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社会医疗保险满意度因子分析*

2016-12-27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100871

中国卫生统计 2016年1期
关键词:定点医院城镇职工新农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100871)

王红漫△ 张敏怡 王晓蕊

山西省社会医疗保险满意度因子分析*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100871)

王红漫△张敏怡 王晓蕊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以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三大医疗保险为主体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从政策上实现了医疗保险的全覆盖。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效果来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降低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的概率[1]。本文旨在通过对山西省2011年、2013年社会医疗保险满意度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比较和研究目前参保者对三大医疗保险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

资料与方法

1.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北京大学健康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分别于2011年、2013年在山西省进行的调查。本研究使用的抽样方法为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按照《山西统计年鉴2010》将山西省119个区/县按照人均GDP从高到低分成三层,分别从每层中随机抽取一个区/县并从已选区/县中随机抽取一个社区、一个农村作为调查地点,对选区内居民进行随机调查。每年调查问卷为600份,问卷总数为1200份,被调查者年龄在0~88岁之间,18岁以下被调查者的参保情况由其父母代替回答。同时,对各级医保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深入访谈。

2.变量

本研究的变量有:报销比例规定知晓度X1,起付线满意度X2,封顶线满意度X3,报销比例满意度X4,门诊报销比例满意度X5,住院、大病报销比例满意度X6,报销比例总体满意度X7,报销程序规定知晓度X8,报销手续繁琐度X9,报销地点远近X10,报销时间进度X11,缴费额度规定知晓度X12,缴费程序繁琐度X13,缴费额度满意度X14,定点医院距离远近X15,定点医院医疗水平X16,定点医院医护人员态度X17,定点医院收费水平X18,定点医院总体满意度X19,医保总体满意度X20,是否愿意继续参保X21,共21个变量。

3.统计方法

调查数据使用Epidata 3.0进行平行双录入,利用SPSS 17.0软件,运用因子分析对医保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运用交叉列联表对医保自由选择意愿进行分析。

结 果

1.医疗保险满意度因子分析

将1200份数据对“医保满意度”的21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将多个实测变量转换成少数几个不相关的综合指数,更清晰呈现变量间的关系。

KMO统计量为0.830,说明各变量间的偏相关性高,因子分析效果较好;由Bartlett球形检验可知(χ2=12479.114,df=210,p<0.001),各变量的独立性假设不成立,故因子分析的适用性检验通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由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可知,只有前6个特征根大于1,因此只提取了前六个因子,总的方差贡献率为69.595%,足够描述“医保政策满意度”。(见表1)

表1 总方差分解表

为使因子载荷矩阵中系数向0~1分化,对初始因子载荷进行方差最大旋转。根据因子旋转后的载荷,第一公因子在报销时间进度、报销手续繁琐度、报销地点远近和报销规定知晓度四个变量上有较大载荷,表现为报销程序的满意情况,将因子定义为“报销程序因子”;则第二公因子为“定点医院因子”,第三公因子为“报销比例因子”,第四公因子为“总体评价因子”,第五公因子为“报销范围因子”,第六公因子为“缴费因子”。(见表2)

为了考察三种医保的满意度,并对其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采用回归方法求出因子得分函数。

表2 旋转后因子载荷表

表3 山西省居民希望参加的社保种类与实际参加种类对比

六个公因子分别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三种医疗保险的满意度,单独使用某一个公因子并不能对三种医保的满意度作出综合评价,因此以各公因子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计算综合得分统计量如下:因子得分是对各指标得分标准化后计算获得,模型中各指标系数实际反映的是该指标对综合得分评价的影响程度,但因子综合得分还不能直接判断三种医保的实际满意度,可根据综合因子得分模型中各指标系数确定原模型中各指标的实际权重,即Xi的实际权重综合因子得分模型中Xi的系数)。经计算,实际满意度为:

加权汇总后,按照1~2为不满意,2~3为一般,3~4为满意,得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综合得分为3.03(满意),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综合得分为2.97(一般),新农合综合得分为2.97(一般)。

2.医疗保险自由选择意愿分析

若将现行的三种医疗保险制度统筹为一种统一制度下的三种水平,且政府允许居民自由选择医疗保险种类[1]。以“您目前参加的医保”和“您愿意参加的医保”进行列联表分类。

分析实际参加的医保种类与希望参加的医保种类相同的居民累积百分比,若允许居民自由选择医疗保险种类,山西省目前的医保在2011、2013年分别可以满足65.50%、54.34%的居民,两年分别有34.50%、45.66%的居民希望参加其他种类的医保,实际与希望参加的医保种类间存在差异(p<0.01),说明现行的以户籍和就业状况划分的医保已经不能适应所有居民的医保需求。

讨 论

截止到2012年末,山西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加人数为621.1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为434.9万;全省119个县(市/区)中有115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农合,新农合的参合人数达到2194.0万[2]。样本数据中城镇职工230人,城镇居民140人,新农合参保者830人,样本与总体分布无显著性差异(χ2=3.128,P=0.209>0.05),样本中三种医疗保险与总体分布情况相符。

