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游泳初学者的教学方法和注意事项探析
2016-12-26姚彬彬
姚彬彬
摘 要: 游泳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项目,应通过以下方法和注意事项能提高教学效率:安全教育;帮助初学者克服心理恐惧;循序渐进,打好腿部动作基础;利用顺口溜帮助初学者掌握动作;优美的示范激励初学者;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突出重点难点,攻克换气关。
关键词: 游泳初学者 教学方法 注意事项
游泳是深受广大体育爱好者喜爱的项目。近年来随着各地游泳场馆的普及,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游泳锻炼的大军。2016年奥运会,不论是孙杨、宁泽涛等极具人气的游泳明星,还是让人惊艳的“洪荒少女”傅园慧的意外走红,均让世人体会到游泳的极大魅力,从而进一步推动游泳的健身热潮。
万事开头难,对于想通过游泳达到锻炼身体目的的人而言,第一步是要学会游泳。在对游泳初学者的教学中,以下方法和注意事项会有助于提高教学成功率和提升教学效率。
一、安全教育
安全重于泰山。虽然大多数游泳教学都是在游泳池中进行,但对于初学者而言,不管多浅的水都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所以第一件事是对初学者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比如,什么样的情况下不能下水,在水中的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等,让初学者从第一天起就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
二、帮助初学者克服心理恐惧
人对于未知的事物都有心理恐惧。游泳初学者直到学会游泳前,心理恐惧将一直伴随他,甚至可能导致他无法学会游泳,成为学会游泳最大的障碍。所以通过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帮助初学者克服心理恐惧是非常重要的。
1.可以让初学者先在家中练习憋气、换气等
部分初学者对水有很深的恐惧,在家中的环境可以使其有比较放松的心态,使其先逐步适应水的环境,适应水对鼻子、耳朵等的反应。另外,家中的水相对而言更卫生,可以将对初学者的健康损害降低,即使在憋气换气过程中发生呛水、喝水等可以更方便处理。同时,家中进行的换气训练也是游泳池练习的一个极好的补充。
2.在初学者熟悉水性的教学中增加一些趣味性的练习
熟悉水性是初学者克服心理恐惧的一个最主要的教学环节。根据初学者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延长熟悉水性的教学时间,同时增加一些趣味性的练习,使初学者在有趣的练习中更快地克服恐惧,更快地熟悉水性。如果初学者达到一定的数量,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群体性游戏,比如“水中赛跑”、“火车赛跑”、“逆向转圈”、“穿山洞”、“结网捕鱼”、“吹乒乓球”、“水底寻物”、“打水战”、“抓水怪”等。
三、循序渐进,打好腿部动作基础
任何体育教学都有其相应的规律和相对固定的教学顺序,不一定非要因循守旧,照搬死套路,但是大致上按照固定的教学顺序还是必要的。所以,要循序渐进地推进教学。另外,对于初学者而言,因为对水的潜在的恐惧始终存在,所以导致有时候学会的动作到第二天就忘记或是一旦后面加入其他的动作前面的动作就会乱套。所以,打好腿部动作的基础非常重要。
因为绝大部分的初学者都会从蛙泳入手开始学游戏,以蛙泳腿为例。蛙泳的腿部动作相对来说是四种泳姿中最复杂的,所以陆上动作练习非常重要。先正面进行大量的练习使初学者掌握动作的基本要领,然后俯卧在台面上进行符合水中的姿势的练习,这时候因为初学者看不到自己的动作,所以常常容易出错,这部分练习要加大练习量。可以让初学者在家中进行大量的练习有利于尽快掌握动作。当水中的蛙泳腿练习基本掌握以后,可以让初学者手扶浮板进行长距离的蛙泳腿练习,打好良好的基础。
四、利用顺口溜帮助初学者掌握动作
对于初学者而言,有些动作的配合如果全部用体育术语告诉他往往造成记忆混乱,从而导致配合容易出错。可以用顺口溜帮助初学者强化记忆。有些比较重要的顺口溜可以要求初学者背下来。
比如蛙泳的手腿配合相对比较复杂,我们可以用如下顺口溜辅助教学:“划手腿不动,收手就收腿,先伸手臂后蹬腿,臂腿伸直飘一会。”
这个顺口溜很好地诠释了蛙泳的手腿配合,而且比较容易记忆,就算是小孩子也容易掌握。
五、优美的示范激励初学者
对于初学者而言,优美的示范可以先让初学者产生想把游泳学好的动力,同时大量的示范有利于在初学者心中建立良好的、标准的初步印象,有利于他们更好更快的学习。可以鼓励初学者在家中多看一些大赛的视频,让初学者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六、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对待不同的初学者,应该根据初学者的年龄、性别、个性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比如对待小孩子,应避免过多的动作描述,因为他们根本无法理解那么多。而可以多做示范,多给他们直观的印象。对待成人,则可以多一些精确的描述,让他们深入地理解动作。对待好胜心比较强的初学者,可以适当地安排一些比赛,让他们在和其他初学者的对比中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七、突出重点难点,攻克换气关
在四种泳姿中,除了仰泳以外,另外三种泳姿最终什么时候学会,取决于什么时候能自如的换气。所以毋庸置疑,换气无疑是三种泳姿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在一般的教学顺序中,往往把换气安排的最后的阶段学习。但有时候会造成有的初学者在动作已经很熟练后迟迟无法攻破换气这一关,造成初学者学习时间拉长和一定的焦虑情绪。
所以,换气应该是贯穿教学始终的。初学者从第一天下水起,就要开始换气的练习并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比如,熟悉水性阶段,可以让初学者先进行慢慢地在水中吐泡泡练习,然后脸出水后吸气,再进去吐泡泡,这时候强调的是适应水中吐气和吸气的方式。学习蛙泳腿的时候,可以让初学者进行蛙泳腿与换气的配合练习。学习蛙泳臂的时候进行蛙泳臂与换气的配合练习。学习手腿配合时,可以让初学者在每次练习完出水前进行一起换气练习,逐渐过渡到四次配合一次换气,然后是两次配合一次换气,直到一次配合一次换气。这样的练习安排,可以让初学者从第一天起就一直在换气练当中,从而到配合基本学完的时候,加快学会换气的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