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磊,关于艺术的中国式思考

2016-12-26王悦阳

新民周刊 2016年50期
关键词:李磊戏剧艺术家

王悦阳

中国艺术首先要解决中国人的自身需要,同时面对世界,真诚地讲述中国的故事和中国的理念,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新思想、新样式。

说起上海的著名画家李磊,堪称是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优秀代表。印象里,他总是很忙,身兼中华艺术宫副馆长,平时大大小小的会议、展览、研讨活动,都能见到他干练、精神的身影,忙前忙后,顾这顾那,仿佛用不完的精力。但作为一名艺术家,李磊又能时不时地给人带来惊喜,无论是色彩纷呈的抽象画,还是创意鲜明的装置艺术,乃至独具创意的雕塑、影像作品……高产且勤思的他每年都会推出一系列有质量、有思想的展览或作品。

2016年底,李磊又出大招。全新的展览——《天女散花》即将在北京民生美术馆举办。展览内容除了其油画新作,更有大量雕塑和装置作品。展览还打破了美术与戏剧的界限,使美术作品具有了戏剧角色的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强大的学术顾问团令人艳羡,汉斯·道维勒、范迪安、许江三位担任展览顾问,上海戏剧学院、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为展览的学术顾问单位,无论从艺术还是学术来看,其含金量不言而喻。

这一回,李磊是动“真格的”了。

天女散花

1996年起,李磊开始从事抽象艺术创作和研究,将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与抽象艺术语言相结合,走出一条东方式的抽象艺术之路,被称为诗性的抽象。2014年起,他又开始了综合艺术表现的探索,无论是绘画、影像还是雕塑,抽象也好,具象也罢,生和死,始终是他的艺术所渴求表现的主要命题与永恒价值。

可以说,李磊在静态抽象语言探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艺术家对材料及“原物”的掌控与重组能力,将非视觉感官的艺术语言与方法,以“李磊化”的视觉方式融于多变的时态空间之中,形成独特的空间叙事、空间抒情、空间思辨的艺术综合体,力求推演出21世纪中国当代艺术的全新表达。这次“天女散花”为主题的创作计划,以佛学典故“天女散花”为切入点,以“ 生 ”与“死”的表现为内容,借由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宽大而前卫的艺术空间,通过绘画、雕塑、装置、表演等方式讨论“生命的存在与消亡”“时空的转换与折叠”“意识与物质的互文与转换”“抽象与具象的对话与因果”等命题,展现李磊近五年来的艺术思考与实验,是一个集思想性、学术性与观赏性于一身的大型展览。

“天女散花”故事出自《维摩经·观众生品》:“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

故事说,文殊菩萨与维摩诘居士讨论“本性空相”道理的时候,房间里面有一位天女现身出来,向诸菩萨和佛的大弟子们散天花。天花从菩萨身上滑落下去,却沾在大弟子们的衣服上。大弟子们一看急了,使出各种神通手段想让花落下去。但花就是沾在衣服上不落。天女问舍利弗:“你为什么要将花除去?”舍利弗说:“出家人不能戴花。戴花犯戒。不遵从佛法。”天女说:“这花不是人间普通的花,怎么戴着犯戒呢?是你自己有分别心吧,觉得戴花就是犯戒,不戴花就不是犯戒。”天女又说:“有分别心就是不遵从佛法,无分别心才是遵从佛法。你看菩萨们心中没有分别心,所以天花沾不上菩萨的衣服。你有畏惧的心理,所以天花就会沾在你的衣服上。如果人畏惧生死,就会受到色、声、香、味、触的干扰而远离法,如果没有畏惧,色、声、香、味、触又怎么能干扰你呢,你又怎么会被这些所左右呢?你旧有的习惯都除去了,天花自然就不沾身了。”

虽然是“天女散花”,但终究还是“空性”,正如《心经》中所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天女散花”讲的道理简单而根本,但是故事和场景却非常有戏剧性和画面感。本次展览中,李磊借题把生命中的各种故事、心情、思考集合到一个的场景之中,宛若天女散出的花瓣。

“天女散花”展览,应该是一部“大片”,里面既有生动的人物,又有宏阔的背景;既有婉约的线条,又有豪放块面;既有细腻的叙述,又有跌宕和声。往小里看有单件作品的感人,往大里看有块面构成的气派。但是不管向小走还是向大走,触摸到的都是人类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一部分。

