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发展推演及新功能转化初步研究

2016-12-26周剑

现代装饰·理论 2016年9期
关键词:朝天门西站动力

任何城市的发展都有其固有的模式,这是城市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两个因素碰撞合力形成的。城市设计中对于城市功能定位的研究应当基于对城市的理解,清晰的把握优势和论证宏观的市场需求是对规划区进行科学定位的前提,本文通过重庆西站地区城市设计的投标项目中从城市发展推演中得到定位的方法和过程进行阐述,旨在能够使城市定位这个工作不再虚幻,更加有的放矢。

引言

城市的兴盛是一定时期社会前进的需求与城市自身的优势共同作用形成。古代的扬州能够成为商贾云集的繁华之地是古代南北差异和漕运发展共同作用形成;近代的东部沿海地区是新兴经济与海运昌盛共同作用形成的;然而现代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城市发展的动力已经从单一性发展到复合型,从生产性转变成枢纽性,从实体动力发展到虚拟动力。但是对于历史悠久、区位独特的城市其发展仍然是有据可依、有迹可循,并能够形成特有的发展轨迹。

重庆城市发展动力转变的轨迹

重庆朝天门位于重庆渝中区渝中半岛的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是重庆以前的十七座古城门之一,南宋时期宋朝定都临安,即今天的杭州,那时有圣旨传来是经长江到达朝天门,所以才有了朝天门这个名字。朝天门左侧嘉陵江纳细流汇小川,纵流1119千米,于此注入长江。朝天门是两江枢纽,也是重庆最大的水码头。自古江面樯帆林立,舟楫穿梭,江边码头密布,人行如蚁。门外沿两边江岸有不少街巷,虽以棚户、吊脚楼居多,可也热闹成市,商业繁盛,门内则街巷棋布,交通四达。重庆老城遍依此形成。

重庆民航起始于1928年,距今有83年历史。1985年,机场扩建,一期1990年建设完成投入使用,截止2013年,重庆机场共进行了五次扩建,形成了今天的江北国际机场,自此重庆在原有的水港交通为主导的基础上,形成为水港、空港相结合的运输方式,巨大的客货流促进了重庆北部新区的发展。观音桥地区成为了继解放碑地区之后重庆又一个迅猛发展的CBD,2010年6月18日,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至此,依托空港优势,重庆北部地区形成了相关产业集群和核心发展地区,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新时代城市发展的动力

2000年以来,依托水港和空港,重庆市“一江出水向东流”的发展模式已无法支撑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寻找新动力迫在眉睫。进而向西拓展发展动力成为重庆发展的新方向,寻求中国内陆与欧洲大陆在经济发展上的对接。2011年,“渝新欧”国际铁路建成。从重庆出发,经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向西过北疆铁路,到达边境口岸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再经俄罗斯、自俄罗斯、波兰,至德国的杜伊斯堡,全长11179公里。这一条由沿途六个国家铁路、海关部门共同协调建立的铁路运输通道。该铁路与物流交通为主导,起点站建于重庆中心城区西部,是重庆继水港、空港后的新的动力——陆路港。这是重庆发展思路向西转移后建设的第个项目,是新一轮发展的开端。2013年,“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应运而生。同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提出:“为了使我们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新动力支持下的重庆西站地区城市更新

作为城市发展的新亮点,城市交通枢纽位置仅仅是城市发展战略转移的产物,是发展动力,如何将这种动力与本底特征相结合构成新的发展模式,是未来定位的重要课题。

本次重庆西站地处沙坪坝区与九龙坡区交汇处,背靠中梁山。沙坪坝区是巴渝文化的起源地之一,现在是重庆市的科教文化中心和工业基地,高校云集,工厂林立。九龙坡区拥有国家级的重庆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三个市级特色园区,是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先行示范区和科学发展开放型经济示范区。两区共同构成了重庆西站地区的发展腹地,文化、产业、教育、宜居构成了未来发展的四大元素,加上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的推动力,未来仅仅需要把这些发展要素,以交通枢纽为脉络,进行串联,并做好空间布局。

总结

纵观重庆的城市发展,每一次交通方式的变革都能带来新一轮的城市发展,这是大城市发展的宿命,也是现代城市化深化发展的核心要义——集约与扩散的有序整合。100多年前,依托长江,重庆这座古老的城市成为我国中部地区核心城市,成为衔接东西部发展的重要枢纽。但是内陆水运发展并不能使这座城市有更大的作为,中部地区的劳动力优势无法充分展现,进而新世纪以来,重庆依托空运发展相关产业的模式应运而生,并成为城市发展新的战略重点,但是任何交通方式都有它的自身发展局限性,因此带来的动力也有局限。近年来,随着高铁技术的成熟,我国已成为全世界高铁发展最为迅猛的国家,作为国家未来发展大战略,陆路交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在水空联运模式趋于成熟的今天,重庆又着眼于这一轮新的技术革命,迅速投入到高铁发展中,并有望在不远的未来形成水、路、空联运的发展模式,极大的强化了城市的发展动力。

在这些不同的动力支撑下,重庆这个组团型城市,依托自身的地理特征,先后形成了两个城市CBD,即依托老域发展的解放碑地区和依托北部新城发展的观音桥地区,或许城市发展的动力作用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是对城市形态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新活力催生新核心,已经城市重庆发展的模式,顺应这种模式,重庆西站地区将会成为西部新城发展的又一新的区域核心。

(作者单位: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作者简介:周剑(1983-),男,汉,天津,职称,高级规划师,学历,硕士,单位,天津市建筑设计院,研究方向,城市规划。

猜你喜欢

朝天门西站动力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朝天门
青岛西站正式开通运营
点绛唇 朝天门
青岛西站的空间价值
走出重庆的那扇门
朝天门编年史
青岛西站站房主体封顶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动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