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2016-12-26张雪艳

未来英才 2016年2期
关键词:小学作文提高有效性

张雪艳

摘要: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因此,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能就写作论写作,而应是既立足于大语文教育观,培养语文素养,又要遵循写作教学的规律,使语文素养的培养和写作能力的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提高

一、培养兴趣

语文教材的写作训练都安排在一个学习单元之后的语文乐园训练中,为了让学生明确写作训练的内容和具体要求,在每个单元教学开始之前,就将训练的题目布置给学生,引导学生从本单元的阅读中学习观察认识和语言表达的相关知识,从而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中不断提高学习写作、观察认识、选择题材的能力。此外,利用课外时间或第二课堂指导学生选择与本次习作相关的例文进行课外阅读,巩固课本上所学知识,积累语言,拓宽观察认识与选材的思路,同时把文中的好词佳句、优美的片段摘抄在笔记本上,积累写作素材,在写作时根据实际需要加以引用。

二、培养小学生搜集、积累素材的能力

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小学生作文要“具有真实的内容”,而且要求内容要具体,这就要搜集、积累大量的素材。这些写作的素材是从日常的生活实践中来的,要培养学生搜集、积累作文素材的能力。培养这种能力方法多种:

1、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对发生在身边的事物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写下观察记录。如,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语言、生活习惯等,观察要入微,写的作文才有血有肉;

2、扩大阅读范围,向学生介绍有益的书刊,要求摘录好词、好句,为自己习作时灵活运用。对能灵活运用这些好词、好句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爱读书,养成的良好的练笔习惯;

3、有计划地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课外活动,寓作文教学于实践活动之中。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作文时就不会无话可写了。

三、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和恰如其分、准确表达自己意思的能力,做到言必达意

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必须真实,才能使人感动。要使文章的思想感情真实,用词造句变要准确、实在、恰如其分。小学生习作在有了材料,能审清题意,有好的立意,能选择和组织材料的情况下,扶起笔来往往喜欢滥用华丽的词藻、激昂的语句,熟不知适得其反,而使文章华而不实。要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在阅读教学中要经常重视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能力和恰如其分,准确表达自己意思的能力,做到言必达意。培养这一能力可以从口头回答问题、书面回答问题、造句写片断等多方面进行逻辑训练,要求把积累的词语、佳句灵活地运用,能写出通顺、连贯、具体的句子,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经常练,反复练,从而达到说话、写话、具体生动、形象、恰如其分地准确表达自己意思的能力。

四、加强领悟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熟悉身边事物。激发诱导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关心那些平时“熟视无睹”的人和事,教育他们懂得,真善美就体现在这些看起来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人和事中,只要用细腻的心灵去感知,用渴求的眼睛去寻求,一定会写出好文章。

其次,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亲身体验生活情趣。让学生通过多种器官直接感受生活,不仅要看一看,还要摸一摸、尝一尝、闻一闻等。只有这样,学生的灵感才会被充分激发出来,真切的感受和独到的见解才会形成,写出来的文章才能与众不同。

五、注重个性差异

由于学生个性差异的存在,知识结构的不同,在指导写作时,努力做好以下两点:

1、命题适度放开。课标要求我们:“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因此,在平时作文训练中要让学生言之有物,挥洒自如,就要在作文命题上狠下功夫,就要放开学生的作文思路。所出的作文题目,要尽可能符合他们的表达意愿,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在平时的训练中,对于作文的命题少搞“一刀切”。多出几个作文题目,或多提供些写作素材,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这样,便于他们根据自己的个性,选择所喜欢的来写。

2、上交作文可先可后 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要求那些“小作家”们写好作文后,只要经过认真检查,就可以拿给老师批阅。这样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要,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积累宝贵的写作素材。而对于一些作文水平不高的学生,则允许他们用更多的时间去构思、查阅资料及修改自己的习作,满意后才上交。如果有的学生作文质量太差,我就加以指导,再让他们重新构思、写作。作文上交有先有后,不仅照顾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而且让学生认识到了作文的不可应付性。

六、提倡多样化的评改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评改中,注重方法的渗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增强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努力促进学生写作素养的提高。

1、对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采用了协商性的评语 对这些学生,与他们共同探讨写作的技巧,肯定他们的优点,同时,委婉地指出他们的不足,向他们提出更高的写作要求。比如,“要是你的作文更有条理些,老师一定会更喜欢的。”“如果你的想象更大胆些,你的作文一定会更棒的。” 这些评语可让学生明白自己作文的不足,以便他们在以后的习作中加以改进。

2、实现讲评方式的多样化 根据学生习作的具体情况,有时,会选几篇各具特色的作文,进行对比讲评,让学生在对比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有时,会围绕作文中的共同问题进行启发谈话,综合评述全班作文情况,表扬共同的优点,批评共同的缺点,提出总体性的修改意见;有时,我会把一些佳作整理出来,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让学生阅读、欣赏、品评;有时,我会选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作文,组织学生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评析;有时,我会先张贴或印发一篇作文,让学生阅读思考,然后在课堂上让他们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通过“评——改——评”的循环,让学生真正评有所得。

总之,只要我们不断丰富作文的教学形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鼓励他们在平时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切实培养起他们自我评改的能力,那么,对学生而言,作文将不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猜你喜欢

小学作文提高有效性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新思路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