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德育教育之人性向善

2016-12-26赵燕红

未来英才 2016年2期
关键词:教育者人性力量

赵燕红

摘要:人性向善是一种价值预设,一种有待实践的理想。基于“人性向善”的价值预设,初中生的德育教育才能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通过激活、发掘和弘扬初中学生潜能中积极、美好、善良的因素,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引导学生选择有道德、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初中德育;人性向善

要对学生始终抱有积极的期待,引领学生向真、善、美的方向发展。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表明,教师对学生报有良好的期待时,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期待时,就会更加尊敬老师,更加努力学习老师传授的知识,仿效老师的优良品德和模范行为。育人需要有对教育对象的信心,以乐观的期待给学生以人生的方向、目标和追求,帮助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递智慧的、向上的、克服困难的力量,让学生在一种被鼓舞和信任的氛围中,自觉努力,求真向善,健康成长。其次,以宽容的心态和智慧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要善于发现并及时肯定学生的善良,并把学生善良的本性引导出来,触及孩子的心灵,让学生及时醒悟,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产生了一种自责的心理和追求向上的力量,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对学生的行为不能轻易定性为“错误”,德育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

一、要尊重和信任学生,让学生拥有尊严

教育需要尊重和理解,需要教师和学生平等沟通和探讨,一起在教育教学中提升人的内在品质。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底子不清,对学生的教育缺乏人性化,体罚与变相体罚的现象经常出现,因此,一些学生对教师产生逆反心理。教师试图以严格的管制让学生养成好习惯,这种以人性本恶为前提的做法只能使人一味顺从,人格萎缩。真正的教育不是建立在轻蔑与傲慢之上的,不是依靠惩罚与制裁来实现的。教育的目的是让人有尊严的活着。道德的学习是一种情感的学习,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引导的过程,教育者自身的素质是直接影响教育效果的关键所在,“打铁先要本身硬”,教育者如果对学生做到爱心、关心、耐心、细心、热心,报着心平气和、内心和谐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用爱与美引导稚嫩的生命,告诉学生什么是真实和善良,什么是好的习惯和素养,激励学生内心光明的一面,让学生在校园中感受到尊严,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二、要以正面的鼓励和引导为主

让自信成为学生成长的力量。在普遍缺乏自信心的初中学生中,道德是生命的自觉,是人性的呼唤。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省自悟,做出自己的选择。在学生形成良好品质的过程中,鼓励和表扬的力量远远大于批评和处分的力量,在初中学生中多组织丰富多彩,有意义的活动,通过活动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学生受到表扬和赞赏,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和成长的快乐,就会把自己的优点放大,表现出强烈的自信,一些不良的品行会在不知不觉中戒除。对教师来说,表扬是最易使用、最自然、最有效的方法。但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我们总是希望学生在每一方面都非常优秀,并按照这样美好的愿望去评价和要求学生,对学生偶然的错误和闪失,不必过分求全责备。

德育教育需要一种宽松、宽容和温馨的环境,问题学生的教育,需要我们多了解其学习和成长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寻找自己的优点,增强积极向上的内在力量,使他们获得心灵上的慰藉和满足,协助其战胜困难,激发他们的兴趣和责任感,培养他们的愿望和自信心,让他们在舒展个性中获得求知欲和创造力。

三、要在德育途径上求创新

德育不是简单的说教,也不是举行一两次活动就能完成任务达到目的的。它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为此,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就突显出来。学科渗透德育应在德育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在校的大多时间是在课堂学习,与各学科教师打交道,那么,课堂上教师的言行、所授学科德育内容的挖掘,对学生的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应在以下方面发挥德育渗透作用:一是教育者要注意为人师表。教师的人格品行一直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因素,在教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着作用。古今中外的优秀教育家都倡导教师为人师表,以自己的模范品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者,为人师表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注意搞好德育评价

德育评价的正确导向功能,使德育工作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但是过去简单的表扬方法已不适合现代德育的评价要求。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学生的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学生的自我表现,自信心、自我价值的实现都在不断提高,教育者的适时评价起到鼓励进步的作用。评价要注意针对不同的个体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评价要研究个体心理,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当众表扬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生个性的差异,学生接受评价的方法也多有不同,教育者要去研究每个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去对每个人做出准确的评价,这样评价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另外,评价的形式也要创新,可以通过张榜表彰式、当众表扬式、谈话式、电话沟通式、书信式、上网聊天式等形式进行,评价还要讲究策略,对于优点可以直言,对于缺点就要讲究语言艺术和方式方法,现在的学生非常讲自尊自爱,在对其提缺点时尽量用希望的语言说出来,这样更有利于受教育者接受。

猜你喜欢

教育者人性力量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逼近人性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功能与人性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从自然中吸取力量
教育者应当不断充实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