中的主流。
如今,自行车不仅回来了,还成了今日荷兰鲜活的文化标签。这个面积只有两个半北京大、人口和上海差不多的国家,自行车比人多,人均自行车专用道总长世界第一。自行车道标志明显,路面平整,宽度足够两人并骑或超车,有自己的标示牌和信号灯。许多城市自行车道与机动车道隔离。自行车停车场也好找,基本全免费,每辆车有固定车架,不会乱成一摊、一倒倒一片。
中小学生要通过骑行考试
城市还是那么大,街道只有那么宽,自行车要上位,机动车就得让位。海牙市中心几条主要街道,只许走电车、公交车和自行车。
阿姆斯特丹马路上,私家车可用的车道和车位少到不能再少。而且阿姆斯特丹是运河之城,运河像蜘蛛网一样,大部分运河两岸有机动车道,但只够走一辆车,都是单行道。市中心不少街道还被规划成步行街、骑行街。在阿姆斯特丹开车,经常绕来绕去到不了目的地,到了又很难找到车位,真不如公交、骑车或步行快,且不说停车费那么贵。
自行车普及了,骑车人的安全教育也很重要。荷兰自行车单向道路面宽至少1.75米,大家都像机动车一样,尽量靠右骑,留出超车空间。双向车道路面宽至少2.75米,很少人逆行。据悉,荷兰中学生都要通过骑车考试。荷兰小学有“社会与环境”科目,交通课就在其中。荷兰教育部数据显示,近年来10至12岁小孩90%参加交通课笔试,75%参加交通课路考。笔试内容与成年人驾照理论考试类似,只是题目简单得多;路考是上路骑车——小孩自选一段路程,途中显示知识和技能,比如走自行车专用道、遵守红绿灯、知道哪里该让行哪里不用让行、拐弯先看四周再打手势,等等。
世界首位“自行车市长”
听起来不复杂,可事实上,在机动车一统天下的年代,为自行车争回生存空间,把骑车出行发展成安全、方便、舒服的交通体验,是荷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公民社会、企业共同努力几十年的成果。单是自行车专用车道,从设计到施工,每一米都是共同协商后的集体智慧铺就,而且从来不是一旦完工就彻底完事。
前不久我家门口那条几百年历史的老马路刚改造完毕。原来的自行车道与机动车道都是单向,不隔离;改造以后,机动车仍是单行,自行车可双向骑行,而且有两条车道,在机动车道两侧,有十公分宽的隆起隔离。跟施工人员打听,原来这个改造计划研究了三四年,涉及海牙多条穿居民区、限速50公里的马路,改造后骑行更安全,路面坡度也更利于防洪排涝。
在全球公认、如假包换的自行车之都——阿姆斯特丹,围绕自行车产生的问题越来越多。阿姆斯特丹人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新型自行车很多是宽车胎,卡不进停车架的车胎槽,停车场该怎么改造?阿姆斯特丹远郊或新西区外来人口多,大人经常开车送孩子上学,怎样让新居民快点养成骑行习惯?市中心和新北区隔着河,河上只有一座桥,骑车过去要绕路,带自行车坐轮渡太耗时间,挖自行车专用隧道造价太高,建新桥更复杂,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针对这些问题阿姆斯特丹在三个月前还选出世界上首位“自行车市长”,致力于改善骑行环境。
虽然自行车市长概念是一家新成立的民间协会提出来的,推选过程也是这家协会负责的,只有几十个人在优兔发布竞选纲领,但阿姆斯特丹市长、市政官员和自行车爱好者都关注这件事,还参加了专家评审团。被选出来的“自行车市长”卢特纳,职业是某知名自行车品牌经理,她只能在业余时间为阿姆斯特丹骑行建言,也没有行政权,但阿姆市政府表示欢迎并且支持她的工作,期待这种做法能帮忙把城市建得更环保更友好。上任后,卢特纳收到的建议五花八门,如在自行车道上增设顶棚,这样上班族雨天骑车就不会淋湿;设置标志,告诉游客去哪条街骑车安全等。“自行车市长”说她不会带着偏见听大家畅所欲言,因为这个计划“最关键的是要愿意试试看”。
目前,上任后的“自行车市长”还没正式露过面,也没发过声,可能一直在做调研。两年任期内,卢特纳要了解阿姆斯特丹骑车人的困难和需求,提出改进意见,明年应该有关键信息发布。从40多年前为民鼓与呼的记者,到社交媒体时代自选“自行车市长”的民众,应该是所有人不懈的投入、较真和坚持,荷兰才有自行车王国的封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