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进中小微型企业发展
2016-12-26周丽妤黎鲲
周丽妤 黎鲲
摘要:中小微型企业通过与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合作研究,实现自身发展,对于发展实体经济、增加社会就业、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大意义。加强高职院校与中小微型企业产学研的合作,要重点解决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中普遍面临的“才难招、才难留、合作不深入”等问题。
关键词:校企合作;平台;企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7.025
1以政府为主导,搭建校企合作服务平台
中小微型企业是实体经济的“压舱石”,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小微型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为我国贡献了过半的税收、超60%的国内生产总值,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报告显示,我国的中小微型企业发展仍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各种问题,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中小微型企业数量众多,但囿于自身规模限制,无法像一些大型企业一样建立稳固、长期的合作,成建制地培养学生。
在校企双方的预期收益尚未明确,或双方因行业壁垒缺乏合作基础时,校企间的合作很难实现深度融合。对政府而言,高职教育的技能技术人才培养和应用科学技术开发,对于推动地区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从而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考虑到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用人难、留人难”的现状,建议由政府部门(如: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湖南省科技厅、湖南省教育厅、市州教育局等)牵头,搭建一个由政府主导,高校、企业共同参与的公共服务平台,满足中小企业用人难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2以专业群为基础,建立各种产学研联盟
由于中小微型企业用人需求量不大,所需人员的专业涉及面广,非几所高职院校之力所能完成,这就需要依托政府的加入,建立各种产学研联盟。在战略联盟框架下,促进各方合作的一致性,形成合力效应。
2.1基于项目的产学研联盟
中小微型企业囿于企业规模、资金等的限制,与高职院校建立重点实训室和实训基地的可能性较小,但在项目建设等方面合作的空间较为广阔。
2.1.1技术支持
中小微型企业在面临一些良好的市场机遇时,囿于自身研发能力的限制,在某些发展领域需要技术支持时,可以委托与其研究方向一致的高职院校来进行项目的研发。由高职院校的师资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并约定合适的收益形式,保证合作双方的权益,促进合作与交流。
2.1.2承接项目
中小微型企业在发展中,可能承接一些临时性的、用人需求量较大的项目,但又不能长久、固定地引入员工,这种情形下,由双方约定,选择合适的老师、学生与企业共同合作来完成项目,既能环节企业用人需求,也能给学生以实践锻炼的机会,通过合作,联盟的双方均有收益,促进联盟双方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1.3技术合作
高职院校注重技能培养,许多一线教师均是企业出身,谙熟企业业务,有相关的专利项目和社会资源,能够为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提供指导。这种联盟,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也能缓解中小微型企业科研研发的压力。技术合作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挥优势,获得经济效益,并最终实现双方共赢。
2.1.4设备利用
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地,素来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一些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在相关重点建设领域的实训基地、实训设备的建设,达到了大中型企业的设备建设标准,有些甚至走在该行业领域的最前沿。设备的购置与配备需要较大的花费,中小微型企业加强与高职院校的联系,在企业发展进程中,可以采用租赁设备、观摩学习等方式开展设备利用,既节约了建设投入成本,也能够提高高职院校的设备的利用率,给师生也提高了学习交流的机会。
2.2共建经营实体
许多高职院校都拥有技术和研发的优势,但对市场的应对能力不足。而不少中小微型企业能够敏锐地把握市场动向,但研发人员、资金、实力都有短缺,特别是面临互联网+时代,其技术创新服务不足的问题更加凸显。数据显示,面向企业的技术服务平台和孵化器总量偏少、分布不均,大多集中在大城市,且市场化运作不够、专业性不强。问卷调查显示,2789家被调查企业中有69.7%的企业未使用过外单位的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71%的企业未获得过实验室、研究中心、检测中心等科技资源服务。
因此,破除高职院校与中小微型企业之间的壁垒,形成产业联盟,共建经营实体,引导教师积极为企业服务,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能够推动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也能破解高校有研究能力、有专利项目却无力推广的困境,实现技术成果的转化。
参考文献
[1]甘艳华.中师范大学政法系博士,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的模式创新[EB/OL].来源网络:无锡太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