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生命的核心意义

2016-12-26王淼

新民周刊 2016年50期
关键词:安德鲁斯野牛威廉斯

王淼

这是一个自我发现的故事,一个寻梦的故事,一个无所畏惧而又充满自信地踏上征途实现梦想的故事,一个年轻人闯荡西部的故事。

尽管美国作家约翰·威廉斯曾经因长篇小说《奥古斯都》获得过美国国家图书奖,但他生前在文学界的名声却并不算大,包括他平生创作的四部长篇小说也一直乏人问津——直至威廉斯离世将近十年之后,英国出版商才重新发掘出他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斯通纳》,进而在美国本土引起轰动,先后登上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畅销榜榜首,威廉斯才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他为数不多的几部长篇小说也跟着重见天日,其中即包括威廉斯的“西部小说”《屠夫十字镇》。

《屠夫十字镇》写及的内容虽与美国18世纪的西部拓荒相关,但威廉斯本人明确指出,他写这部小说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讲述一个受人追捧的西部冒险故事,他其实是以小说的方式追问生命的意义,探寻个人的价值——小说中年轻的男主人公安德鲁斯之所以逃离城市,来到荒野,既不是为名,也不是为利,而是“为了自己”。对于安德鲁斯来说,荒野即意味着自由和美好、希望和活力,它们其实就隐藏在生活中一切熟悉的事物下面,与之相比,庸常的世俗生活则是压抑的、丑陋的、绝望的、懒散的。安德鲁斯觉得,这个世界似乎一直在恐惧中远离自己的源头,甚至不如大自然中的野草,能够“将自己的须根伸入潮湿黑暗肥沃的大地,伸入旷野,年复一年地让自己重生”。而安德鲁斯之所以来到荒野,也正是被这种野草的精神所感召,生发出一种不能不说的冲动。他说:“我想了解这片地方。这是件我不由自主想做的事情。”

安德鲁斯捕猎野牛的经历可谓历尽艰难,这个由四个人组成的小小团队,曾经因缺水而陷入险境,因暴风雪的肆虐而濒临死亡的边缘,因大雪封山而被困在缺衣少食的山中长达半年之久……他们虽然终于走出大山,但新的灾难却又接踵而至,一场猝不及防的变故,不仅使得他们中的一个人意外丧生,同时也让他们失去了所要带回小镇的野牛皮。更为可悲的是,当劫后余生的他们终于回到屠夫十字镇时,时代变了,野牛皮已经没有市场,他们的一切努力都毫无意义。然而,尽管将近一年的劳动成果付诸东流,安德鲁斯却并没有感到沮丧,荒野的生活已经让安德鲁斯感受到一个完全不同的自己,他先是感到自己的身体在逐渐变瘦变硬,进而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新的身体,一个更加真实的身体。如果说过去的安德鲁斯从未发现过自己的美丽天性,那么,正是这次荒野之行,让日常生活中的卑微和局限消失殆尽,让他脱胎换骨,充满活力。

威廉斯的学生米希尔·拉蒂欧莱尔斯以为,《屠夫十字镇》讲述的其实“是个自我发现的故事,一个寻梦的故事,一个无所畏惧而又充满自信地踏上征途实现梦想的故事,一个年轻人闯荡西部的故事”。安德鲁斯固然是一个西部小说中司空见惯的人物,却承载着威廉斯本人的疑惑与追问,理念与思考。威廉斯意念中的个人奋斗与成功,与世俗意义上的个人奋斗与成功绝然不同,在威廉斯笔下,尽管安德鲁斯的荒野之行貌似以失败而告终,但这只是一次世俗意义上的失败,如果站在威廉斯的角度去看,安德鲁斯非但没有失败,反而是大获成功——他虽然并没有获取财富,却得到了体验荒野的经历以及由此带来的自我发现,真实了解了人类屠杀动物时的冷漠和鲁莽,人性之中的机械与疯狂,而如此种种,正是他整个生命中所能够找到的核心意义。威廉斯一生惜墨如金,但每部小说都足以传世,他正是以自己的写作实践,诠释了自己的写作信条。

猜你喜欢

安德鲁斯野牛威廉斯
美洲野牛当宠物
雷蒙·威廉斯“文化革命”观发微
一起去看“欧洲野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