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对中国医疗改革的几点建议

2016-12-27理查德·霍顿

国际人才交流 2016年8期
关键词:医学期刊医疗卫生医疗保险

我对中国医疗改革的几点建议

近几十年来,中国在医疗卫生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最好的例子就是,在1996-2012年之间,中国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降低了70%,这个速度比任何人的预测都快,在降低婴幼儿死亡率方面中国是做得最成功的国家之一。从1990到2013年,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也呈现出巨大的增长,同样是在相当短的时间里实现的。

当然,作为《柳叶刀》医学期刊的主编,我也看到中国医疗卫生体系改革面临着很多复杂的问题。

过去三四十年来,传染病的发病率急剧降低,但同时新时代的疾病却越来越多:癌症、心血管病等非传染病取代传统传染病成为威胁民众健康的首要因素。因此要设计相应的医疗体系来预防或者应对新的健康威胁,根据新需求来重组医疗体系。现在中国的医疗保险体系很复杂,有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还有城市职工、城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等,而且都由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协调上有一定的难度,接下来必须要思考如何融合不同种类的医保项目。

另一个问题就是医疗服务的质量。中国已基本实现全民医保,但光有医保远远不够,还需要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从相关机构的调研结果中可以看出,中国民众最常见的死因是心脏病。从2001到2011年,尽管中国政府的医疗投入大幅增长,也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但心脏病死亡率几乎没有变化,这也就是说医疗的质量并没有明显改善。要提高医疗体系的质量,就要分享、鼓励好的做法,检验先进的专业知识有没有得到应用,还要建立责任制,并加大对数据的分析,用全国医疗场所的档案来分析民众健康状况。

说到中国的公共卫生环境,现在有几个主要的问题。首先就是烟草,2010年有100万人的死亡都和吸烟有关,2030年会达到200万,到2050年会达到300万……所以控烟是第一个目标。现在北京已经在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并增加烟草税,同时禁止烟草的广告。第二,中国的肥胖和超重问题几乎和西方国家一样严重。中国有1/3的人超重,1/5的人肥胖,随之而来的就是糖尿病等种种疾病发病率上升。第三就是环境污染,比如PM2.5超标。空气污染和肺癌以及心血管病之间有紧密联系。第四就是精神健康和道路交通事故,所以精神健康的诊疗和加强交通执法是未来优先需要考虑的事项。

医疗人员的教育也是改革的重点,不只是要培养医生,而且要平衡不同层次医护人员的结构。比如说应该是护士多于医生,而不是医生多于护士。还有医患矛盾的问题,现在群众对医疗人员缺乏信任,有很多医护人员大为不满,担心被患者暴力侵害。因此我们要改进医疗课程设计,提高医患之间沟通技巧的培训。另外,着力发挥医疗专业协会的作用,大力培养医学专业师资,建立医疗机构问责制度。

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到全球卫生合作当中,同世界分享中国的医疗力量和经验。中国提供了很多医疗卫生方面的国际援助,比如说建设医院、提供医疗人员等等。在埃博拉、非典等传染病爆发后,中国政府也给出应对之策。中国还与世界卫生组织深度合作,加强疾病控制和信息共享。

中国有很好的故事要讲给世界,中国医疗改革的经验和现状可以让很多国家从中受益,我希望未来中国能加倍努力,把故事讲好,讲得更加自信。

理查德·霍顿(Richard Horton)

英国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主编

2015年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奖专家

猜你喜欢

医学期刊医疗卫生医疗保险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三医联动”下医疗保险新走向
社会医疗保险
降低医疗保险拒付率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