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鉴 漆画之美,正当青春盛年
2016-12-26菡阁
菡阁
中国漆画,虽诞生时间较晚,颇有大器晚成之感,但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以及背后所继承的深厚漆艺技法,使这种“制作”的绘画有别于其他画种,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此篇将呈现中国漆画独特的技法和艺术风貌,同时甄选日本漆艺大师之作,借此小作“赏”与“鉴”。
要感谢20世纪60年代初,越南磨漆画首次在中国展出,这是越南用传统漆艺与现代绘画相结合后积累30年产生的艺术成果。这给当时围观的中国艺术家们带来了一束光。他们开始回首中国历史长河里已经闪耀了几千年的传统漆艺技法,然后不断从民间艺术中汲取养分,并赋予其崭新的构想和独特的创造力。这些努力,最终达成在漆板上表现现实生活,传达现代观念,终于使中国的漆画脱胎成为一个新的独立画种。
工艺之美
漆画是以天然漆为主要媒介而进行的绘画创作。中国漆画属现代漆艺中的部分,是从中国古代传统漆艺中脱胎而来的。
漆画独特的材质和独特的工艺所形成的独特的视觉美是漆画的魅力所在,是漆画的优势。日本著名陶艺家八木夫一说过:“纯绘画是用颜料进行创作,而工艺美术是用工艺材料和技法去搞艺术创作。在创作时首先想到的是它的工艺,如果不懂材料、技法、工艺或不对它进行研究,搞创作只不过是一句空话。”漆材料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综合性,它可髹、可描、可镶、可磨、可刻、可堆、可雕。中国是最早发现和使用漆的国家,这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之
而天然漆的本身就是一种很高级的材料。干燥后的天然漆经过打磨和推光后,具有种其它材料所没有的赏心悦目的光泽。它光可鉴人、润如肌肤,触摸起来温暖而滑润。无论是从视觉上,还是从触觉上均给人以很舒适的感觉。而人生理上的愉悦往往会转换成心理上的美感。天然漆本色为棕红色,它给人以温暖、亲切、质朴之感。黑漆代表了漆最为本质的特征,漆黑是黑的极致。正如吴冠中所说:“素白的宣纸与墨黑的漆都极美,朴素大方之美是我国传统艺术栖止的温床”。其中常见的朱红漆极具华彩而又沉稳,且经久不变色,代表着喜庆吉祥和安康。
中国传统漆艺技法渊源流长,仅明代黄大成所著《髹饰录》就记载上百种漆艺技法。运用最广的是利用漆的粘性来粘贴天然美材。
蛋壳,是漆画里见到最多的技法元素。漆呈现棕褐色,即使调成色漆它也不会很鲜亮。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蛋壳刚好可以代替漆画中的白色。白色蛋壳在黑漆的衬托下显得更加洁白可爱。
镶嵌金银片和螺钿,这两种技法原来经常用在家具和些器物上。它们在光线的照耀下能发出各种七彩的光芒,可以弥补漆画中色彩的不足,会在画面里显得十分夺目。
除了以上材料之外,还可以根据画面的需要镶嵌其它材料。日本著名漆艺家高桥节郎就将自己珍藏多年的昆虫标本镶嵌在自己的作品中,以增加画面的艺术效果。
漆是种半透明状的液体,它的半透明性适合来罩金属粉,可使画面中的色彩既有变化又协调统一,从而产生一种朦胧之美。
在现代,莳绘的技法反而在日本漆艺上最多见到。这种技法源于唐代,后传入日本,主要是在漆胎上施以金属粉或色漆粉,然后打磨推光。金属的光泽与漆的光泽交相呼应、相得益彰,显得金碧辉煌。
日本对我们处理金色的技术非常沉迷,比如说这已经在中国工匠中已经很少人用到的沈金。
这种技法早在我国西汉时期的漆器上就出现过,1315年传入日本。打磨推光后的漆板乌黑铮亮,本身就是一件绝好的艺术品。在漆板上用刀刻针划,再戗金银或色漆,金银的光泽与漆的光泽相互对应更显得富丽堂皇。也可加入一些天然美材以丰富画面的色彩,呈现出铁线银钩、单纯明快的画面。这种技法还被运用到瓷器上,被称为金襕手工艺。
图像之美
漆画具有双重属性,即纯艺术性和工艺性。对于漆画而言,其艺术性的创造是首要的。漆画是通过漆这媒材来表现的绘画艺术。
杜安·普雷布尔《艺术形式》中认为:“一件艺术品是运用某种媒介,通过人类的技巧构成的某种观念的表现,媒介是艺术创作所使用的材料,如果某种媒介使用得非常完美,把我们的感受扩展到了超越普通的意识,那么媒介的这种特殊的使用方法就可以视为艺术。”漆画正是通过“漆”这一媒材而进行的绘画艺术。
漆画的构图由于受到漆与工艺的限制,一般来讲比较适合表现二维空间的平面构图,构图的平面性有利于漆画色彩造型的平面处理。此外,漆画的构图也比较讲究画面的视觉上的对比和均衡。例如疏与密的对比、直线与曲线的对比,以及多样性的均衡与统一;形象处理富有次序感、节奏感。“计黑当白”在漆画中的运用也是很重要的,它是传统中国画处理空间的观念在漆画中的运用。
