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科权争只有五种结局

2016-12-27宋清辉

中国商界 2016年8期
关键词:宝能系宝能华润

万科权争只有五种结局

如果万科长期持有绝对控股权,宝能系这只凶狠的“野狼”无论如何都无法进入。如果宝能系在举牌的过程中就已经制订好进入后的规划,以雷厉风行的作风快速入局,此事或早已结束。如果万科管理层能够和华润进行充分沟通,拿出更为有效、更为可靠、更能为绝大多数投资者接受的意见,也就不会出现三方争斗不休的局面。

文/宋清辉(著名经济学家。《法治周末》《证券时报》《南方都市报》等多家媒体特约评论员,在新华网、香港文汇报等海内外多家媒体开设有专栏。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体制与金融市场,著有《一本书读懂经济新常态》。)

王石日前的一则微信引燃了市场各方论战,高潮迭起。第一财经甚至给出了站队名单:万科阵营方有深圳地铁、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财经作家吴晓波、《第一财经日报》原总编辑秦朔、SOHO中国CEO张欣等。宝能系阵营的多数是经济学家、学者等,如宋清辉、马光远,李稻葵、刘纪鹏,也有华远集团原董事长任志强。实际上,第一财经把我归为宝能系阵营,并非我愿。自始至终地保持中立,是我对待这场股权争夺战的态度。我在其中与双方无任何利益及人情关系,保持与两大阵营的等同距离。

万科股价还有没有救

在我看来,万科股权之争就像是一部肥皂剧,到了该谢幕的时候了。以资本市场的常识来看,中国的确是一个充满不可思议现象的经济大国,需要高度市场化运作的股票市场亦不例外。其中最不可思议的一点就是中国A股的上市公司,竟然能够自行申请长时间停止股票交易的停牌机制。总之,现在是让市场来决定一个企业股权“鹿死谁手”的时候了,谈情怀、出去请愿和王石寄期望于监管机构行政干预的作派,显然不符合当前中国全面依法治国的大形势。

一切问题都来源于万科管理层以往的日子过得太舒坦,没有做到防患于未然,直到宝能来敲门。如果万科长期持有绝对控股权,宝能系这只凶狠的“野狼”无论如何都无法进入。如果宝能系在举牌的过程中就已经制订好进入后的规划,以雷厉风行的作风快速入局,此事或早已结束。如果万科管理层能够和华润进行充分沟通,拿出更为有效、更为可靠、更能为绝大多数投资者接受的意见,也就不会出现三方争斗不休的局面。

三方权争,实际上都是为了利益,都希望保护自己的权利,但他们同时都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长时间的停牌、不清不楚的各种明争暗斗行为、三方之间的纠葛、不公开的情况下董事会的争辩,已伤害了公司“肌体”的健康,必将导致大量投资者资金的缩水,信任危机很可能将这个问题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散户们未来极有可能用脚投票。

总体而言,资本市场瞬息万变,谈判桌上更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近一年的万科股权之争在当前可谓是愈演愈烈,一份未经证实的录音资料让更多的外围人士越来越迷茫,媒体的各种猜测型报告继续让旁观者一头雾水。对这类信息更为敏感的深交所也在2016年7月8日向万科发函,请万科向华润及其一致行动人、钜盛华及其一致行动人、深圳地铁及其一致行动人核实后说明媒体报道是否属实,实际上就是在质疑所谓录音资料的真实性。

如果是在好莱坞大片中,这个录音很快就能通过声纹对比调查出是谁在说话。但就现在的情况而言,我们根本不知道这份录音的真实性,对万科股权大战的结局也只能继续揣测,只不过这份录音让我们多了一份对结局的猜想。

万科权争五大猜想

结局一:万科管理层将大换血。如果宝能后期继续增持至30%,其所处的地位对其他股东而言将是难以撼动的。即便是万科引入了深铁,依然无法撼动宝能的大股东地位,更何况宝能和华润对深铁似乎都没有好感,这两位持股量最高的股东所投的反对票已经足以否决此次重大资产重组,王石在万科停牌半年余的努力很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虽然说宝能和华润达成一致来抵制万科管理层的几率微乎其微,但他们都会对万科管理层有各种不满,因此下一届的万科管理层极有可能大换血,大部分万科现有的中高层人员都有可能被替换。留下小部分前任中高层人员则是为在过渡期间内维系万科的正常运作,这也是因为在此替换过程中,华润和宝能或许又要因人选问题明争暗斗一番。

结局二:宝能对万科实行控股,一步实现从保险行业向房地产行业的跨界。实际上,截至2016年一季度,上市公司披露的财报显示,前海人寿(钜盛华的一致行动人)这一关键词至少出现在27家上市公司前十名股东目录上,并且已经是南玻A、韶能股份、中炬高新的第一股东,这也意味着宝能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实力。

同时,宝能还是华侨城A、深纺织A、广东明珠、南宁百货等上市公司的第二股东。其中,华侨城A完全可以高枕无忧,其控股股东持股超过50%,无需担忧股权之战;深纺织A大股东持股超过45%,宝能几乎不可能对其造成威胁。广东明珠的一季报显示公司目前大股东持股20%,前海人寿持股量不超过4%,危险不大;南宁百货的一季报显示,其目前大股东持股18.23%,前海人寿合计持股14.65%,随时可能举牌。

在2016年一季度万科停牌的过程中,宝能系就进入了8家上市公司股东的前十名,这也就是说当人们还在通过各种数据分析,研究讨论宝能是否有足够资金继续买入万科时,宝能其实早已用实际行动证明,它不差钱,而且还具有控制多家企业运营的能力。

结局三:由政府出面来解决问题,即通过某些手段,如传出的录音资料,让宝能退出股权之战。但是,如果真的因为政府介入让宝能退出,政府干预资本市场造成的影响是极为恶劣的,对我国资本市场未来的发展有弊无利。

我的一位朋友三年前在深圳市“两会”上曾简单采访过万科总经理郁亮,当时他提的一个问题是,如果企业发展遇到难题,政府应该做些什么。郁亮当时的回答很干脆,他说:“政府不应该干涉企业发展,要遵循市场规律。”不知在当前的情况下,郁亮是否还会记得当初说过的话,是否会向政府求助。

结局四:宝能主动退出万科的股权大战,高额收益落袋为安。根据交易规则,这位大股东已经可以开始减持万科的股票,并且能够获得大量的收益,令宝能的资产大幅增加。

我们作为旁观者,完全不知道宝能进入万科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如果认为宝能是看好万科未来的发展才进入万科,那么宝能先后介入了至少27家分散于各个行业的公司;若是为了实现多元化战略而快速扩张至各个领域,这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宝能介入如此多的公司,其目的是什么?不排除一部分的股权之争就是一场闹剧,是宝能为了增加自身资产的行为。

结局五:华润与万科达成和解,与前海国际联手共同对抗宝能。毕竟万科和华润和平共处多年,在很多方面尤其是保护大股东利益方面存在较大的一致性。华润对万科的管理层不满归不满,但为了保护好自身利益,最终也有妥协的可能。

不管结局如何,我认为这场股权之战中,最大的受害者还是中小投资者。无论万科未来谁主沉浮,企业的公信力都将大大降低,越来越多与其相关的投资者将选择用脚投票。

猜你喜欢

宝能系宝能华润
姚振华“失而复得”
Tea'stone华润万象天地店
观致能否走出“隧道”?
宝能收购万科中的反并购融资风险分析
宝能是不是接盘侠
上市公司反恶意收购措施简述
华润与宝能之间发生了什么
如何防止恶意收购?
起底华润系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