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打造策略

2016-12-26张学君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8期
关键词:优质高效小学数学

张学君

摘要: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获取学科知识的主平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教学阶段这一角度上看,小学教育的内容虽然难度不高,体量不大,但它却是学生终身教育的基础所在,其所承担的重责也丝毫不会因其较低的难度与较小的体量而有所削减,因此,优质、高效的小学课堂,一直都是奋战在一线教育事业工作者的目标。特别是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如何将数字、公式、定理、运算这些逻辑思维严谨的数学语言在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上呈现出来,也是数学教师所追求与努力的方向。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关键词:优质;高效;小学数学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6.08.056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8-0178-03

一、以认知学生为基础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受教育特征,因此,要打造优质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师首先要以认知学生为基础。具体来讲,小学生是一群天真浪漫、活泼好动又以感性思维为主的群体,而数学却是以严谨逻辑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学科,这两者的“矛盾”就决定了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育时既要兼顾学生感性思维这一特点,又要充分尊重数学严谨逻辑思维这一特征。做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自主的探索和合作中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学习数学的技能,以及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从而获得广泛的学习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认知,激发学生兴趣,来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为例,其中《1-5的认识和加减法》、《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等章节讲的是简单基础的四则运算中的加法与减法,虽然是严谨的数据运算,但教师也不能简单粗暴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运算法则或者运算技巧,而是应当更多从生活化、实际性、趣味性等角度出发,下文笔者会再详细分析。总的来讲,笔者之所以要在谈论到“打造优质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这一话题时,开篇就强调要以认知学生为基础,是因为唯有尊重学生学习规律与思维特征,才能够更好地抓住这些规律与特征来设计教学活动。

二、以兴趣激发为起点

小学生是一群天真浪漫的群体,他(她)们天然性地会对身边的很多事物感到好奇,并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去关注并认知,教师要擅于抓住这一特点,在打造优质高效的小学课堂时,以学生的兴趣激发作为起点,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兴趣是一切学习的起点,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内在动力。若想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就要求教师必须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首先,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引起学生的共鸣,促使学生感知数学的奥秘,达到教学目的。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为例,这个章节主要是向学生介绍收集数据的方式、意义与价值。实际上,这是数学知识里非常重要的一种思想——分析数据。生活是感性的,而数字却是理性的,因此一些平常不容易被发现或者意识到的生活问题,可以通过理性的数字来体现。因此,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并给出几个主题系列:人体健康的秘密(主要是收集身高、体重等信息)、娱乐休闲的方式(主要收集学生有哪些如看电视、踢球、玩游戏等娱乐方式)、大自然的奥秘(主要是搜集天气信息、不同花期等)等等,每个主题系列里面又有特点的搜集内容。各个小组以抽签的方式来选择。一方面,由于这些主题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不会给学生造成陌生感;另一方面,当学生在搜集数据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信息,比如某某同学最喜欢的动画片是《叮当猫》而不是《喜洋洋》,某某同学最喜欢的运动是踢球而不是跑步等等。同学之间的信息总是会让学生感到有趣,在这种趣味中,学生自然对《数据收集整理》表现得更加兴致勃勃。

其次,教师要利用孩子的好奇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切的学习活动都是由兴趣引起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要让学生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认识时钟的教学,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想知道时间是怎样过去的吗?想知道钟表是怎样帮助我们计数时间的吗?”让学生带着问题在家观察钟面,再自己动手做一个钟面,这样一来“动态化”的数学活动,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又反过来促使学生去思维,去发现。

三、以生活实际为驱动

学习最开始的初衷是解答疑惑,解决问题,这就有了“学以致用”这一目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学生来讲,假如他(她)们发现原来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可以用到甚至是帮助自己解决问题时,那么学生自然就会进发出对知识的崇拜之情,而这种崇拜之情也必然促使学生更专注、更认真地学习,因此,打造优质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可以生活实际为驱动,将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对数学有熟悉感,不再陌生,进而对数学学习产生非常深厚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改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兴趣。在课堂上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通过课堂教学,老师的引导,让学生发现学好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很多问题,以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中的《认识人民币》为例,这一章节里主要向学生介绍了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5角、2角、1分的纸币及各种面值的硬币等。在开展这一章节的教学时,笔者设计了一个“超市采购”的情境。邀请若干名学生分别扮演收银元与采购不同品种的客户,教师会分配一定金额的钱给客户,并给客户提供一份采购清单,要求客户在指定时间内完成采购,并比赛谁的用时最短。由于在《认识人民币》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1.20以内的简单加减法,因此在“超市采购”这一情境中,学生不仅认识到人民币在生活中的流通价值与使用方式,而且又再次温习了简单的四则运算,可谓是一举两得。通过这方式,笔者摒弃了传统的单一认知,而是借助生活实际场景的方式来让学生对知识进行运用,不仅为课堂注入了更多乐趣,而且也是让知识“活动起来”,从而达到了优质高效的课堂目的。

