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前行
2016-12-27
我们深知,不创新,就衰亡。身处巨大的时代转型变革时期,唯有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唯有实践是创新的丰沃土壤。
又到了一年的最后一个月,到了年终盘点的时候。当你唏嘘时光已逝、感叹冯唐易老之时,也会想起这一年的号角与争鸣,那些奋斗的日子,那些喧嚣的场景,那些徘徊的时刻。2016年,也是纸媒坚守使命和探索转型发展的一年。
我们一如既往地坚持本刊的办刊宗旨,为教育信息化鼓而呼,为教师的教育创新提供交流平台和展示园地,捍卫教师教学实践的权利。我们关注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分享和传播有洞见、有价值的思想经验与实践案例,做教育信息化的好参谋、教育技术应用的好助手,加强学术前瞻性、理论指导性和实践应用性。
这一年,我们出版了12期杂志,编发了近500篇稿件,采写了几十篇行业报道。我们策划了11期专题报道和一本以定制化教育为主题的专刊。它们是:“‘互联网+教育的北京行动”“北京数字学校: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数字化学习:开启‘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新时代”“探索教育改革创新之路 东城在行动”“‘互联网+教育之道:回归教育本质”“深度学习:从课程创新的原点出发”“面向未来的教育评价改革”“聚焦核心素养”“为什么要教孩子学编程”“教育遇见VR”“特级教师谈创新教育”。同时,我们通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APP、新改版的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将有价值的声音、优质的内容传递出去;通过微信群、QQ群,编辑与作者、读者即时互动,为好作品的作者搭建与读者交流互动的平台,让思想与洞见穿透时空,与读者“见面”。
回顾这一年,从课堂之内到校园之外,我们记录、反思着;从信息技术之器到教育之道,我们探索、追问着;从北京到全国,我们在教育的现场感受、呼吁着;从信息技术深度应用示范校联盟发起者到创新教育实践工作委员会,作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二级分会,我们肩负起连接有创新意识的教师和学校,分享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育的经验,引领我国创新教育实践的责任与使命。
我们深知,不创新,就衰亡。身处巨大的时代转型变革时期,唯有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唯有实践是创新的丰沃土壤。2016年,我们在探索数字化转型和向教育服务转型上也迈出了坚定的步伐。6月,我们在上海嘉定举办了2016信息技术深度应用与创新课程研训会;11月,我们在北京昌平举办了Pad及创新教学实践观摩研讨论坛。让“创新”成为杂志的“基因”,我们不断挖掘和发现教育教学的创新实践案例,给教育注入新鲜的血液。
我们把2016年的故事装进一枚名为“创新现场”的时光胶囊里。2017年马上开始,还有很多教育故事将要发生,而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