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世界大学城空间平台的空间课程建设探究与实践*

2016-12-27王文海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年19期

王文海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9.047

摘 要 在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试点项目中,就基于“世界大学城”空间平台的空间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进行探究,以单片机应用与实践课程空间课程建设为例,对空间课程建设的思路、步骤、教学应用进行探讨与实践。

关键词 世界大学城;空间课程;单片机应用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9-0047-02

1 世界大学城空间平台的优长

世界大学城建立的核心为Tag、Wiki等,其参照六度分隔、xml等理论,开展远程教育,属于一种综合性的网络平台。世界大学城远程教育平台综合了多种功能,主要包括远程教学、商务管理、数字图书馆等[1]。世界大学城空间每个交互式学习平台的建立都是资源共享型,给人们创造了无限的学习资源与空间。世界大学城空间平台采用实名注册的形式,容量无极限,采用平等、开放、包容的管理模式。

世界大学城建立在云计算的基础上。大学城为客户提供服务采用的办法为远程分布式服务、集群计算机服务以及非本地服务,多种多样的形式让用户能将普通的计算机服务器进行有效连接,从而获得海量的信息资源以及存储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得云的存储能力[2-3]以及极强的分析能力。社会上各大教育机构使用云计算系统让工作实现教育信息的协作以及信息资源的共享,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

2 空间课程建设基本原则与思路

高职工学结合的空间课程建设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内容的设计要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基础,紧密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根据职业资格标准所需要的能力和知识构建空间课程的教学内容。

第二,设计上要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特点,围绕面向岗位的职业能力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以典型的工作任务或项目为载体来实施空间课程整体设计。

第三,遵循空间课程教学的规律,构建空间课程建设内容。课前建好空间课程资源;课中按照学习规律与能力提升规律设计表格化教学方案,依照表格化教学方案实施教学;课后教师对学生每一次的学习与训练结果进行考核与点评。

第四,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空间课程平台中的表格化学习方案、图文教案、教学视频、教学案例等资源进行自学,同时通过空间课程进行自我测试和与任课教师进行交流,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养。

按照以上基本原则,单片机应用与实践课程空间课程的建设根据其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的定位,分析课程面向岗位的人员知识、能力、素养,针对课程面向岗位的人员知识、能力、素养要求,对接国家“单片机快速开发专项技能考核”职业标准,结合“湖南省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技能抽考”标准,融入新型总线器件等接口新器件、新技术选取内容,基于能力本位、针对性与适用性相结合、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原则,以及简单到复杂的职业能力提升规律,构建课程教学项目。遵循学生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依据空间课程教学的特点,每个项目以“知识点讲解、技能点演示、案例应用示范、训练巩固提高、项目实施、项目检查评价、项目拓展训练”为主线,采用案例教学法、边学边用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运用视频教学与图文学习相结合、案例启发与训练提升相结合、辅导与讨论相结合的手段,采用过程评价的考核方式。按满足项目化教学实施的需要,构建空间课程教学资源。

3 空间课程建设步骤

定位课程培养目标 根据空军航空维修技术学院“立足军队、面向航空、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通过校企合作,调研军队航空修理企业、地方电子产业,论证、确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岗位(群)为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电子产品质量检测、电子产品维修、电子产品助理设计。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基本点,构建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其中,单片机应用与实践主要是培养电子产品维修岗位中的单片机控制与接口模块的调试、维修能力,电子产品助理设计岗位的单片机控制器的接口应用能力、单片机系统的软硬件调试能力以及相应的职业素养。

确定内容、构建教学项目 以能迅速适应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电子产品维修、电子产品助理设计岗位为出发点,对接职业技能标准,针对职业岗位要求,融入新器件接口应用、新技术,由易到难把单片机控制器内部资源与外部典型接口应用融入基于真实单片机控制产品的设计制作,以设计制作交通灯、楼道计数器等10个与单片机内部资源应用和外部器件接口应用相吻合、与通用电子产品控制器接口模块相一致、与航空(飞机)电子产品中单片机应用相类似的真实产品为项目载体,构建课程教学项目。每个教学项目按知识技能对应、巩固提升、综合应用原则,构建、提高学生对课程教学的适用性。

设计案例与选择训练任务 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根据课程知识点和技能点与项目实施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技能应用、项目实施的需要,选择与学生平时见闻相关联的单片机控制产品设计为案例。按触类旁通、巩固提升的原则,选取通用电子产品与航空(飞机)控制器控制功能相类似、资源应用相一致的单片机控制产品为训练任务。

设立课程建设栏目 根据世界大学城的功能特点和单片机应用与实践课程的特点,设立课程教学文件、学习组织、课程学习互动等一级栏目,在每个一级栏目下面设立二级栏目。

按照项目、碎化、简约的原则建设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建设主要包括资源的制作、下载加工、链接、上传等工作。按学习者的需要,制作Word文档、课件、视频等资料;在尊重原创者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课程需要寻找教学资源,通过打碎、整合、重构等方法,形成新的教学资源;通过超链接技术,将大学城的个人空间、结构空间以及网络媒体资源进行衔接,能够使其成为教师空间资源的重要组成,实现资源共享。按照最小、简洁的特点,以教学项目为单元,组织建设课程资源。

4 单片机应用与实践课程资源应用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期最重要的任务是:首先,教师在课前建立学生空间链接表,提前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诉求,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基础;然后,教师按照单片机应用与实践构建的项目化教学的流程,按学习者完成项目必备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与学习成长规律,对课程资源进行重组,借助超链接技术将课堂内容具体呈现在一张表中,将教学方案和教学资源通过表格化方式展示出来。

教学实施 教学组织采用一体化课堂教学与空间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形式。以电子表格化教案为指南,对学生实施教学,完成每堂课教学任务。这种教学实施过程也使教学由传统的课堂型变为课堂—空间复合型。在教学中,通过虚拟教学与现实教学相互配合、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互动等,能够实现教学中的融合与对接,摆脱传统教学中的时空观、教学互动模式,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课后交流 教师在课程结束之后,可以通过利用空间完成布置作业、修改作业以及点评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馈,同时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学习,这样能够确保课后辅导更加及时、灵活多样。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是谁,都可以利用互联网通过空间平台与教师进行交流。

教学实施效果 空间课堂教学在2014级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得以应用,在航空通信技术专业得到推广。在应用空间平台与项目化相结合进行教学的班级,与单一课堂的项目化教学相比,空间教学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习主动性,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可以看出空间教学与课堂项目化教学相辅相成,实现开放式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大学城[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4990876.htm.

[2]王键.运用云计算探索新机制开创教育信息化建设新途径—湖南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与展望[J].中国信息化教育:高教职教,2011,(9):12-13.

[3]杜海宁.基于云计算的图书馆海量数据存储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1,(26):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