四、以和谐氛围为依托

课堂氛围指的是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的一种情绪与整个班级的状态,假如氛围是活跃的,积极的,则学生更容易在这种氛围的课堂学习中有向上的表现,反之,假如氛围是紧张的甚至是紧绷的,则学生就不容易在这种氛围中放开去学习,自然也就无法呈现出良好的课堂学习状态,因此,教师要以和谐氛围为打造优质高效课堂的依托。比如鼓励提问。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选择性地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假如发现学生出现了疑惑不解的表情,教师就不再继续讲下一个内容,而是要鼓励学生提问,讨论问题的所在,不能批评甚至是责怪学生的不懂。鼓励学生交流,与直接提问教师对比起来,有的学生更倾向于与同桌或者前后桌交流,所以教师应该留出一定的时间供学生们自由讨论。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尽量不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感觉到紧绷的感觉而难以更好地沉浸在学习的乐趣之中,二是打造一个自由民主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不能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是遥不可及或者高高在上的,教师应该让学生感觉到他跟老师是在一起学习一起探索,从而更愿意主动地拉近与教师的距离。如果教师能为学生设计一个轻松愉快的数学学习环境,就能使学生们在积极主动地参与的同时充满自信地学习,平等地交流,快乐地分享。实践证明,和谐的课堂氛围,特别是融洽的师生关系,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

五、以多样教学为手段

数学教学思维枯燥,而兴趣就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教师。保证课堂趣味性的其中一种方式就是尽量以多样化的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打造优质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时,会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适当地以不同的方式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比如上文提到的《认识人民币》所选用的“超市采购”活动就是情境创设法。比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这一章节,教师就需要采用了故事导学法。可以设计小熊、小猫、小猪、小鸟这几个小伙伴结伴去参加动物大会的故事,由于每一种动物的行进速度都各自有别,因此过程中就会涉及到分钟与小时这两个概念,不同动物到达动物大会现场的时间又会不一样,这时候也会出现不同的分与秒。在动物大会的活动进程中,有一项是短距离摘果子大赛,比比谁的用时最少,这时候就会涉及到读数(教会学生看懂时钟、手表等计算时间的工具)。除了故事导学法,比如在《时、分、秒》这一章节里还用了“手工劳作法”,即是要求学生回家后利用日常工具制作一个简单的,时针、分针、秒针都可以移动的时钟,在课堂上教师喊出“时间口令”,学生就根据教师的口令来用自己的时钟展现出时间。这个过程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并掌握例如秒针走几个小格,几个大格,彼此间的换算如何等等。

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手段的不断增加,多媒体教学已经普遍应用于课堂,教师有效高效地利用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显得尤为重要。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能够让课堂充满乐趣。而课堂乐趣又会成为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这种良性循环最终就表现在课堂的优质性与高效性上。

小结

优质、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不仅是教师希望的,也是学生追求的。课堂教学可以说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对教师来讲,能够将教材内容的精华与核心之处全数教给于学生但又避免冗长与拖沓的无用之功,实则是人力资源的最大发挥。对学生来讲,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汲取到全部的学科知识但又避免无趣与僵硬的被动接受之苦,实则是脑力资源的最大释放。构建小学数学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的课堂教学原则,充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针对性地补充课堂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因此,优质、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对教师与学生来讲都是互惠双赢的。教师可以通过以认知学生为基础、以兴趣激发为起点、以生活实际为驱动、以和谐氛围为依托、以多样教学为手段,为保证这五个方面人手来打造一个优质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让教与学在这个主阵地与主平台上相得益彰,呼应共进,最终实现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这一目标。

猜你喜欢

优质高效小学数学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