漆画的装饰性决定了其主要以与构图相适应的平面装饰造型为主,以渲染和平涂相结合来表现结构。它更适合东方的平面化无透视的、富于主观想象的造型方法。从生活的原形中提炼,再运用主观想象的进行艺术再现。优秀的作品结构清晰明确,实形与虚形的关系相辅相成。
色彩,是漆画里最值得骄傲的部分。
尽管经过加工后用来调制色漆的透明漆不可能调出很鲜亮的色漆,也不可能像油画那样表现很微妙的色彩变化。但最基础的红与黑实现漆器里的最高审美。代表中国古代漆艺最高成就的汉代漆器,红与黑是它最具代表性的色彩符号。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正是运用红黑两色创造出了灿烂的漆文化。黑漆是世界上最美的黑,而且它还具有最大的包容性。除了黑漆很容易与各种色彩形成协调关系外,也可与金银相配。金属的光泽与漆的光泽浑然一体,素白的蛋壳与黑漆的对比既醒目明快而又素雅,具有七彩宝石光的螺钿在黑漆的衬托下更加绚丽多彩。漆画的色彩特点是以平涂为主,追求色彩单纯明快的艺术效果。总之,漆可以赋予一切天然美材以丰富的色彩,使漆画具有种独特的视觉美。
美学理论里,完全真实地反映外界景物或直露无遗地宣泄内心情感都不能成为美的艺术,只有将虚实统一,情景交融,被观看的主客体融为一体,才能产生美的艺术、美的意境。批评家们常用这个理论来视为评判艺术作品成败的尺度。毕竟美的意境应该是一切绘画艺术所追求的灵魂。漆画的意境正是通过漆的材料美、工艺美以及美的艺术形式构图、色彩、造型等诸多因素来体现。
中国漆画创始人之一的乔十光,擅长将漆的材料美、人工美,用最恰当的艺术形式发挥出来。
在他的作品《江南水乡》里,以漆为黏粘合剂,用蛋壳镶嵌表现出了中国江南的白色房子,漆黑的屋顶,银灰色的水天,使画面呈现出个黑白灰的世界,诗一般的意境,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辉映之美
如何从工艺品到艺术品,一直如影随形地出现在中国漆画的发展历程里。
一幅好的漆画应该是漆的个性与绘画共性的完美结合,二者的交相辉映,才足以承载巨作的诞生。
美国艺术评论家杜安对手工艺人(工匠)与手工艺术家的评判基本是全球的教科书了:“手工艺人常常把自己分为两类,一部分人只是为了设法谋生,而制作别人喜欢的工艺品。另一部分是手工艺术家,他们怀有更远大的目标,要制作出有艺术特色的工艺品,这第二部分人倾向于在设计创新和媒介用法方面做开路先锋。”
这成为了一个基础判断:工匠是为别人而制作,他们往往是保守的;而艺术家是为自己而创作,他们勇于创新,是开路先锋。
只强调工艺性不讲究艺术性的是工匠。不能否认某些人在利益的驱动下,大量地生产和模仿那些审美趣味不高和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他们往往为了掩饰其艺术水平的不足,而过分地在工艺上下“功夫”,以炫耀技艺为主。
但是,漆画是具有特殊属性的绘画,它的材料美和工艺美蕴藏于绘画性之中,其艺术性的追求是首要的。因为人们在欣赏它的精神意义时,往往超越了工艺的本身。意境是一切艺术也是包括是漆画的灵魂。所以过分强调工艺不讲究艺术性,不加强对漆艺精神内涵的开发,中国的漆画就不能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鉴赏一幅足可以传世的作品,首先是要判断它是否符合东西方共同的审美。
当然,也不能过分追求“绘画性”而忽视了其工艺性,会使漆画失去作为一画种而独立存在的魅力以至渐渐走向消亡。
当今工艺已争得了与纯绘画同等的地位,这点在国际上已被公认。漆画作为个画种必然要有材料的限定,必然要有自身不可取代的独特性,否则画种的地位就很难巩固。而离开了材料、离开了技法而空谈艺术奢论精神,艺术精神都往往会落空。
漆画界也曾经否定工艺、否定传统,追求所谓的“绘画性”。例如用漆来模仿油画、水墨画、版画等。由于漆材料与油画材料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距离,所以只能用廉价的化学漆聚安酯等材料来代替。结果使其既不像漆画也不像油画,不伦不类,完全丧失了漆的朴实淳厚的美感和特色。任何一门艺术都有它赖以生存的优势,没有特色的艺术就不是精彩和成功的艺术。只有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漆的语言优势,突出它的材料美、人工美才是最明智的选择。一个画种一旦失去了其特色,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会使漆画这一新兴的画种得而复失或逐渐走向消亡。
漆画作为漆工艺与绘画结合的产物。它的特点决定了漆画家要具有漆工艺和绘画两个方面的素质。漆与画的统一、技术与艺术的统一,这样多维度的交相辉映才应该成为每位漆画家毕生追求的目标。
为什么都市人现在对漆画越来越有感觉?是漆艺那种亲切而又温暖、质朴而又淳厚的视觉感受,恰恰唤醒现代人在情感上、心理上的需要。
(编辑/董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