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评价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简述

2016-12-26刘曲巴晶晶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25期

刘曲++巴晶晶

摘要:动态评价是一种过程性评价,是集评价与教学为一体的交互式评价法。历经几十年的时间,动态评价理论受到了世界各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关于其理论探索和实践操作的相关研究也层出不穷。因此,系统地梳理和整理已有的研究资料和研究成果对未来更好更深入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动态评价理论;国内研究;国外研究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5.022

0引言

动态评价概念最早由Luria于1961年使用,几十年来研究者们根据各自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设计论证了各具特色的动态评价程序,形成了多样多模态的动态评价研究范式。为更加准确地理解和剖析动态评价理论,我们有必要对其理论界定和研究历史做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

1理论界定

我们首先按照时间顺序简要梳理下主要的有关动态评价的论述:Feuerstein(1979)指出“动态评价……是一种新颖的心理测量方法和技术,是一种动态交互的教学评估应用系统。”美国心理学家Lidz(1987:4)认为,“动态评价是一种测试人员兼干预者对学习者兼积极参与者之间的一种交互,旨在评估学习者的可塑程度,以寻求能够激发并维持学习者认知功能积极变化的途径”。Tzuriel & Kaufman(1999)则认为“动态评价是通过改变认知能力的教学和干预等,对儿童思维、认知、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进行评估的过程”。

从上述论述中我们看到,区别于传统的静态评价,动态评价把评价和干预结合起来,强调评价者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重点考察学习者的认知活动和认知能力的变化并关注学习者未来的发展。区别于形成性评价,动态评价以更科学完整的体系设计,以师生共同参与评价过程的方式,通过结合学习者不同反应状况的不断修正,最大程度地减少了错误评价的风险,从而更高效地促进了学习者知识的内化和潜能的发挥。因此,笔者认为,动态评价是集评价与教学为一体的并融入心理测量与评估的交互式评价法,教学过程也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评价的过程,教师通过对学生提供介入式干预完成对学生的全过程动态监测,学生也可以通过与教师的评价互动主动建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简言之,动态评价以其独特的互动方式帮助学生不断挖掘潜能、走向卓越,同时实现教学相长。

2国外动态评价研究述评

目前,国外关于动态评价的介入研究在心理学和普通教育的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外语或二语教育领域却处于起步阶段。较早的有Kozulin & Garb(2002)在EFL的阅读课程中设计的动态评价模式,接下来有Antón(2003)将互动式动态评价模式应用于大学西班牙语的高级课程测试中,Gibbons(2003)将互动式动态评价模式应用于基于学科内容的外语教学中的实验。近几年,随着动态评价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外语言教学领域针对动态评价的研究范围也呈现了逐步扩大的趋势,主要有:Summers(2008)探讨了在以法语为第二语言的阅读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实施介入式动态评价的可能性,Marta Antón(2009)对以西班牙语为第二语言的大三学生进行了包括写作和口语等共计五部分的动态评价实验,Ableeva(2010)通过建立一系列由近及远的迁移任务,对以法语为外语的听力课堂教学进行了动态评价尝试等。

然而,截至目前,在外语教育领域中对动态评价研究得最深入,影响力最大的尚属由Lantolf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的成果。他的学生Poehner撰写了首部关于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中动态评价研究的著作,并提出了动态评价模式下的二语发展模型。Lantolf本人也编制了《动态评估教师操作手册》,对教师的介入行为进行了详细的指导和说明,并应用于多所小学的二语课堂。另外,Lantolf于2012年通过结合互动式和介入式动态评价模式对以英语为二语的学习者的阅读和写作教学进行了评价实验。其研究结论对世界各国的动态评价体系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国内动态评价研究述评

与国外相比,国内关于动态评价方面的研究还显得相当薄弱,而且多数研究尚属于理论探索,涉及到提高学生整体潜能水平的实证研究则少之更少。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由南京师范大学的麻彦坤和范兆兰先后完成的两篇博士论文《维果茨基对现代西方心理学的影响》和《动态评估理论与应用研究—智力测验的新进展》才真正开启了国内关于动态评价的理论研究。在外语教学方面,国内较有影响力的文章发表见于彭金定、谭颖(2002)在《外语教育》上发表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动态评估的开发与利用》,彭金定(2004)于《外语界》上发表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动态评估》,洛阳师范学院的张艳红(2008)发表于《外语界》的《大学英语网络写作教学的动态评估模式研究》和北外的韩宝成于2009年发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动态评价理论、模式及其在外语教育中的应用》。由此可见,国内关于动态评价模式在外语教育领域的实证性研究还尚属萌芽,急待学者们不断地探索下去。

4结论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国内外关于动态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可观的研究经验和研究资料,但仍需进一步地发展、完善和整合现有的理论模式和研究范式,使动态评价理论不断走向成熟,使动态评价模式不断趋于稳定。另外,我国的研究者也要充分考虑中国国情,积极探索和设计适合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的动态评价模式,弥补国内外在此方面的研究缺失。

参考文献

[1]Feuerstein R.,Y.Rand,M. B. Hoffman.The Dynamic Assessment of Retarded Performers:The Learning Potential Assessment Device,Theory,Instruments,and Techniques[M].Baltimore,MD:University Park Press,1979.

[2]Lidz, C.S.Dynamic Assessment:An Interactional Approach to Evaluation of Learning Potential [M].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1987.

[3]Tzuriel, D. & R.Kaufman. Mediated learning and cognitive modifiability:Dynamic assessment of young Ethiopian immigrant children to Israel[J].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1999,(30):359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