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原则

2016-12-26王丹

未来英才 2016年2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科学幼儿园

王丹

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身边取材,引导孩子们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这让我想到了一次晨间活动在操场上发生的一件事。当时孩子们在玩踩高跷的游戏,不一会儿一群孩子围在一起蹲着不知道在看什么东西,于是我走过,原来是一条蚯蚓,孩子们正好奇的近距离看着这在我心里觉得想远离的小动物,“他还没死呢,在动”,“他的身体一节一节的”,“他摸上去软软的”……孩子七嘴八舌的说着,孩子们对蚯蚓的浓厚兴趣带着我和他们一起观察,虽然自己不敢摸,不过我鼓励所有的小朋友都去轻轻的摸一下,是软的还是硬的,马上就有一个直观的感受,长什么样,身体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会变长变短,身体断了也还会动。我想,在孩子的观察与讨论中,他们就是在进行科学探索,认识身边的事物,虽然这不是教师准备的一节活动,但它完全可以作为科学教育的内容,这随机的教育与认识,相信已经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对过去幼儿园自然常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些研究者提出要重视幼儿科学启蒙,并在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的尝试。幼儿园科学领域的教育内容分为自然、科技部分和数学部分。幼儿园科学领域教育从刚开始的重视科学知识的传递,到现在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而培养幼儿的科学意识,可谓是一大进步。

幼儿生活在当今信息化、全球化、网络化的时代,各种科学内容充斥着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幼儿周围世界中充满他们可以探索和学习的内容。而幼儿好奇、好问、好思索的特点又形成他们不断自发探索和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在选取教育内容时,就要把握以下原则:

一、科学性和启蒙性

《3~6岁儿童发展指南》 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即提出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生活化的教育要求。科学性和启蒙性要求的提出不是主观臆造的,而是有客观依据的。幼儿的科学教育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但科学教育内容不能仅仅理解为科学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幼儿探索科学知识的方法与途径。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不能教授太深太难懂的科学道理,所以我们要利用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其进行科学的启蒙,主要培养幼儿学科学的积极性、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索能力。

二、广泛性和代表性

我们选择的幼儿科学教育内容要尽量涉及多个方面,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让幼儿了解多方面的知识。而由于科学内容本身的范围太广,为此我们选择的内容也必须具有代表性,选择的内容能够典型的反应某个科学知识的基本知识结构。

三、地方性和季节性

利用幼儿现有的生活环境和知识经验开展科学教育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地方特色和季节特点,选取主题活动,开展科学教育,幼儿可以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还能利用现有资源,让幼儿亲身体验操作,更加贴近幼儿生活。

四、时代性和民族性

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科技知识紧跟现在的发展步伐。幼儿也会在生活中关注新闻,了解最新科技咨询,会和小朋友一起交谈,老师要及时发现幼儿兴趣,开展科学教育。我们是多民族国家,有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各少数民族也有着各自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了能使这些优秀文化得到保存、延续、发展,就必须加强这一方面的教育。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发展在不断的更新,教师要紧跟时代的脚步,不断的提升自我。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根植于幼儿生活,并在生活动不断的发展。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科学幼儿园
点击科学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科学大爆炸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爱“上”幼儿园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