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动风采展示平台的设计
2016-12-26陈玲
陈玲
摘 要: 大学生活动是促进其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载体。目前高校活动类目众多,急需分门别类,便于活动资料的收集和经验的交流,同时便于更好地发挥育人功效。平台是基于PHP的CMSDEDE的二次开发,有“文体活动”、“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文学修养”、“两学一做”、“社会服务”、“其他”等栏目,同时增加了“在线留言”版块,从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加以修整,力求大范围推广使用。
关键词: 大学生活动 展示平台 设计
“大学精神”的实质是在浓厚学术气氛中的“随意交流性”[1]。高校学生已不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我们需要的是具备高知识储备的大学生不仅应在书本知识上有所突破,更应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大学生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
一、设计大学生活动展示平台的迫切性
1.高校活动类目众多,急需分门别类。目前大学生的活动种类繁多,名目多样,如挑战杯科技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科普大赛、摄影大赛、啦啦操、辩论赛等。从级别分,有系级、院校级、省市级、国家国际级等;内容上可分为文化类、体育类、科技类、培训类、艺术类等,形式上可分为竞赛类、宣讲类、表演类、分享类、探索类等。各类活动基本上都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已经发展出固定的模式和自身特点[3]。而各项比赛有的具有传承性,有的具有相似性,学生在热情参加各种活动时有时会苦于对活动的性质、效力等没有冷静思考的空间及平台,我们需要对各项活动进行系统分类。
2.系统专业的平台,便于资料的收集和经验的交流。高校学生多数都有极高的热情投入各项活动,但很多时候,不同部门组织的具有相关联性的活动,学生很难掌握到对自己有帮助的信息,大量优秀的学生活动无展示、交流、学习之地,除此之外也不利于学校相关部门进行活动资料的整理。如有专门的大学生活动风采展示平台,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根据自我需求有针对性地寻找信息,和参与过活动的同学交流经验、资源共享,另一方面便于学校相关部门对学生活动的整体把握和指导。
3.能更好地发挥活动育人的功效。高校活动是大学育人功能的重要载体,它承担着学生自我管理、素质教育拓展、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个人社会化等重要功能,有利于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在充分认识自身位置的基础上,发挥自我能力,提高特长技能;有利于实现知识技能拓展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在多元文化冲突中树立正确的思想,促进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发展[4]。
二、平台的设计
笔者通过调研大量高校的学生活动,结合学工部、团委及学生主体的反馈信息,查阅现有的文献资料,设计大学生活动风采展示平台。本平台主要分为“文体活动”、“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文学修养”、“两学一做”、“社会服务”、“其他”等栏目,同时增加“在线留言”版块。如图1所示:
平台的设计主旨是整合现有的大学生活动,提取同类活动的共通性,着重介绍该类活动及竞赛的开展时间、总体要求、历年成就、发展趋势、经验总结等,专门开辟的“在线留言”版块即是便于学生的线上交流,只需实名注册,就能拥有本平台的论坛进入资格,管理员负责对每条留言进行审核。本平台立足学生活动实体,用大量的活动图片吸引学生的眼球,力求用直观的形式抓住学生的第一兴趣点,简洁明了,形象生动,如图2所示。
本平台是基于PHP的CMSDEDE的二次开发,编程语言可读性强,便于维护和推广,同时共享校内已有的部分系统的数据库,如校团委学生活动统计数据库等,减少再次开发造成的资源浪费及信息错误。
三、推广运用
本平台自开发之后,已选择在一本科高校小范围内测试运行,周期约两个月,同时针对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等不同用户,不断搜集反馈信息。目前平台的不足主要是:在访问量较大的时间段,网络有时会出现占比量大、访问不顺畅的情况;平台的菜单功能设计还可再细致一点,文艺气息不太浓厚;内容更新不够及时等。接下来将就出现的问题加以整改,同时进一步优化界面的功能,力求大范围地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孟静.基于大学生活动行为的高校户外空间研究——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D].北京林业大学.
[2][3]周丽娜,许凯.浅析大学生活动项目开发与创意培养[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
[4]林勇灵.论大学生社团活动育人功能的实现[D].广西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