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新益:共产党员就应该“忠诚可靠”
2016-12-27郇岩葛莹莹
郇岩+葛莹莹
一整个上午,92岁的魏新益都没有出门晒太阳,在家等待记者的到访。孙女魏继征说,自从老爷子知道媒体要到家里采访,激动、紧张了好多天。
上午九点,记者从郑州市区出发,抵达巩义市芝田镇八陵村魏新益的家时,已近中午。记者进门的时候,魏新益正在自己的椅子上坐着,他面前的茶几上,摆着他的身份证、残疾人证、革命军人证明书等证件。直到他的家人把所有证件都展示给记者看过,魏新益才呵呵笑着把手里捂着的一个精致的枣红色木盒子递给了记者。打开那个木盒子,是黄澄澄的纪念章,正面写着“50年以上党龄荣誉纪念章”,落款是“中共河南省委 2016.7.1”,背面是一幅河南地图,上面印着党章,两行小字分别是“中原先锋”和“‘七一纪念章”。
因为上了年纪,魏新益的耳朵有些聋了,注意力也无法长时间集中。但他记得自己是1948年参的军,1950年入的党。头一回打仗,心里含糊,腿也软。打了几次,越打越有劲!因为啥,都是穷苦人家出来的!魏新益说现在的年轻人没有经历过旧社会,自然体会不到当时穷苦人家衣不遮体外出要饭的惨状。
1948年,全国范围内的解放战争如火如荼,魏新益跟着部队,四处征战。
在巩义市米河镇的一次小型战役中,魏新益眼睁睁看着炮弹皮落到连长的眼睛里,从后脑勺出来,人当场毙命。当时连长正拿着望远镜侦查战事,魏新益距离他五六米远。魏新益说自己根本顾不上害怕,因为紧接着战事就转移了。
“这些都是小战役,淮海战役(他)从头打到尾!”魏新益的女儿在一旁忍不住插话。
作为家里的独子,从1948年年初参军到解放郑州,再到1953年从抗美援朝战场上负伤回国,期间,魏新益没有回家探过亲,他说那时候部队上需要人,部队上教育大家——打江山是为谁打的?为了穷苦人!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我中原人民解放军于今日占领郑州。守敌向北面逃窜,被我军包围于郑州以北黄河铁桥以南地区,正歼击中。郑州为平汉、陇海两大铁路的交点,历来为军事重镇……”这是1948年10月22日24时,新华社从郑州前线发出的急电。
这份由毛泽东亲手拟定的电稿,第一时间向全国传递出郑州解放的消息!
半个月之后的11月6日,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淮海战役打响。
在淮海战役的主战场徐州,魏新益在一次冲锋中受伤。敌人的机枪就像“拍簸箕一样不停地啪啪响”,班长、排长接连牺牲,“我是第三名排着往那冲”,魏新益说,自己赶紧趴到地上,“一侧头,枪还没往前送,敌人的子弹就打到腰上了”。这是魏新益第一次受伤,然而留在他记忆深处的,不是自己的疼痛,而是战友被打烂了脑袋、还躺在地上仰脸吹着冲锋号的姿势!
旧伤未愈,又添新伤,激烈而胶着的战事几乎摧垮了魏新益的身体。淮海战役结束之后,魏新益已是满身疥疮,到就近的老乡家里整整修养了两个月,才捡回一条命。
淮海战役之后,魏新益跟着部队继续南下,“穿上棉衣服时解放了广东”。魏新益的记忆中年月日的概念模糊,但汗流浃背也没有摘老乡一根黄瓜、棉衣整个灌湿也继续行军这样的细节却深深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1950年,在广西横县,因为俘虏了敌方的一名军官,魏新益立了个一等功,被推荐入党!其中的一个入党介绍人是他的副指导员,可他已经忘记了名字,只记得一个叫“马德林”,是机枪班的班长,后来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踩到了地雷,摆着手不让人过去救他,再也没能回到故土。
“穷人呐,入党是光荣的!”魏新益说,党领导一切,冲锋陷阵,没有打不垮的敌人,没有攻不下的碉堡。谁上去拦住敌人,都是共产党员上,“就因为这,要入党!”
正式入党的那天,魏新益在党旗下宣了誓,学唱了国际歌——他说着说着自顾自地唱起来:“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们……”
魏新益92岁了,他忘掉了许许多多战友的名字,却忘不掉大大小小自己打过的战役场景;他想不起来具体哪年哪月哪日参加了什么战斗,却牢牢地记住了抗美援朝时自己跟随的15军45师133团2营4连。抗美援朝中“惨烈空前”的上甘岭战役而今已被世界上最有名望的权威军事院校作为战例写进教材,在那场战役的405高地,不满30岁的魏新益被炸伤了右腿。当时他正在跟一个新战士一起挖工事,一颗炮弹过来,机枪工事被打塌,新战士胳膊受伤,魏新益腿被炸伤,没有地方可躲,只得钻到一个石洞里,把自己的裤子撕开,进行了简单的包扎。“上去的时候还下着雪哩,下来时树木都发着嫩绿的芽。”魏新益喜欢用这样的比喻来说明时空的延续。
相比他的许许多多战友,魏新益是幸运的——从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捡回了性命。无论如何,家中老母再也不许他出门了。魏新益想,地方上也需要人,在农村,兴修水利、平整土地、统购统销、民兵组织都需要人。既然“前方后方都需要人”,回到地方上也行,但是他没有想到,与组织上“失去联系”之后,将会对他日后的生活造成怎样的影响。
在自己的故土,魏新益成家立业,奉献才干,多年被评为劳动模范。然而,作为一个庄稼人,加上腿部的伤残,他几乎再也没有出过远门,到过最远的地方,怕也只是巩义市了。
在魏新益的残疾人证上,写着八级伤残,军伤。当时落到腿里的炮弹皮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治疗,钻进了骨头,之后伤口溃烂,最终导致了他的终身伤残。多年来,靠着这个绿色的小本本,魏新益每个月能领取到一定数额的补贴,至2016年,这个数字上涨到900多元。
农活干不动之后,魏新益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守着央视一套和中文国际,尤其对一些战争纪录片感兴趣。他知道中央反腐败行动、关注着前沿武器对空导弹、对地导弹、火箭弹、歼-20和运-20,甚至海峡两岸、美国大选也在他的关注范围,最近他最为关心的是“天宫二号上天了”。
多少年来,他还是想到淮海战役曾经的主战场看看,哪怕到那里看看战士们的纪念碑,但这样的愿望或许再也无法实现!
为了慰藉爷爷的军队情结,孙女魏继征四处寻找有关解放郑州、淮海战役、抗美援朝的新闻报道,想要为爷爷找寻到当年一起并肩战斗的兄弟,哪怕是三言两语的相关信息,然而收效甚微。
魏新益默默地听着孙女的讲述,一言不发。许久,老人说自己现在每年还参加党组织的活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他将自己对共产党员的认识凝结为四个字——忠诚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