李磊说:“我是艺术家,艺术家的特点是胡思乱想加‘胡作非为,正因为胡思乱想和‘胡作非为才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有趣的思想和情感的火花。但不要指望艺术家给出答案,给答案不是艺术家的任务。”李磊强调这个展览“切不可局限在原有的美术小圈子里面坐井观天”。喜欢“折腾”的他甚至希望把此次展览做成一部“戏剧”。

戏剧,似乎是李磊的一种情结。30多年前,李磊在上海长江剧场观看了赛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当时看觉得十分荒诞,在场的观众也跑掉了一大半,但今天回想起来仍有特别的力量。李磊认为戏剧是人类的游戏,是对理想与未知的情绪性模拟,因此戏剧是非真实的,可以说一切艺术都是非真实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做这部“戏剧”时可以想入非非,可以上天入地,可以打破现实时空的逻辑与情绪的藩篱。

中国故事

走进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也就走进了李磊用艺术所展现出的一次次思考与探讨。在展览馆的一层、二层、楼梯、展厅及平台区域,画家按顺序布置不同的章节,如戏剧般层层递进,起伏跌宕,观众通过视觉与情绪的摩擦,使心灵受到触动。根据展览方案,观众将从拨开绚烂的彩带开始,进入热闹纷繁的世界,经过沉郁悲惨的世界,最后到达静观反思的世界,即“世俗的繁华”“心灵的反思”“精神的远望”三个部分。

斑斓的彩带,“佛不语”雕塑,“海上花”“庞贝的烟火”……有些元素在李磊的个展中曾出现过,也有大量创作于近两年的骷髅头、人像雕塑等全新空间语言亮相,而作为“角色”被安排在戏剧中则都属于首次。“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每一件作品都是艺术家对生命的直观体验,它们将通过精心布置,为观众呈现一场宏大的“网状”戏剧……观众从中穿越,宛如一场时空之旅。展览的尽头,艺术家将设置一面镜子,经历了心灵的震颤之后,蓦然遇见自己,如同一次洗礼之后的重生。

应该说,这次展览其实是李磊2015年从威尼斯双年展回来之后的追问,即如何在当代呈现中国的传统精神,而获得国际的尊重?说起那年的威尼斯之行,李磊依旧难掩激动,尤其是看了中国馆之后,他就有特别强烈的一种冲动:要用自己的作品向世界说中国故事、中国理念,对当今世界的困惑,呈现我们思想的价值。

因此,“天女散花”其实并不是艺术家个人,而是整个人类面临的问题——繁华之后,精神何往?一位来自德国的批评家在看到李磊的“海上花”系列时,感到一种切肤之痛,这正是李磊想要表达的,对社会浮华的批判。同时,在本次展览中,如子夜听蝉、佛不语都是一种来自东方深处的诗性或禅意,是以当代国际化语言呈现的中国内在精神。

正如评论家林明杰所理解的那样——中国艺术事实上也有其自身的发展脉络,有着自身的内在逻辑。即使进入了现当代,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艺术产生了碰撞、交融,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正在孕育,但它依然是这块土壤上的产物。无论西方还是中国的艺术,都是人类在不同社会环境、不同时代环境下,对自身问题的思考,对更美好未来的探索。中国艺术首先要解决中国人的自身需要,同时面对世界,真诚地讲述中国的故事和中国的理念,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新思想、新样式。

从这点来看,李磊的思考恰恰聚焦在此:当代中国经历了社会的变革和社会财富积累的过程,到今天,作为一个族群文化,有没有可能为全人类提供一些更好的思想方法和更好的社会模式?这30多年来,中国的道路是巨大的发展,沿着这条道路,艺术家也应该思考并进行自己的表达。更何况,我们有着如此丰厚的历史积淀与文化传承。

用艺术,用思想,用心灵,李磊给自己做了一个规划,他要把自己人生的积累、对艺术的认识,向全国,向世界,去展示。通过作品,呈现中国的理念,中国文化的根,中国人核心的表达方式,人家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东方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表达方式。同时,这种方式又是具有当下的时代性,是具有包容性和能够与世界沟通的。从这点上来看,“天女散花”无疑是一回尝试,一种起步,一次启蒙。

猜你喜欢

李磊戏剧艺术家
MAPS PRESERVING THE NORM OF THE POSITIVE SUM IN Lp SPACES*
一叶知秋
有趣的戏剧课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戏剧类
High-resolution boosted reconstruction of γ-ray spectra∗
Beam Pattern Synthesis Based on Hybrid Optimization Algorit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