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独特的民间信俗研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梅日更召信俗”(X-85)项目传承发展史研究
2016-12-27吉日格乐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文化馆
吉日格乐/ 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文化馆
蒙古族独特的民间信俗研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梅日更召信俗”(X-85)项目传承发展史研究
吉日格乐/ 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文化馆
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梅日更召周边,保留着独具蒙古族特色的民间信俗---梅日更召信俗(X-85)。该民间信俗是佛教文化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承发展,在本地区扎根融入蒙古族信俗文化的典型代表。佛教文化从印度诞生,在中国昌盛,最后传播于蒙古,梅日更召信俗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虽然当前梅日更召信俗的传播范围还不算广博,但在世界佛教文化传播体系中,应该有她的一席之地。
民间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史
一、梅日更召信俗的诞生和发展
(一)梅日更召信俗的奠基人---乃济陀音
乃济陀音,又译作内济托音、内齐托音,乳名阿必达。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著名首领阿玉奇汗叔父墨尔根特博纳之子。幼年师事于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学修10余年后,便有名望。启奏班禅,欲赴他地传法,班禅降旨:“与你从前许愿有关的地方在东方(即指东部蒙古)”。乃济陀音奉班禅之谕,离扎什伦布寺,前往蒙古佛教中心归化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附近的阿巴嘎哈喇山。后到大黄帽洞,将其作为苦行成就的道场,达35年之久,主要传播蒙传佛教,并且为蒙传佛教的发展培养出了一位最重要的接班人,即梅日更召第一世活佛---迪努瓦。
(二)梅日更召信俗传播基地梅日更召的建立
清朝在蒙古地区大力推广藏传佛教的历史条件下,在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乌拉特蒙古部人民创建了全世界唯一用蒙古语传播佛教文化的基地---梅日更召。并迎请了内齐陀音的得意弟子迪努瓦为第一世梅日更活佛,掌管一切寺庙事务。从此,梅日更召在历史上一度成为内蒙古西部地区一座规模较大的宗教圣地和民族文化中心。该召庙原为乌拉特西公旗旗庙,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御赐“广法寺”牌匾。此后,梅日更召不断受到清政府的重视,1773年,乾隆特将一块用满、蒙、藏、汉4种文字书写之匾---“梵昌寺”赐予梅日更召。1934年,九世班禅反藏途中也曾在梅日更召停留三天。
(三)梅日更召历代活佛传承体系简述
梅日更召从创建至今的300多年间共转世了八世活佛。其中贡献最大的为第一世、第三世和第八世活佛。
第一世梅日更活佛:迪奴瓦(约十七世纪人),内齐陀音得意弟子,继承恩师内齐陀音使用蒙古语传播佛教的心愿,在梅日更召开创发展蒙传佛教的第一人。
第二世梅日更活佛:丹金嘉措(?-1716),巩固第一世活佛的蒙古语传播佛教体系并对梅日更召进行了扩建。
第三世梅日更活佛:罗桑丹比坚赞(1717-1766),是著名的佛学大成就者、史学家、诗人、翻译家、精通佛学五明,传说通晓9种语言文字。罗桑丹比坚赞完成了在18世纪蒙古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蒙古编年史《大蒙古国根本黄金史》。还编写了《梅日更葛根医方》《阴山药物》《八十一首诗歌》等巨著。对原蒙古语诵经体系进行了革新,创造了蒙古语诵经“新念诵法”。通过他的大胆创新,梅日更召蒙古语诵经达到了相当完善的程度,无论在译文的格律、经文与韵调的结合,还是在诵经仪式的程序方面均体现了前所未有的完善。与此同时,梅日更召蒙传佛教进入了鼎盛时期,在梅日更召出家研习佛法的僧众达1000多人,发展了24座附属庙宇。罗桑丹比坚赞对蒙古族佛学、语言学、诗词、医学、史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第四世梅日更活佛:罗桑丹金嘉措(1772-1812),曾求学安多地区,颇有名气。
第五世梅日更活佛:伊稀却巴拉(1813-1843),精通诗词。
第六世梅日更活佛:贡桑扎布(1844-1848)。这一世转世为乌拉特中公旗王爷的儿子,而王爷和夫人不愿意让儿子出家,于是就给灵童请了一位学识渊博的师傅来家中教他,所以这一世活佛就没有出家,结果该活佛的转世灵童5岁那年病逝了。
第七世梅日更活佛:伊稀巴勒丹却日格(1848-1899),擅长医学,开创了温泉疗法。
第八世梅日更活佛:格桑丹陛坚赞(1898-1972),蒙古族。1898年出生在乌拉特中公旗牧民家中。1903年被认定为第七世梅日更活佛的转世灵童,1904年,6岁的灵童被迎请到梅日更庙坐床。开始了一个活佛的宗教生活。1957年内蒙古自治区佛教协会成立,八世梅日更活佛当选为首任会长!在1963年6月召开的内蒙古佛教协会第二届代表会议上,梅日更活佛蝉联会长。1972年,梅日更活佛在呼和浩特的席勒图召圆寂,享年74岁。
在梅日更活佛之后出任内蒙古佛教协会会长的依次是乌兰活佛,贾拉森活佛,赵九九法师。
二、梅日更召信俗研究保护现状
落实宗教政策以来,梅日更召信俗这一文化现象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很早就有学者对梅日更召三世活佛作了深入的研究。英国剑桥大学人类学、社会学系的专家汉弗莱教授也多次来梅日更召进行田野调查。
(一)学术研究进展
国内的研究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1992年,由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组成了“梅日更葛根(活佛)研究”小组,该研究课题1996年被列为教育部项目。在日本学者的帮助下,从英国大英图书馆复制了遗失多年的蒙古文木刻版经卷《梅日更葛根罗布桑丹毕坚赞全集》。经过几年努力,先后以论文集、专著、对原著的注释、汉译等形式出版了5部丛书,共10卷,约200万字。还制作了一套梅里更召蒙古语诵经曲调录音磁带,并用五线谱记录了诵经曲谱108段一并出版,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在2007年6月25日颁发的《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内政发[2007]57号)》中梅日更召信俗项目(编号NMⅩ—6)入选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2011年5月23日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国发〔2011〕14号)》中,梅日更召信俗项目(编号Ⅹ—85)被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嘎拉鲁(已故)、孟和巴图、特木吉勒图等三人。
2012年通过梅日更召第六世乔尔吉---孟和巴图的不懈努力,《梅日更召佛经全集》(蒙古语)已经重新出版。
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拨付150万元专款对寺庙建筑进行修缮。
2016年文化部拨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金80万元对该项目进行抢救性保护。
当前来到梅日更召出家的学徒只有5人,来学习蒙传佛教蒙古语诵经和各项法事活动,此项目已经到了中断传承的边缘,属于濒危项目,亟待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抢救和保护!
梅日更召信俗的萌生、发展和最终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她反映出蒙古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是研究蒙古民族习俗、文学、诗词和音乐的重要资料。而作为蒙传佛教的典型代表寺庙梅日更召的存在意义,早已超越了宗教本身,成为重要的民族文化和人类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