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初探

2016-12-26高德利

未来英才 2016年2期
关键词:创新性创新能力历史

高德利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需求,所以在教学中要有创新精神。历史教学上的创新,指的是教学中科学地指导学生通过以往的历史更好地认识现实。创新是历史意识与时代感的结合,学生必须学会用历史眼光观察社会,明辨是非,以提高觉悟,这种能力可以在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历史学习中逐渐培养起来。

关键词:初中历史;创新教育

一、确立创新性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着定向作用,使教学中的师生活动有明确的共同指向。教学任务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等等,都要依据教学目标确定方向。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创新因素。如果没有创新性目标作统帅,课堂教学就不可能有创新。教学目标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在创新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确定创新性教育目标,找好创新点。在选取并组织这些材料时,应该以极大的责任感去认知、挖掘和充分阐释,从中汲取富有时代意义的历史智慧。对待世界史应充分体现,人类是改造世界的工具,科技是人类创新和文明的标志,推动着人类社会由原始状态向现代工业和信息时代进军。从而推动政治制度的调整和变革,使人类社会朝着自由、民主、平等的理性化、人性化方向进展。对待中国历史则应体现,中华民族创造的中华文明是以仁爱、和平、自强、进取为核心,它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向善,追求人的自由、平等,这也是人文精神的关键。

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形成多元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要克服自我中心意识,确认师生之间的各自地位在课堂上是平等的。尽管课堂上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是被指导者,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教学的民主性,不仅要求学生听从教师指导,虚心接受教育,同时教师又应该允许和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发表不同见解。教师要努力做到与学生心理上彼此协调一致,让自己的行动引起学生相应的行动,并得到学生的肯定,从而维系9币生之间的融洽关系,如果师生之间心理不相容,就会发生各种冲突,一方行为引起另一方的否定反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与学生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使得各自的教与学彼此相长,相得益彰。

三、精心设计,以开放性的教学激发学生的新思维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只注重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再现和认识,忽视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当今在课程改革的氛围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把课本中的知识与课外的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讲述的内容综合化、开放化,鼓励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突破教师和教材的束缚,敢于并能够独立思考,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理解的方式去思考和想像可能的情况,让学生乐于、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充分享受历史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以批判的态度继承与发展人类的历史经验。

四、重视学习方法,使学生”会学”

历史与社会学科兼跨历史、地理等知识,初中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有的学生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虽然也下了不少功夫,但成绩一直不理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差生就更为重要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地向学生强化预习、听课、复习的效应,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的历史与社会成绩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教师为学生创造历史情境,一些直观的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也必不可少,。

五、培养学生意志,使学生”能学”

通过平时对学生的观察以及考试所反馈的信息,充分利用反馈和前馈原理,及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实行分类推进。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历史与社会成绩差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缺乏自信心和毅力以及有着不良的学习习惯。

六、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1、重视学科活动。活动课的特点是以实践为主,强调学生亲自实践、发现、体验,强调学以致用,教、学、做合一。教师要充分重视历史学科活动课,使创新教育渗透到整个教学之中。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初中历史是基础学科,历史教学内容丰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广阔天地。教师要创造性地挖掘、研究、使用教材中的创新性思维因素,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用适当的创新性教学形式、创新性教学方法、创新性教学语言来启迪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从而培养学创新思维的技能技巧。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书面表达的训练可以与口头表达结合起来,如讲历史故事之前,要让学生写发言稿。因为只有把提纲写好,才能进一步写出条理分明的文章来。

2、丰富课外活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只限于课堂,只限于课本,那就太狭隘了。教师要经常带领他们到大千世界去接触、去思考,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试一试”的精神,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比赛: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征文比赛等,鼓励学生从剪报、贴报到自己办报。

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历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极为重要的内容,是教师教学实践中的重要目标,应当引起每个教师的高度重视,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才有利于全民族素质的提高。

猜你喜欢

创新性创新能力历史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新历史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