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傻”的德国人
2016-12-26刘卫
刘卫
那年的广交会上,依据欧美市场上初兴的环保理念,我带去专门定做的本色棉布有印刷的购物袋样品,因为它不像塑料袋用过即弃,实指望能抱回一个“金娃娃”。
各款棉布购物袋摆在展柜显眼处,倒是引起不少客商的兴趣,可在实际洽谈中,几乎所有客商都把重点放在讨价还价上,有的甚至把价格还到成本线以下,弄得“汤都没得喝”。
直到撤展的那天下午,我沮丧地把购物袋样品收下来,准备打包放进行李箱里,没曾想,一位金发碧眼、人高马大,拖着行李箱的德商匆忙走过来,对我喊道:“先生,请等一下。把这款印有动物图案的购物袋留下,我们好好谈谈。”
还能这样“捡漏”呀?我一下子变得很是亢奋,周围同行也好奇地引颈张望。
德商看了他机票的起飞时间,拿着那个样品爱不释手,饶有兴致地跟我交谈起来。通过他递的名片,我得知他叫汉斯。虽然要赶飞机,时间很紧,但他脸上尽显从容。不像别的客商单刀直入地问价格,汉斯抛出一系列的提问:譬如,原料产自哪里?工厂加工能力如何?质量是怎么控制的?印刷机印的幅宽是多大?是国产还是进口的?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由于我事先准备充分,对工厂情况了如指掌,十分熟稔地一一用英语写就,并随正规打印的报价单一起呈过,让他过目。汉斯点着头,拿出了他的购物袋设计稿,上面对原料的纱支,袋子边缘、提手的缝工、针脚的走向,图案的印刷精密度等都有详细的要求。最后,汉斯把样袋上面的图案对着光照了照,强调道,他要求成品两边的图案要能完全重合。如果打样合格,我的报价单美元最后一位上“1”将改写成“6”,也就是说,每条袋子能多卖出5美分。
旁听的同行惊讶得嘴巴变成了“O”型。这汉斯是不是犯傻呀?从商以来,主动给供货商加价购买的动议可是闻所未闻。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我忙不迭地点头,把双方签订过的协议郑重地收好,同时我又隐约地感到,莫不是接了一块“烫手的山芋”啊?
返回后,如期接到汉斯的催问函电,我组织合乎要求的原料,调试印刷机,让工厂顶尖的“缝纫熟手”精心制作样品,前后做了五次样品,光打样费和快件费花了三千多元。汉斯就是一根筋,我们不把样品做到至美他不“首肯”。
历时近三个月,我们终于把协议换成了供货合同,以汉斯冒着“傻气”的价格成交。履约过程中,我们每个环节精心加工,没有出现过一次货样不符。艰辛的付出得到了德商给予的丰厚回报。我领悟到德国人处事的严谨。汉斯的“傻气”,背后是工匠精神的驱使,让人觉得甚是可爱,也令人回味。