1.报销程序、定点医院和报销比例是影响医疗保险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第一,对于作为医疗保险需方的参保者来说,报销医药费用是医疗保险提供的最主要服务项目,而报销程序直接影响着服务质量和水平的高低,故其对医保满意度的影响也最大。虽然研究地区不同,但不同地区的研究均显示报销程序的复杂程度是影响医保满意度的原因[3-5]。第二,参保者与提供医疗保险服务的定点医院接触频次最高,也是医疗费用发生的源头,因此参保者对定点医院的满意度也是评判医保满意度的重要依据[6]。由于医院在医患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而病人居于被动地位,其治疗和康复都依赖于医院的服务[7],因此医院的可及性、医疗水平、服务态度及收费高低对参保者的影响非常大,这也与其他地区的研究结论一致[5-8]。第三,报销比例作为参保者可得利益的实物及量化体现,是衡量参保者对医疗保险满意度的最明显因素。制度报销比例越高,参保人员的自比例就越小,制度的减负能力越强,参保人员越倾向于对医疗保险制度持满意态度[9],其他研究也有相似的研究结论[7、10]。

2.城镇职工医保满意度最高,城镇居民和新农合满意度次之

参保者对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评价最高(满意),而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综合评价相对较低(一般),这与重庆工商大学的实证研究结果一致,即城镇职工对所参加的社会医保满意度比农村居民及城镇居民高[11]。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作为三大基本医疗保险中建立和实施最早的医保制度,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能够较好地满足参保者的医保需求,为其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群众基础;而城镇居民和新农合医疗保险作为发展时间较短的医保制度,仍有提升空间。

对于报销程序因素,截止到发文,山西省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尚未完全实现实时结算,这与2011年在山西的调查结论一致[1]。由调查得知,山西省各调查地点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已实现即时报销,故其满意度相对较高;部分地区的城镇居民医保可即时报销,而部分地区的城镇居民参保者仍需自己垫付全部医药费用,出院后再到医保中心进行报销,导致其满意度相对较低;而部分地区新农合患者虽可在医院报销,但仍需先垫付全部医药费用,在出院后一周内返回医院进行办理,也增加了不必要的时间和行程,使之满意度降低。

对于报销比例因素,山西省的三大基本医保的参保范畴是按照城乡户籍和是否就业而制定的,其保障水平存在横向差异,其满意度也存在一定差异。对山西省三类医保的保障水平调查显示:2012年山西省城镇职工医保报销比例范围为82%~95%,城镇居民医保报销比例范围为60%~85%,新农合报销比例范围为60%~85%。城镇职工报销比例最高,其满意度也最高;而城镇居民和新农合的报销比例范围基本一致,其满意度也相同。

3.现行医保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山西省所有居民需求

在城乡经济差距逐渐缩小、流动人口不断增加以及人口老龄化与日俱增的社会背景下,现行医保制度已不能满足山西省所有居民的需求。现行的以户籍和就业与否划分的医疗保险城乡二元分割、制度三维分立,导致了严重的不公平[12]。本调查数据显示,2011、2013年分别有34.50%、45.66%的居民希望参加其他种类的医疗保险。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城镇居民和农民迫切希望加入保障水平更高的医疗保险,由于在保障水平上存在落差和对比,容易对已参加的保障水平较低的医保产生不满;而另一部分身体状况较好,或有经济负担的下岗职工却愿意参加缴费金额较低的医疗保险。在山西、辽宁、北京、重庆、山东等地的研究均得出了相似的结论[13-14]。

结 论

本文通过分析山西省两年三种医疗保险的满意度,发现三大医疗保险满意度之间的差距及影响医疗保险满意度评价的因素,有助于提高居民医疗保险的满意度,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制度。

研究发现,在山西省现行三大基本医疗保险的逐步实施和覆盖下,居民对医疗保险需求不断上升,2011、2013年的被调查者无一人选择退出社会医疗保险体系。而研究数据显示,山西省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已经不能满足所有居民的医保需求。由因子分析可知,参保者实际享受的报销程序的便捷程度,定点医院的整体水平,及医保报销比例成为衡量居民对医疗保险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但由于受限于城乡户籍和就业与否的限制,居民不能自由选择自己满意的报销比例和报销程序,而不得不参加自己不满意的医疗保险制度,从而导致了居民对所参加医疗保险的满意度下降。调查结果还显示出,若允许居民自由选择医疗保险制度,有四成左右的居民希望改变目前参加的医保类型。

[1]王红漫.山西省居民自由选择三大基本医保制度可行性分析.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13,30(2):74-8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

[3]潘林,张德元.农民对新农合的评价和建议.卫生经济研究,2009(2):28-30.

[4]王红漫.京、晋两地居民社会医疗保险满意度调查聚类分析.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13,30(3):126-131.

[5]姜百臣,马少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满意度分析——基于兴宁市农户调查的logistic回归模型.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2):105-111.

[6]曹乾,张晓,陈华,等.社会医疗保险满意度的因子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中国卫生统计,2008,25(3):256-259.

[7]仇雨临,张静祎,徐璨,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满意度研究:以天台县为例.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09,2(2):11-17.

[8]赵光,林振平,陆向前,等.城镇职工医保参保者满意度的因子分析.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7):12-14.

[9]徐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公众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基于全国4个省份1600余份问卷的实证研究.保险研究,2012(12):116-123.

[10]于长永.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绩效评价.统计研究,2012,29(4):92-97.

[11]谭湘渝.医疗保险需求及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5):28-33.

[12]叶俊丽,吕国强,董庆敏.浅谈实现医疗保障城乡统筹的必要性.价值工程,2012,31(5):312.

[13]王红漫.中国城乡统筹医疗保障制度理论与实证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0(5):152-158.

[14]王红漫.试行居民自由选择基本医保研判.中国医院院长,2013(17):76-79.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3AGL010)

△通信作者:王红漫

邓 妍)

猜你喜欢

定点医院城镇职工新农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崇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执行情况调研
太行山深处的“新农人”
新农人时语
新农人时语
定点医院主导地位正逐渐削弱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
“新农合”县级统筹弊端多
城乡医疗救助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